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1-12月和2015年1-12月我院普外科Ⅰ类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品种选择、首次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5.5%下降到整治后的28.6%,使用强度由86.51DDD下降至46.72 DDD,首次给药时机在术前0.5-2h使用比例由21.3%提高至98.5%,用药疗程不超24h的比例由7.6%提高至85.3%,药物品种选择、联合用药和更换品种的合理性等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降低了我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例,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进处方点评方法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改进方法前后的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对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改进处方点评方法,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8.3%下降至31.6%(P<0.0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7.5%提高至92.0%(P<0.01),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品种的合理率由74.5%上升至87.3%(P<0.01)。结论:改进处方点评方法显著降低了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其合理率,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生的用药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I类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管理成效。方法选取I类切口手术病例1142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率,用药时机、用药时间合理率,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0.42%下降至22.28%,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由54.97%增加至98.16%,使用时机合理率由81.15%增加至99.0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合理率由37.43%增加至92.1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由(2.91±0.56)d减少至(1.53±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采样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对照组)住院患者中288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进行监测,与2016年1-12月第1轮PDCA循环干预后(实验1组)722例和2017年1-12月第2轮PDCA循环干预后(实验2组)786例Ⅰ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2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3.9%下降为46.3%和29.6%;时机(0.5~1h用药)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品种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8.3%、18.8%、48.3%提升到82.5%、32.3%、80.9%和93.5%、47.3%、100%;品种选择从干预前的6类12种减少到干预后的2类5种和3种,且干预后显著增加了选用头孢第一、二代的比例,选用林可酰胺类的比例显著下降;24h和48h使用率提高至47.3%和33.3%,且72h使用率由56.6%下降至27.7%和1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Ⅰ类、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总结抗菌药物为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郸城县人民医院手术的Ⅰ类、Ⅱ类切口患者60例,通过对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内使用了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性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头孢类菌素和青霉素为主要用药品种,一联用药的患者41例(68.3%),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绝大部分。结论:通过加强对Ⅰ类、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分析和管理,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及用药趋势,为进一步规范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逐年降低,但仍高于国家相关规定.用药疗程显著下降,不合理用药比例逐年降低,用药合理性增加.结论 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在减少预防用药的前提下,骨科3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呈下降趋势,用药合理性增加;但在规范选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等方面仍未达到卫生部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培训力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眼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干预前群体,2018年1至3月为药师干预期,通过多种方法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再选取2018年4至6月围手术期患者分别作为干预后的研究群体。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和疗程合理率。结果干预前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7.26,抗菌药物药占比为12.43%,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27%,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为34.84%,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为46.77%;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分别降至2.84和7.16%;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25.66%,且干预前和干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分别提高至100.00%和98.28%,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减少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但还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上半年期间住院手术病人,随机抽取90例4科室Ⅰ类切口手术病人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单联用药中有1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3.3%,78例未用,占调查中的86.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9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75%,不合理使用病例3例,占25%.预防用药品种部分选择起点太高,用药疗程过长.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8%,其中绝大部分(350例,97.5%)于术前0.5~2h给药;总的邓防用药时间≤24h有57例,占预防用药的15.9%,25~48h的有72例,占预防用药的20.1%,大于48h的有230例,占预防用药的64.0%.预防用药其6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69.2%,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炎(12.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在加强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促进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科学化管理。方法:临床药师探寻佐证证据,逐步实施两轮PDCA循环管理以进行阶段性改进,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比例、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指标合理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经过两轮干预后,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率。第1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率自32.45%提高至82.53%(P<0.0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自65.62%提高至94.13%(P <0.05),预防用药剂量合理率自84.38%提高至96.99%(P<0.05),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自48.43%提高至94.88%(P <0.05),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自50%提高至85.84%(P<0.05),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比例、术中抗菌药物追加给药合理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合理性持续改进应用及可行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制定干预计划,通过检查及时总结,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和处罚。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控制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4.0%降到61.2%,1类切口预防用药率由95%降到39.5%.