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椎外伤时,椎间盘受压嵌入到椎体松质骨内,引起椎体向四周迸裂,即形成爆裂骨折。因其临床后果严重,要求及时对损伤范围、程度、骨折片移位及椎管内结构受累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及时而正确的处理。目前国内专门研究脊椎爆裂骨折的文献很少[1~3]。本组回顾性分析了1989年3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90例110个脊椎爆裂骨折,探讨CT检查的作用和限度。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3岁。CI检查为岛津SCI-T11型。层厚、层距各为3~5mm,作常现平扫。其中15例作了CTMM(CT脊髓造影)。…  相似文献   

2.
传统X线平片为诊断脊椎骨折的主要手段 ,随着普通CT及螺旋CT的应用 ,漏诊率大大的降低了 ,CT尤其适合于检查脊椎后部骨结构骨折。而MRI是唯一能直接显示脊髓、椎间盘及韧带的影像手段[1] 。笔者分析了 2 74例胸椎骨折的MRI表现 ,同时对比分析了其中 4 8例X线及CT的表现。探讨了胸椎骨折的特点及并发症。1 材料与方法2 74例胸椎骨折患者 ,男 ,2 4 6例 ,女 ,2 8例。年龄 9~ 66岁 ,平均 3 6岁。检查最短时间为伤后半小时 ,最长时间为 4 1年。急性脊髓损伤 (病程 2~ 3周以内 ) 3 0例 ,慢性脊髓损伤 (病程在 3周以上 ) 2 2 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椎外伤后X线、CT检查阴性,MRI进一步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脊椎外伤后,X线、CT检查阴性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脊椎骨挫伤8例,脊髓损伤3例,椎间盘突出6个,周围软组织损伤11例。结论:MRI能清楚显示X线、CT检查未显示的脊椎椎体挫伤、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是脊椎外伤影像检查较重要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椎外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外伤引起不同的病理改变,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脊柱外伤的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X线平片检查在脊椎外伤中占有重要地位.CT可对复杂的骨折提供更准确的诊断,MRI问世后,不仅可显示骨质损伤,还可显示椎旁软组织及椎管内的损伤情况.本文对60例脊椎损伤的病例进行了X线、CT、MRI检查,结合临床资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部队训练所致的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2年至今我科应用高频超声检查部队训练所致膝关节损伤的声像图改变及特点。结果:共检查156例膝关节训练伤的患者,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阳性率为82%,韧带损伤阳性率为73%。结论:膝关节损伤是部队训练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半月板和膝关节韧带的损伤。超声可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膝关节病变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共诊断脊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0例。发生于颈椎者63例,胸椎者4例,腰椎者3例,其中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70例中,男55例,女15例,男女比例约为37:1。年龄22~70岁,平均51.5岁。一、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脊惟侧位平片、脊椎侧位体层片、脊髓造影、脊椎CT横断扫描。传统X线以侧位平片为主,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脊椎损伤病例均进行X线平片,CT扫描。椎管受累者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证实椎体骨折17例。颈椎4例(寰椎侧块2例,寰椎前结节1例。白椎体左侧横突骨折1例)。胸腰椎骨折13例。其中爆裂型T12L1骨折3例,L5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前者椎管内有多个骨碎片,硬膜囊疝形成。椎管指数2-3。后者损伤累及脊椎前、中柱,椎管形态异常。②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9例。③40例检出腰椎间盘病。其中36例腰椎间盘膨出症,4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④4例疑似脊髓、神经损伤又进行了MRI检查。均显示脊髓信号异常。2例脊髓圆锥受压,硬膜囊疝形成。1例T12L1脊髓血肿,1例脊髓水肿、挫伤。结论:在小儿脊椎损伤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危重患者具有紧急和危重双重特点 ,及时正确诊断才能保证有效地抢救和治疗 ,CT检查能对颅脑损伤等急危重患者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CT室检查急危重患者 4 16例 ,现将在CT扫描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16例中男 2 6 5例 ,女 15 1例 ,3~ 85岁 ,平均 4 9岁。其中因车祸、工伤事故、群体及个人伤害事件所致的严重颅脑损伤 2 6 3例 ,脊椎损伤 37例 ,其中复合性损伤 31例 ,脏器破裂致失血性休克 6例 ,严重脑血管意外 116例。2 护 理2 1 先重后轻 ,保证危重急症患者的及时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unro量表对脊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预测效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及软组织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脊椎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压力性损伤实际发生情况,并采用Munro量表进行评分,以获取Munro量表的最佳预测临界值。结果被调查的58例脊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际发生压力性损伤6例,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0.34%。Munro量表在脊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31.5分,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32.7%,ROC曲线下面积AUC=0.804[95%CI(0.570~1.000),P=0.015]。结论 Munro量表对脊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预测效度一般,有待进一步优化,但目前仍可作为脊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0.
急性膝关节损伤病人以往主要依靠X线平片诊断,但X线平片对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很大限制,有些轻微骨折或骨质损伤平片可被漏诊。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为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开创了新局面。本文对35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作一分析和探讨。 材料与方法 自1994年6月~1997年12月,共有33例急性膝关节损伤病人术前行MR检查。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17~63岁,平均  相似文献   

