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与鉴别,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随机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该病患者50例,认真对其临床资料进行MRI分析。结果选出的50例病例都是B细胞弥漫大淋巴瘤治疗病例;其中单发者34例,多发者16例;共62个病灶,其中,在幕上者39个,在幕下者23个;形状多呈圆形或者类圆形,占位效应很低,且出现轻中度水肿现象者占68.9%。结论 MRI检查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的中枢神经淋巴瘤准确性较高,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病灶部位等相关因素进行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system lymphoma,PCNSL)是较少见的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5%,占全身各部位恶性淋巴瘤的0.7%~2%。多年来对该病的发生机理及起源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虽然磁共振得到发展,但由于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其它病变,曾被认为是网织细胞肉瘤,淋巴肉瘤,血管外膜细胞肉瘤,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及小胶质细胞瘤等。虽然该病少见,但是有文献报道PCNSL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在各年龄组  相似文献   

3.
在纵隔肿瘤中,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胸腺瘤常常侵犯纵隔诸间隙,累及纵隔的不同部位。恶性淋巴瘤常常侵犯扩大到胸腺出现类似胸腺瘤的前纵隔肿块。因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在临床治疗上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诊断胸腺瘤与恶性淋巴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胸腺瘤、恶性淋巴瘤在X线、CT特征的观察,提出对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的最多见,结外侵犯以消化道最常见,而原发于骨的恶性淋巴瘤较少见,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罕见。由于影像与临床缺乏特征性,诊断往往需要结合其发病年龄与好发部位,依靠多种影像学手段综合分析,提高骨恶性淋巴瘤的诊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性BMFH的X线片、CT、MRI表现,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7例BMFH中,位于长骨4例,扁骨及不规则骨3例,X线、CT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其中5例呈地图样、虫蚀样,2例呈无结构的溶骨性破坏,5例骨皮质中断,4例骨髓内软组织肿块,纵径大于横径,密度与周围肌肉相仿,髓外软组织肿块,范围大于溶骨病变,软组织块内均未见钙化,2例骨鞘完整,5例不完整。MRI表现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骨质破坏区,其软组织肿块T1呈稍低信号,T2呈不均匀高信号影,压脂序列呈高信号影,周围大片状软组织水肿。结论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和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若中年人出现单发长骨骨内不规则骨质破坏且软组织肿块大于骨质破坏区,骨膜反应不明显但大范围水肿时应考虑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 2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位于长骨干骺端,其中股骨10例,胫骨6例;15例X线表现偏心性溶骨性改变;23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略低密度软组织密度肿块;25例病灶强化不明显;28例MRI表现边界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23例T_1加权像呈不均匀中等信号,T_2加权像呈高信号;24例病灶强化不明显。讨论 CT、MRI强化不明显对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对肾脏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的IVP(静脉肾盂造影 )、CT、B超等影像表现特点。结果IVP能发现肾脏外形的改变及病变区肾盏、肾盂受破坏情况 ,B超、CT检查不仅可看到病变内部结构特点 ,还可观察肾门区、腹腔淋巴结有无累及 ,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结论IVP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及肾功能状况有一定优势 ,但对病变内部结构及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的观察B超、CT明显优于IVP ,且CT较B超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肾脏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的IVP(静脉肾盂造影)、CT、B超等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IVP能发现肾脏外形的改变及病变区肾盏、肾盂受破坏情况,B超、CT检查不仅可看到病变内部结构特点,还可观察肾门区、腹腔淋巴结有无累及,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结论 IVP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及肾功能状况有一定优势,但对病变内部结构及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的观察B超、CT明显优于IVP,且CT较B超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及MR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4例骨内脂肪瘤的X线平片、CT片及MR片征象及其鉴别诊断。结果14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跟骨4例,髋臼2例,股骨2例,腓骨2例,胫骨2例,肋骨1例,脊椎腰段1例。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的不规则形溶骨性破坏区,其内可见条块状及斑片状钙质样密度影,边缘多伴硬化。CT表现为不规则或椭圆形脂肪密度区,CT值为-25--1278HU,伴有厚薄不一硬化边,内可见条状钙质密度影。MR表现成脂肪信号,内可见低信号影。结论骨内脂肪瘤以含有脂肪组织为特征,多伴钙化及硬化边;CT及MR多能作出的诊断,但须与临床及病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的病理特性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12例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标本,运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析其病理特性,并就其组织发生、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检见10例包膜完整;镜检所有肿瘤均具有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般特点,8例为B小细胞性淋巴瘤,4例为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见12例均呈LCA阳性,CD20阳性,CD79α阳性,4例Kappa阳性,8例呈Lamda阳性。结论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9例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BL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5例仍存活,4例死亡。结论:PBL主要以B细胞来源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为多见,临床治疗以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9例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BL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5例仍存活,4例死亡。结论:PBL主要以B细胞来源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为多见,临床治疗以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雷建生  胡靖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06-2107
目的:探讨髋关节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髋关节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X线、CT、MRI检查进行评价.结果:8例髋关节结核患者X线、CT、MRI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表现,MRI对早期诊断髋关节结核效果较好.结论:典型的髋关节结核患者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其中MRI是诊断早期髋关节结核的最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脾脏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脏淋巴管发育性异常,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为偶然发现的病变,没有症状,也可以是多发较大的占位,伴随周围结构压迫带来的相关症状。其在影像学上可与脾脏脓肿、梗死、囊性转移等有相似表现,而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则各不相同。因此,术前准确诊断脾脏淋巴管瘤有助于确定临床路径,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及主要鉴别诊断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 R I对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 R I影像表现。结果多发12例,单发2例。位于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及丘脑8例,胼胝体及前联合1例,脑室系统2例,枕额顶叶脑实质皮质区3例。肿瘤呈等T1等T2信号10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4例。4例无明显水肿,9例肿瘤周围出现轻度水肿,位于脑室系统1例出现双侧脑白质弥漫性水肿,其中1例肿瘤出现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团块状、结节状强化11例,环形强化1例,局部散在斑块状强化2例。结论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有典型的M R I特征,M R I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30例病例均使用GE3.0T磁共振,进行SE序列T1WI、T2WI、FLAIR、DWI以及对比增强T1WI扫描,分析其在各序列图像上所显示内部信号和强化特征,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结果病变在T1WI图像上均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图像上均为与灰质相似或明显低于周围水肿的稍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肿瘤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多呈均质或明显强化,周围水肿均明显,可见占位效应。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后淋巴瘤强化明显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可与其它颅内肿瘤进行鉴别,对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CM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PCML的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体重下降、发热、腹块、血便和大便习惯改变。内镜下为结节型9例(50.0%),溃疡型5例(27.8%),浸润型4例(22.2%)。肿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16例(88.9%),T淋巴细胞2例(11.1%)。内镜活检病理诊断PCML1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8例。结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表现与大肠癌或克隆病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方法对腮腺间隙原发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腮腺间隙原发病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摄影、腮腺造影螺旋CT和MRI扫描进行腮腺间隙检查,通过回顾分析病灶影像,判断其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并总结病变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CT、MRI扫描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摄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可对病灶的良恶性,病发位置等病情进行准确评估,较X线摄影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间隙原发病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一定的影像特点,因此在治疗前后进行腮腺造影螺旋CT及MRI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术后康复效果的判定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对病变进行准确鉴别,具有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最常见的两种病理类型.PTL发病与甲状腺的慢性炎症刺激和异常的体细胞高度突变相关.PTL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方式复杂多变.本文阐述PTL的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