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7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多器官损害或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死亡12例、自动出院6例。肾、胃、肠道、心、脑、肺是EHF病人最易损害的器官。本组并发3~5个器官损害或衰竭的治愈率达50%~60%,说明此病若能及时合理的治疗,其预后较其它疾病所致的多器官损害或衰竭要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多器官损害或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死亡12例、自动出院6例。肾、胃、肠道、心、脑、肺是EHF病人最易损害的器官。本组并发3 ̄5个器官损害或衰竭的治愈率达50% ̄60%,说明此病若能及时合理的治疗,其预后较其它疾病所致的多器官损害或衰竭要好。  相似文献   

3.
李国华  陈奇 《中原医刊》1994,21(6):34-34
流行性出血热(EHF)死亡率平均8%,1990~1992年我院收治的EHF,病死率高达10%。30例死亡病例均证实为多器官受损或衰竭。为探讨EHF与多器官受损或衰竭的关系,兹就30例死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以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为依据,经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RPHI)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佐以证实,其中危重型24例,重型6例。1.2 性别、年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小于20岁2例,20~30岁12例,30~40岁7例,40~50岁4例,大于50岁5例。  相似文献   

4.
何念海 《重庆医学》1993,22(4):211-212
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尤其是重危病例,由于病理损害广泛而严重,病情发展快,极易发生多种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仍较高.本文比较分析了6例尸检病例的病理损害和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多脏器损害105例临床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传染科(224200)王仁凤东台市人民医院内科(224200)韩增喜流行性出血热(EHFV)可引起多脏器损害,临床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力预后较差,我院1990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治105例,现将...  相似文献   

6.
103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对机体的重要器官(肝、心、肾、脑、肺及胰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肝、心、肾、脑、肺及胰腺等功能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为9.7%,(10/103),而MODS的死亡率为70%(7/10);肝、心、肾、脑、肺及胰腺等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86.4%、70.9%、64.1%、5.8%、4.9%及3.9%.以肝、心、肾功能障碍最常见,尤其以肝功能障碍明显;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肝、心、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均高于轻型、中型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者性差异)。结论EHF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较普遍,但以肝、心、肾功能损害最常见,尤其以肝功能障碍明显,并发MODAS者死亡率高,而且病情愈重者,器官损害愈严重。  相似文献   

7.
何力敏 《广州医药》1994,25(3):12-13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多器官衰竭(附1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科(510180)何力敏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来自广州市郊乡镇。因发热4天,皮肤淤斑,便血,血尿2天,于1994年1月6日下午5时入院。患者4天前先出现鼻塞,流涕,畏寒,发热,近2天出现上...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EHF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肝脏的损害(ALT、SB及白蛋门)较轻型、中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肝脏的损害(ALT、SB)显著重于存活组(P值分别为0.000;0.000);(3)肝脏的损害(ALT)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密切相关。结论 EHF患者并发肝脏损害较普遍,以轻、中度肝脏损害多见,而且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及预后密切相关。病情愈重者,肝脏损害愈严重。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 (EHF)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为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 ,属有肾综合性出血热。我院传染科于 1994~ 2 0 0 0年共收治了 4 5 4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多系统损害的患者。现将本组病例分析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 5 4例 ,年龄 15~ 72岁 ,其中男性 3 94例 ,女性 60例 ,均为农民 ,秋冬季节发病 ,均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出血热抗体 (EHF IgM )阳性 ,有 1~ 2周潜伏期 ,病程 2~ 3月 ,经积极治疗 ,4 0 5例治愈 ,4 9例医治无效死亡。死亡原因 :3 8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2例死于出血 ,9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多系…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全身性疾病,除肾脏损害最突出外,肝脏损害亦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自1984年1月~1991年5月共收治确诊的 EHF218例,其中出现肝脏损害158例(72.4%),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汤正好  常立非 《医学综述》1996,2(11):629-629
<正>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肝脏损害曾有报道,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异常者较普遍.  相似文献   

12.
13.
流行性出血热肝脏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元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二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EHF,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epidemichemorrhagicfever);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koreanhemorrhag—icfever);在苏联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但我国现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肝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3例EHF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肝脏的损害(ALT、SB及白蛋白)较轻型、中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肝脏的损害(ALT、SB)显著重于存活组(P值分别为0.000;0.000);(3)肝脏的损害(ALT)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肌酐密切相关.结论 EHF患者并发肝脏损害较普遍,以轻、中度肝脏损害多见,而且与患者的临床类型、年龄、血小板、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及预后密切相关.病情愈重者,肝脏损害愈严重.因此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7.
吴云 《华夏医学》2000,13(6):735-736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 5 2 5例 ,其中有 5 7例 HBs Ag阳性 ,占同期住院人数10 .86 %。现将本组病例肝脏损害及 HBs Ag滴度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患者全部符合 1986年全国 EHF会议拟定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 ,并经血清学特异抗体检查证实。男 39例 ,女 18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42 .3岁。临床分型 :轻型 14例 ,中型 2 4例 ,重型 16例 ,危重型 3例。 5 7例中有2 7例否认有肝炎病史 ,2 1例曾有肝炎病史 ,有 8例有慢性肝炎病史 ,有 1例诊断为肝硬化。 35例在发热…  相似文献   

18.
19.
俞蕾  韩红 《海南医学》2003,14(3):45-45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 ,可以造成机体多脏器损害。其中一部分病例可出现心脏损害。现对我院1996、1— 2 0 0 2、1共收入院治疗的 98例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并对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病理基础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本组 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为 6 3例 ,女性为 35例。年龄为 14— 6 9岁之间。诊断依据 :1)病人全部来自疫源地 ,2 )临床根据流行性出血热的抗体 (+)达 10 0 % ,3)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 ,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于入院后全部检查心电图。2 结果在流行性出血热中心肌损害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病历资料 患者,女,63岁,因不规则发热伴乏力、头晕4天,尿少1天,考虑为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于2010年8月6日转入本院.无明显头痛、腰痛及眼眶痛,24小时尿量250ml左右.既往否认肝炎病史.体格检查:T 37.2℃,P 104次/分,BP 78/56mmHg;神志清楚,精神倦怠,颜面潮红,右腋下皮肤见3条抓痕样出血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球结膜轻度水肿,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