11.
排尿障碍严重影响脊髓损伤(SCI)患者的生存质量,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导致死亡。自1994年7月~2001年7月,对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排尿障碍的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32例患者均经CT或MRI及ASIA评定确诊为脊椎骨折并完全性脊髓损伤,经椎管减压加植骨术后30d~6个月,损伤部位T10~L3,均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时间30d~6个月。32例中,男30例,女2例,年龄19~52岁,平均(38.2±3.1)岁;其中砸压伤12例,坠落伤11例,车祸伤8…  相似文献   

12.
罗连君 《当代护士》2003,(11):15-15
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共开展了脊柱手术102例,其中有腰椎滑脱整复内固定术、脊髓肿瘤切除术、脊椎脊髓损伤手术探查、哈夫顿氏棒固定术、小切口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等,男76例,女26例,年龄21-60岁。病人手术后由于脊椎呈不稳定状态而被限制活动,极易发生褥疮,因此,翻身是预防褥疮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翻身不当又可导致内固定失败及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以,脊柱手术后的翻身意义,不仅局限于预防褥疮,还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病情的需要,为病人使用了良好的翻身方法,无1例发生褥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口服电解质溶液替代清洁灌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纤维肠镜检查必须清洁肠道,传统的方法是少渣饮食—流质—口服泻药—清洁灌肠,其操作繁琐,多次插入肛管灌肠易损伤直肠粘膜而引起出血,而在老年人中有时也达不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口服电解质溶液替代清洁灌肠的方法,为40例需进纤维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作肠道准备,并与40例采用传统方法作肠道准备老年人作对照,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因慢性腹泻、便血、结肠息肉、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80例,随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在61~83岁,平均72岁,观察组,男39例、女1例,年龄60~82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对急诊腹部损伤检查的积极意义和早期准确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重要性。材料与方法:自2004年4月—2005年7月在MSCT下对16例急诊腹部损伤的病人进行了检查,年龄16~58岁,所用螺旋CT为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多层螺旋机,从剑突下延伸到联合下缘扫描,传入Advantage Windows工作站利用MPR、SSD、3D显示腹部及脊椎各细节。结果:在16例急诊腹部损伤中发现:肝破裂5例、脾破裂6例、肾破裂4例、肝脏刀刺穿通伤伴小网膜及胃壁损伤1例。MSCT多方位观察利用MPR、SSD、3D检查方法均能得到二维、三维清晰图像。结论:对肝、脾、肾损伤程度提出评价,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损伤部位、近似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减少了患者X线受线量,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避免了在复合性腹部损伤时因搬运而造成的人为损伤。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在脊椎损伤中是较常见的,其治疗方法亦在不断改进,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1年5月采用Dick棒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14例,经过3~18月随诊观察,其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17~52岁,平均32.6岁;胸_(12)4例,腰_16例,腰_23例,腰_31例,其中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合并截瘫5例。  相似文献   

16.
宫颈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院自1989年4月~1997年10月住院的21例宫颈妊娠作了B超检查。现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报道如下。检查对象为有停经史,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腹痛,尿(或血)HCG阳性患者作B超检查共21例。年龄:>30岁10例,25~29岁9例,23~24岁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隐匿性脊椎损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骨挫伤的影像检查资料,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X线或CT平未见异常。MRI检查均可见长T1长T2信号,T2脂肪抑制见不规则片状高信号。结论 MRI对隐匿性脊椎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普通X线和CT平扫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损伤是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时地诊断治疗与延长运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现以内蒙古7所高校男子足球队运动员为样本进行踝关节运动创伤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康复治疗对策。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内蒙古7所高校从事足球运动的运动员218名。发生运动损伤42例。其中男性运动员30例,女性运动员12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5.5岁。足球专项训练年限2~4年,平均3年。1.2方法对42例运动员踝关节进行检查,并统计损伤的类型,提出康复对策。2结果踝关节损伤类型:(1)踝关节韧带损伤14例;(2)踝关节扭伤16例;(3)踝关节周围炎3例;(4)跟键断裂3例;(…  相似文献   

19.
肝脾损伤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肝脾伤患者43例,其中男36例,女7例,年龄6~59岁.所有患者均作了B超检查,描述并讨论其超声图像表现提出观察腹腔积液是诊断内出血的重要指征,强调脾损伤患者当其实质损伤而包膜依然完好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迟延性脾破裂发生的可能.分析了漏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椎外伤伤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因地震性脊柱外伤在我院行放射检查者,共320例。其中行X线检查310例,CT检查38例,MRI检查15例。结果:148例伤员影像学检查为阳性,阳性率为46.25%。30-39岁年龄组伤员人数最多,为68例,其中女性40例。阳性伤员中,多发伤有80例(54.05%)。单一椎体骨折98例,多发椎体骨折42例,椎体脱位12例。椎体压缩骨折114个,爆裂骨折26个,附件骨折31个。310例伤员中,共累及182个椎体,即颈椎15个,胸椎59个,腰椎100个,骶椎8个。结论:地震致脊椎外伤受累人群主要为30-39岁青年女性,多发伤多见。单一椎体骨折相对多见,骨折损伤类型以压缩性骨折为主,腰椎为最常见受伤部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脊柱外伤的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