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小儿毒鼠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17例患儿临床治愈,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急性期洗胃、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的应用和及时抗惊厥等综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年报道的毒鼠强中毒病例180例进行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80例毒鼠强中毒病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治愈167例(92.8%),后遗症7例(3.9%),死亡6例(3.3%),死因为呼吸衰竭和多功能衰竭.结论: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的剧毒杀鼠剂,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后应尽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毒鼠强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提高诊断及抢救水平。方法 :对近 4a来收治的 4 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误诊原因和抢救措施及其疗效。结果 :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四肢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急性肺水肿。本组病例因服毒病史不明确而误诊 17例 ,误诊率高。所有病例确诊后均给予彻底洗胃、控制惊厥及二巯基丙磺酸钠等药物治疗 ,有 7例死亡 ,均死于呼吸衰竭 ,其余临床治愈。结论 :儿童毒鼠强中毒因部分病史不清 ,容易误诊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治疗的关键要及时确诊、早期洗胃、有效地控制惊厥及二巯基丙磺酸钠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中毒并发低钾血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鼠强是国家明令禁用的急性剧毒鼠药。毒鼠强中毒患儿并发低钾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2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毒鼠强中毒并发低钾血症且资料完整的6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5例,女22例;年龄1.5~11岁,平均4.5岁。中毒原因均为误服。误食灭鼠诱饵中毒51例,气体挥发中毒6例,直接玩耍毒鼠强药瓶3例,原因不明中毒7例。67例中毒患儿均来自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体毒鼠强中毒后其临床特点的影响因素与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共21例集体毒鼠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前急救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3例患儿进行了及时催吐等较好的院前急救处理,第2组8例未进行及时催吐等院前急救。结果第1组13例患儿者临床特点轻,100%治愈,疗效满意;第2组8例患儿临床表现重,疗效较差。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催吐进行胃肠道毒物的清除等等院前急救处理,将直接影响集体毒鼠强中毒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是成功抢救集体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措施,并倡议将简单的院前急救处理列入全民学校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1999年7月~2002年4月收治的10例毒鼠强中毒患儿的救治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住院患儿,男7例,女3例,均来自农村。年龄2~8岁(平均4.5岁)。均误服所致。误服至发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99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灭鼠药中毒患儿1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例患儿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岁4例,3~6岁6例,6~10岁2例。农村患儿10例,城市患儿2例。1.2 中毒原因及毒物分析:12例患儿均误服鼠饵而中毒,毒物分析表明:毒鼠强中毒4例,氟乙酰胺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儿童毒鼠强(TET)中毒血液中毒鼠强的毒物浓度监测.方法:应用HP治疗6例TET中毒的重症患儿;气相色谱(GC)法检测TET血中浓度.结果:TET中毒的重度患儿在HP治疗阶段与非HP治疗阶段,TET的代谢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86±0.89)h(n=9,范围2.25~5.27 h)和(90.19±92.21)h(n=5,范围35.40~253.39 h).结论:HP能安全、有效地治疗TET儿童中毒.TET中毒患儿在HP治疗时的t1/2明显变小,表明HP能加快TET从患儿体内排泄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小儿毒鼠强中毒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书江  李梅  蒋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261-1262
目的:观察小儿毒鼠强中毒的神经系统l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并随访15例小儿毒鼠强中毒的神经系统症状。对8例用苯巴比妥钠(PB)或妥泰(TPM)加氯硝安定(CZP)治疗的癫痫患儿随访半年至两年。结果:经治疗所有患儿得到有效控制。2年内症状均完全控制,EEG正常6例。结论:急性期洗胃,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和及时抗癫痫药等综合治疗,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8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综合救治进行总结。结果正确及时的进行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毒鼠强中毒的救治率。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应用综合治疗,疗效确切,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复方苯乙哌啶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救治要点,以汲取经验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共7例误服复方苯乙哌啶导致中毒的儿童的临床治疗。结果:经综合治疗,7例患儿中,6例救治成功,自动出院1例,痊愈5例,好转1例,治愈率71.43%。出院1个月后随访的6例患儿,未见症状反复。结论:过量服用复方苯乙哌啶可造成中毒,大剂量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及时就治,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一般预后良好。同时指导家长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及监护。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mitraz poisoning in children.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amitraz poisoning in 14 children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RESULT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oisoning by oral and dermal routes appeared within 30-150 min, and tha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depressi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sign, improved within 6-24 hours and other signs within 24-72 hours. Unlike the findings in other studies, three severe cases in our study had reversible mydriasis and one of them required resuscitation because of cardiopulmonary arrest occurring as a result of serious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n addition, hepatic function test levels had increased in these three cases, and aspiration pneumonitis existed because of emesis in two of them. CONCLUSION: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dermal poisoning.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dermal poisoning were relatively mild compared with oral poisoning, and there were no topical signs. The classical signs of alpha2-adrenergic stimulation such as marked sinusal bradycardia and mydriasis as reported in many poisoning cases of animal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 our three severe cases amo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3.