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合理性由25%上升到100%,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用于医院抗菌药物持续改进中效果明显,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设计一套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抗菌药物分级系统结构采用C/S体系结构,服务器端为HIS数据库,客户端采用PB可视化语言开发。在数据库中将抗菌药物分非限制、限制及特殊使用三级,授予不同级别的医生使用,并在医生工作站中严格控制使用权限。结果:该分级系统成功嵌入军卫一号系统,完全符合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有效地加强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论:该系统操作简单易懂,加强了抗菌使用的事前控制,有效遏制了抗菌药物的滥用,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落实了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及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的自动控制,达到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从而使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更加规范化。方法: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出适合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方案,并将方案的条款整合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的自动管理确实能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结论:合理地利用信息系统资源,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措施相结合,对规范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能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清洁切口(I类)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观察指标,对比抗菌药物监控指标的变化情况。对I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49.8%下降至28.3%;术前0.5—2小时内给药率由56.5%上升至90.5%;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由31.5%上升至87.6%。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措施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对有效遏制细菌耐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营造了医院合理科学用药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杨成虎  范秀华 《西部医学》2012,24(11):2158-2160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工作进程。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216份,按照卫生部2004~2012年5月制定的有关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标,综合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3类切口包含21种手术,使用5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居多,使用二联抗菌药物的,以头孢菌素类+硝咪唑类居多;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06%,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8.81%;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为48.61%。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问题,与卫生部规定指标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左煌  李红霞  黄颖莉  刘欣  颜虹 《吉林医学》2013,(31):6649-6651
目的:规范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指导原则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分析确定医院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制订"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医院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文件。依据以上文件与规定,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数据采集为医院东软HIS5.0系统,从中选取的30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抗菌药物是否合理应用调查。利用病历检查和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数据的方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介入手术预防用药指标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当和用药疗程过长等,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在医院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取得明显成效。对促进临床一线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20份,对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间、给药时机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1%,药物包括5大类17个品种,术前用药65例,术前术后均用药72例,术中追加用药的有15例,未使用抗菌药有68例.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预防性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科室用药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时间过长,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过度用药的问题.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8.
钟晓  肖丽华  汪东篱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496-1498
目的 比较干预前后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积极干预对规范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干预措施实施前后3个月的清洁切口手术病例共521份,调查干预前后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疗程合理率、选药时机合理率、选药品种合理率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83.9%降至干预后的19.0%(x2=219.9,P<0.01),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71.6%上升至干预后的87.2%(x2=4.980,P=0.026),疗程合理率由干预前的26.6%上升至干预后的48.9%(x2=9.158,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杜绝了联合用药现象,但用药时机合理率有所降低,仍有待改善.结论 加强对医生规范用药的宣传与培训、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对控制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统计经过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茵类药物用量和类型,分析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我院在抗茵药物应用方面的合理性。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476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在固手术期间使用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类型、用量、联合用药情况。结果476例患者中有99.6%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主要有五大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4482%)、硝基咪唑类(3368%)、青霉素类(1702%)、氨基糖苷类(1.96%)、喹诺酮类(2.52%)。药物联合情况中,两种药物联用比例最高。结论经过以上统计,我院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药物应用品种上较为合理,药物联用数量也较为合理,可在今后抗菌类药物应用中继续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临床科室通过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体包括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面的作用和采用分级管理制度等;此外,临床科室通过定期对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结果临床部分科室采用综合干预措施之后,抗生素使用率由87.3%下降至74.4%,其中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的使用率呈现上升趋势,而非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两年期间共检出KPN 3156株,其中产ESBLs菌株682株,2013-2014年的阳性检出率为26.8%(368/1371),2014-2015年的阳性检出率为17.6%(314/1785);此外,2013-2014年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产ESBLs KPN的耐药率分别为1.09%(4/368)和0.54%(2/368),2014-2015年两药的耐药率均下降至0%;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呋喃妥因、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呈下降趋势,但是效果不如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显著。结论临床科室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可以明显降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