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波依定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和尿微量蛋白及血管紧张素Ⅰ(AT-Ⅰ)、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影响。方法:2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波依定(非洛地平)5~ 10mg,每日1次,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肌苷、AT-Ⅰ、AT-Ⅱ等,观察治疗3~18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所测指标高于正常人,用药后血压、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明显降低。结论:波依定可有效控制血压,同时降低尿中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波依定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和尿微量蛋白及血管紧张素Ⅰ(AT-Ⅰ),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影响。方法:2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波依定(非洛地平)5 ̄10mg,每日1次,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血尿素氮、肌苷、AT-Ⅰ,AT-Ⅱ等,观察治疗3 ̄18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所测指标高于正常人,用药后血压、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明  相似文献   

3.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的出现一般认为是糖尿病早期肾脏并发症的主要证据。此时经严格控制血糖、有效地降低血压以及采用低蛋白饮食等方式,可使尿白蛋白的排泄量减少,肾脏并发症逆转。许多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排泄量,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已广泛用于临床[1]。而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型药物血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对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尚少。我们对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服用Ang受体拮抗剂(losartan)后尿白蛋白排泄情况进行了随访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其影响。方法:测定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血压正常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奎那普利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血清内脂素与患者平均动脉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96,r=0.521,均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内脂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影响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β-阻滞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差异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立 《天津医药》2006,34(8):524-524
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降低血压可减少心血管危险标志微量蛋白尿的增加。在用β-阻滞剂时未曾观察到此种微量蛋白尿的变化。“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降血糖作用”(Glycemic Effects in Diabetes Mellitus Carvedilol-Metaprolol Comparison in hy-pertensives,GEMINI),试验的预先指定的次要终点是检查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时不同的β阻滞剂对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长期口服药降压治疗是治疗的的最主要方法。其中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降压药中的重要成员。对于中青年及老年高血压有着不同的特点。降压治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中青年高血压表现为肾素增高型居多,而老年高血压多为低肾素型。本实验观察了两组不同年龄人群应用CCB及ARB的降压疗效。提示对于中青年高血压应用缬沙坦效果优于老年组,而对于老年组应用波依定优于青年组。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针对不同年龄人群而采取相应的降压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ACEI在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福彦 《药品评价》2008,5(8):347-35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干预。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了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价值。由于ACEI独特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阻断作用,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和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及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而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黄树立 《齐鲁药事》2003,22(5):30-3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了很重要作用 ,在药理学上阻滞这个系统的任何一点都将有益于治疗高血压。洛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它与血管紧张素Ⅱ竞争性结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介导的生理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主要介绍洛沙坦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1 降压作用 洛沙坦可降低高肾素型动物的血压 ,但不能降低低肾素型动物的血压 ,其降压作用可持续 2 4h。静脉注射洛沙坦血压出现双相反应 ,开始时血压迅速下降 ,然后再缓慢下降 ,3h后降压作用达高峰。临床上给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TPK)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改变(P<0.01),分别下降了37.60%和66.3%.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O.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或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向临床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胡立 《天津医药》2004,32(12):762-762
Marre等研究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是否依赖于高血压的严重性,并且比较两种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相反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长效吲达帕胺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缓解微量蛋白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立 《天津医药》2006,34(1):12-12
Marre等研究乙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是否依赖于高血压的严重性,并且比较两种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相反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长效(SR)吲达帕胺和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缓解微量蛋白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陶蓉 《上海医药》2013,(19):10-13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和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已有许多大型临床研究评价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肾素抑制剂单用或联用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9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全部对象均给予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加予缬沙坦80mg/d,与对照组比较8周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肝、尿素氮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有效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DN有延缓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郝凤杰  郝欣 《药品评价》2009,6(4):132-13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一类重要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具有较为平稳的长效降压作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ARB在降压的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较好的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宇宁  孟凡祥  卢绍禹 《天津医药》2007,35(10):775-776
肾脏是高血压(EH)和糖尿病(DM)病理发展过程中易于受累的重要器官之一,蛋白尿的出现往往较早期显示肾脏损害的存在,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则可检查出更早期的肾脏损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最广泛应用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谢晓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44-144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及血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依那普利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空腹血糖与血压基本稳定。结论: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水蛭素药物对以尿微量白蛋白(UA)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尿微量白蛋白筛查均为阳性的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入选患者在血糖、血压控制治疗的同时,A组患者全程口服水蛭素药物脑血康;B组患者静脉输注水蛭素药物疏血通治疗15d后再口服脑血康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血脂4项、凝血5项等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A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B组患者治疗15d后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A、B组患者凝血功能5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血脂4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水蛭素有降低尿中微量白蛋白、改善高凝状况的作用,对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多发和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常常伴随有高血压的发生,是加速糖尿病进展,导致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积极的抗高血压治疗,可以减缓DN的恶化[1].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由于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对糖尿病有着治疗的作用.笔者应用贝那普利治疗69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上升,同时常伴有高血压和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一般首先表现为白蛋白尿,然后出现肾小球率过滤降低,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为30%~35%并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糖尿病肾脏病变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与早期的微量蛋白尿有关。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已经被用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现在研究证实大多数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患者在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前已经死于心血管疾病。这篇综述中列举了很多研究,但我们认为现在仍然缺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显著预防糖尿病肾病进展的证据,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然而,RAAS抑制剂控制血压及其他多因素的控制(血糖、血脂等)已被批准用于慢性糖尿病肾病的二级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方法 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联合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比降压、血压控制效果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降压显效率、血压控制理想率高于对照组,降压无效率、血压控制差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以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好,还有助于减轻肾肾损伤,对于抑制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