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性痴呆患者抗凋亡因子(L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血清水平值,探讨Livin、VEGF、IL-18、IFN-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8、IFN-γ与血管性痴呆细胞凋亡和血管修复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2组:正常组(N组)与血管性痴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VEGF、Livin、IL-18、IFN-γ浓度值.结果:IL-18与IFN-γ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血浆IL-18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IL-18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P>0.05).VEGF与Livin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IL-18、IFN-γ与VEGF、Livin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IL-18、IFN-γ参与了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炎症反应降低血管损伤修复作用可能是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γ(IFN-γ)的血清水平值,探讨MMP-2、MMP-9、IL-18、IFN-γ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以及IL-18、IFN-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IL-18、IFN-γ浓度值,并与正常对照比较.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IL-18和IFN-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血浆IL-18与IFN-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18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IL-18、IFN-γ与MMP-2、MMP-9具有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IFN-γ均有显著增高,且与MMP-2、MMP-9明显相关.提示IL-18、IFN-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γ(IFN-γ)的血清水平值,探讨IL-18、IFN-γ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8、IFN-γ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急性发病后的氧化应激效应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为两组:正常组(N组)与脑出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IFN-γ浓度值,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乳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清LPO水平.结果 IL-18与IFN-γ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血浆IL-18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5); 对照组IL-18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P>0.05).脑出血组IL-18、IFN-γ与LPO、MDA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IL-18、IFN-γ均有显著增高,且与氧化应激明显相关.提示IL-18、IFN-γ参与了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急性发病后的氧化应激效应是炎症反应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Graves'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18水平检测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琳  汤旭磊 《医学争鸣》2004,25(17):1607-1610
目的:探讨IFN-γ, IL-4, IL-18在Graves'病(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和GD免疫动态.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0例初发GD患者及其中38例治疗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IFN-γ, IL-4和IL-18水平. 结果:①初发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 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 ②治疗后GD患者与初发GD患者比较,血清IFN-γ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8水平及IFN-γ/IL-4比值降低(分别为 P<0.05,P<0.01) .治疗后G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FN-γ, 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8升高(P<0.05),血清IFN-γ/IL-4比值显著下降(P<0.01). ③初发GD患者血清中IFN-γ与IL-18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77,P<0.05);治疗后GD患者血清中IL-4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678,-0.626,P<0.05),血清中IL-18与TT3, TT4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01,0.535,P<0.05). 结论:GD患者血清中IFN-γ, IL-4和 IL-18水平的变化可能在G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初发GD以Th1型免疫反应为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则向Th2型漂移.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r=0.819,P<0.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性(r=0.847,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访3个月.观察其发病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2、IFN-γ、CRP水平变化,并比较病例组中不同梗死体积患者之间的差别.对病例组患者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以及随访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评分.分析病例组发病第3天IL-2、IFN-γ、CRP的水平与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的相关性.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IL-2、IFN-γ、CRP水平.结果 第3天、第7天、第14天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逐渐降低.大体积脑梗死患者第3天IL-2、IFN-γ、CRP含量明显高于中小体积梗死患者(P<0.05).第3天病例组血清IL-2、IFN-γ、CRP含量与入院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2、IFN-γ、CRP含量高低可反映患者严重程度,并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FN-γ、VEGF、IL-10及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IFN-γ、VEGF、IL-10及IL-1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化疗前AL患者的VEGF、IL-10、IFN-γ和IL-12活性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AL患者的VEGF、IL-10、IFN-γ和IL-12活性水平与化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情况:长期缓解组>中期缓解组>短期缓解组。结论 IFN-γ、VEGF、IL-10及IL-12参与AL发病,VEGF、IL-10、IFN-γ和IL-12的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AL患者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魏明  刘军  张丽娟  张西莹 《现代医学》2001,29(5):312-3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IgE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的含量以及血浆中IL-10、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与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哮喘组血浆中IL-10、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血浆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患者血浆中IL-10、IFN-γ含量和IgE浓度呈负相关(r1=-0.31,r2=-0.50).结论IL-10、IFN-γ在哮喘患者IgE的产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随访3个月。观察其发病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中IL-2、IFN-γ、CRP水平变化,并比较病例组中不同梗死体积患者之间的差别。对病例组患者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以及随访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评分。分析病例组发病第3天IL-2、IFN-γ、CRP的水平与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的相关性。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IL-2、IFN-γ、CRP水平。结果第3天、第7天、第14天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2、IFN-γ、CRP的水平逐渐降低。大体积脑梗死患者第3天IL-2、IFN-γ、CRP含量明显高于中小体积梗死患者(P<0.05)。第3天病例组血清IL-2、IFN-γ、CRP含量与入院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2、IFN-γ、CRP含量高低可反映患者严重程度,并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范春红  李明 《广东医学》2012,33(4):484-486