余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46-2748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31例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是否进行血液灌流分为非灌流组16例和灌流组15例,非灌流组为百草枯中毒常规急救治疗,灌流组为百草枯中毒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进行抢救处理.结果:灌流组总有效率(53.3%)显著高于非灌流组(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7,P<0.05).灌流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多器官衰竭(MOF)发生率显著低于非灌流组;死亡病例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非灌流组.灌流组治疗12h后ALT、AST、CK、CKMB、LDH显著低于于非灌流组;氧分压显著高于非灌流组;无栓塞、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液灌流可降低百草枯对急性重度中毒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6例中毒患儿中,食物中毒90例(43.7%),药物中毒45例(21.8%),农药中毒30例(14.6%),鼠药中毒18例(8.7%),化学品中毒12例(5.8%),CO中毒11例(5.3%);其中治愈好转191例,死亡6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小儿急性中毒涉及儿童各年龄段,农村多于城镇,且绝大多数经消化道中毒,以误食、误服为多;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救治开始时间是急性中毒抢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47 例儿童自服百草枯中毒病例的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为防治儿童百草枯中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自服百草枯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自服患儿男29例,女18例,年龄(12.3±1.7)岁。所有患儿均来自农业种植地区,留守儿童占比42.6%(20/47)。百草枯均为浓度20%的水剂,服药量10(5,20)mL。34例患儿出现肺、肾、肝、心等两个以上器官损害。服药7 d后26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病死率48.9%(23/47),死亡时间分布在中毒后30 d内,早期病死率高。将病例资料分为存活组、死亡组,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儿服药量少、就医时间短(P<0.01)。结论:儿童自服百草枯以青少年为主,具有服药量大、致死率高的特点。急性百草枯中毒缺乏特效解毒药物,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中毒后早期的医疗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潘程宇  季兴 《安徽医药》2018,22(8):1573-1574
目的 分析总结复方苯乙哌啶的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救治要点,以汲取经验教训.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共7例误服复方苯乙哌啶导致中毒的儿童的临床治疗.结果 经综合治疗,7例患儿中,6例救治成功,自动出院1例,痊愈5例,好转1例,治愈率71.43%.出院1个月后随访的6例患儿,未见症状反复.结论 过量服用复方苯乙哌啶可造成中毒,大剂量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及时就治,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一般预后良好.同时指导家长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及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70例损伤后72h内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应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同时应用SAB评定量表操作手册对患儿智能及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FMA及SAB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系统性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及智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本院诊治的7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7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有腹痛症状,其中脐周压痛49例(68.06%),右下腹压痛19例(26.39%).高频超声显示腹腔淋巴结大小为12.5 mm×6.0 mm~32.0mm×15.0 mm,直径>12.0 mm,横径>6.0 mm,纵横径比值(L/S)>2;它能有效辅助诊断和鉴别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清热散结片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后显效40例(55.56%),有效32例(44.44%),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有腹痛症状,高频超声是诊断鉴别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手段,清热散结片和思连康片联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48例急性麻果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麻果中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麻果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男26例,占54.2%,女22例,占45.8%;年龄15-43(22.3±s7.1)a,其中30a及以下者35例,占72.9%。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者19例,占39.6%,中学23例,占47.9%。职业:企业管理者、自由职业者和私营/个体劳动者31例,占64.6%。发病场所: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36例,占75.0%。初始使用原因主要是好奇和他人引诱教唆,38例,占79.2%。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精神症状和心血管症状;所有患者均在观察治疗24-72h后治愈出院。结论:麻果中毒者以青少年为主,波及社会各阶层;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者占很大比例。好奇是滥用的主要原因,娱乐场所是主要滥用场地。提示,应该加强对麻果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和娱乐场所的管理。急性麻果中毒以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多器官损害,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2010年213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例心衰缓解,14例需调高剂量;在177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