目的 探讨IFN-γ-IL-32-IL-1β反馈环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AECOPD存活组、30例AECOPD死亡患者(死亡组)在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32(IL-32)的浓度.结果 (1)存活组治疗后IFN-γ、IL-1β和IL-32的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死亡组终末期IL-1β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FN-γ和IL-32的浓度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L-1β的浓度与AECOPD患者的死亡呈正相关(P<0.05),IFN-γ、IL-32浓度与AECOPD患者的死亡无相关性(P>0.05).结论 IFN-γ-IL-32-IL-1β反馈环的偏移可能与AECOPD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IL-1β的浓度升高可作为AECOPD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5(IL-3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35与MCP-1、IFN-γ两者之间相关性,探讨IL-35在AR发生发展中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R患者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按其症状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症状持续时间,分为轻度间歇组(15例)、轻度持续组(15例)、中-重度间歇组(15例)、中-重度持续组(15例).通过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35、MCP-1、IFN-γ表达水平,计算出样本浓度值.并对血清中IL-35与MCP-1、IFN-γ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R组IL-35、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CP-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35在轻度与中-重度间歇组之间及轻度与中-重度持续组之间比较(P<0.05)、轻度持续组与轻度间歇组之间及中-重度持续组与中-重度间歇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CP-1在各分型组之间两两比较(P<0.05);IFN-γ在各分型组之间两两比较(P>0.05);AR组中IL-35与MCP-1水平呈负相关(r=0.522),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366).结论:MCP-1在AR发病中起正调节作用,可能会促进AR症状的加重及持续发作;IL-35可能在AR的发病机制中与IFN-γ发挥相似的作用,对AR起抑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IL-4与IFN-γ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绞痛发病与IL- 4和IFN-γ的关系.方法 利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 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变化,并设31例正常对照.结果 心绞痛患者血浆中IL-4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IL- 4和IFN-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中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IL- 4与心绞痛发病过程明显有关,IFN-γ与心绞痛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两项指标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试验组)和门诊体检结果 健康者98例(对照组),检测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指标,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健康者对比,试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C-反应蛋白的检验指标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检验结果 相互比较,发病第3日两项指标结果 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值(P<0.05);试验组中脑梗死程度高的患者,其指标值显著高于程度较轻患者的指标值(P<0.05).结论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8指标,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和其预后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俞鸣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1983-198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0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为脑梗死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5、7、14 d 时测定其血清VEGF和MMP-9水平,并且对患者进行梗死面积测定和预后评估,分析VEGF和MMP-9水平与梗死面积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点的血清VEGF和MMP-9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呈动态变化.脑梗死组各时点VEGF和MMP-9的水平间无相关性(P>0.05).血清VEGF和MMP-9水平与梗死面积均有一定相关性.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在发病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均明显增高,且患者梗死面积和预后情况与VEGF和MMP-9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与IL-10,IL-4和IFN-γ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浓度变化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冠心病组28人,按相同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通过冠脉造影选取冠心病患者28人。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t和IL-4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γ浓度。结果两组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L-4浓度增高(P<0.05);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FN-γ浓度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IL-4及IFN-γ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内源性IL-10不足以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IFN-γ和IL-4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谭晓华  李冬妹  杨磊 《农垦医学》2004,26(6):400-40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ooma,K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adaordent assay,ELISA)检测了13例KS患者和52例对照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浓度。结果:KS患者TNF-α,IFN-γ,IL-6和VEGF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FN-γ,IL-6浓度在KS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VEGF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水平增加可能在KS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VEGF与KS的关系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检测,才能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T淋细胞1/辅助T淋巴细胞2(helper T cell-1/helper T cell-2,Th1/Th2)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Th1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水平.结果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治疗前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lL-4水平升高(P<0.05),IFN-γ/IL-4水平降低(P<0.01).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组发病病程≥1年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病程<1年组(P<0.01),IL-4水平低于病程<1年组(P<0.05).结论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主要介导细胞免疫的Th1细胞免疫应答模式增强,Th1/Th2平衡向Th1漂移.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自身免疫反应性Th1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抗炎性因子及可溶性PD-1(soluble PD-1,SPD-1)分子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68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人68例纳入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7(IL-37)、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SPD-1等细胞因子水平,评价病例组患者RA诊断得分,并判断病例组IL-37、SPD-1与RA诊断得分、IL-1、IFN-γ、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IL-37、SPD-1、IL-1、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外周血IL-37、SPD-1和RA诊断得分呈正相关性(P<0.05);病例组外周血IL-37与IL-1、IFN-γ、TNF-α均呈正相关性(P<0.05);病例组外周血SPD-1与IL-1、IFN-γ、TNF-α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IL-37、SPD-1与RA的严重程度及其他多种炎性因子密切相关,在RA的临床检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和ES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血清中VEGF水平在发病第1,7,14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第7天时最高,ES在各组中发病第1天并无明显升高(P>0.05),第7天水平显著升高,第14天时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组VEGF/ES比值最高,VEGF/ES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1).结论:VEGF和ES的动态变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能是脑缺血损伤修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80例哮喘儿童(哮喘组),激素吸入后(激素吸入组)40例及激素吸入+红霉素口服后(红霉素组)40例,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IFN-γ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儿童IL-2、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激素吸入组及红霉素组IL-2、IFN-γ明显升高(P<0.01),红霉素组为著(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儿童IL-2、IFN-γ水平低下,红霉素可以升高IL-2、IFN-γ,从而减轻TH细胞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