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家庭都特别希望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一旦孩子生病住院,家长就非常担心、焦虑,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现将其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简短戒烟干预后吸烟者的戒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在戒烟门诊中开展戒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职业健康检查中497例男性吸烟者进行简短戒烟干预,根据戒烟干预后的电话随访内容,对戒烟者的基本情况、基线吸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吸烟者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吸烟及戒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97个男性吸烟者中每天吸烟者占95.4%,现在想戒烟者占69.8%。戒烟干预第1、6个月后,点戒烟率、减烟率、戒烟率均较低。31~45岁吸烟者最近1周吸烟率高于其余两个年龄段(P0.05),17~30岁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1个月内的点戒烟率高于其余两个年龄段(P0.05),不同年龄段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减烟率、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戒烟干预后6个月的点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戒烟干预后1个月,家庭月收入为2 500元以下吸烟者的点戒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最近1周吸烟率与家庭月收入水平呈线性趋势(P0.05),戒烟干预6个月后的减烟率与家庭月收入水平呈线性趋势(P0.05)。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最近1周吸烟率、点戒烟率、减烟率和戒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干预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将医生提供简短戒烟干预纳入医疗机构常规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渐在增强.而孩子又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及凝聚点,当孩子生病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质量等要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夫与庸医     
有一个农夫到城里为生病的妻子抓药,他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药剂师。在药店门口,他向一个过路的孩子打听。那个孩子告诉他,称呼是“庸医”。  相似文献   

5.
元浩 《大家健康》2011,(6):23-23
现在许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观点:孩子最好从来不生病,不生病的孩子才是身体好、免疫力强的体现.然而实际上这种观念并不科学,需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孩子经常生病确实不是件好事,可偶尔生个小病也并非坏事,反而是个好事.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一旦生病,家长格外紧张、焦虑,对医院的医疗水平要求高,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的诊治和护理,将希望寄托于医院.由于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在门诊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靠护士的认真观察以了解病情,而且还要依靠家长的积极配合,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是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因此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阶段控烟手册在长沙市社区吸烟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6个居民社区符合标准的159例吸烟者,按居民所在社区随机分为两组,共分得干预组77例,对照组82例.分别在基线(V0)、干预1个月(V1)、干预3个月(结束,V3)、随访(基线后第6个月,V6)对两组吸烟者进行同样评估,并分析控烟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随访时的戒烟率分别为12.5%、23.6%、20.8%,干预组组内吸烟者在不同时点(V0、V1、V3、V6)的每日吸烟量、尝试戒烟24 h及7d以上次数、戒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分阶段干预手册,能够使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减少,尝试戒烟次数增加,使吸烟者所处变化阶段向积极阶段推进,戒烟率增加,是吸烟者、社区戒烟门诊的恰当戒烟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吸烟不仅是肺癌的发病原因,而且对妇女的生殖现象也有种种影响。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较,吸烟者往往提前早期绝经。吸烟者其出生的新生儿多数其体重轻,且围产期死亡率高。Kline 等人在自然流产的病例中,就其年令、经产次数、婚姻情况、人种、社会地位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发现吸烟者的自然流产率竞高达非吸烟者流产率的两倍之多。历来认为胎儿染色体与早期妊娠流产的原因有一定的关连,但其原因尚未清楚。吸烟者所出生的子女有患先天性心脏病较多的事实,有人提出这是母亲吸烟和小儿先天性发育  相似文献   

9.
吸烟会引起心脏病已为人所共知。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还会降低痛觉反应、掩盖疼痛,从而使吸烟者难以觉察到机体即将发生某种损伤的报警讯号。曾有报告指出,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前者在心肌局部缺血发病期间出现胸痛的次数减少。上述新的发现,正好有助于解释先前报告的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家庭生活史周期是指家庭从建立到解体所经历的一系列生活史阶段。完整的家庭生活史周期包括 8个阶段 :新婚、第一个孩子出生、有学龄前儿童、有学龄儿童、有青少年、孩子离家创业、空巢期、退休及丧偶 (老年家庭 ) ,家庭可能在任何一个阶段上解体或重组。在每一个生活史阶段 ,家庭要完成一些特定的发展课题 ,也会遇到一些相对固定的问题。了解家庭生活史周期是为了预测家庭问题以及对病人的影响 ,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1 新婚阶段的家庭1 1 今天结婚明天闹离婚的女人 ,情绪不稳定 ,需要心理咨询。最常见的原因是双方本来就缺乏感情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听说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前几个月,特别容易生病,比如拉肚子、反复感冒等。对此,爸爸妈妈们很担心。笔者就宝宝新入幼儿园易生病的问题走访了多家医院的儿科,医生们表示,这个阶段的孩子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其中,呼吸道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医师说,每年九月、十月都会有几个"眼熟"的小患者,有的一个月左右就因为感冒发烧来了三四次。另外,患化脓性扁桃体炎、手  相似文献   

12.
孩子生病,除了及时就医,家庭护理也很重要,本文的作者作为儿科的护士,长期与儿童接触,在这里提供的生活小偏方对孩子来说是很实用的,希望能够为各位家长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13.
孙珠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80-581
儿科护患沟通比成人科室的护患沟通难度大,因为儿科患儿年龄普遍偏小,有些患儿甚至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适,仅仅依赖家长的观察,所以孩子一旦生病,家长就会万分着急或变得急躁;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4-2-1"家庭越来越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孩子患病,不只是父母着急,还有祖辈等亲属也会跟着着急。  相似文献   

14.
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7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家里有6个兄弟,安迪则是来自富裕家庭的独生子。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优生,早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希望。为了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越来越多的夫妇开始关注生殖健康。而吸烟,作为影响优生的一个高危因素,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虽然,在国内孕妇主动吸烟者甚少,但是由于周围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吸烟者众多以及公共场所禁烟措施不利,使得许多孕妇存在被动吸烟的危险。这种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一样,对妊娠安全及新生儿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炜  秦风华等 《中原医刊》2001,28(12):64-64
美 ,是一个迷人的字 ,充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特殊环境中 ,也充满着一种神圣的、职业的美 ,我们将这种美应用于儿科病房的护理管理中 ,从而减轻病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的痛楚 ,使他们在宁静优美的环境中倍感温暖 ,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具体措施如下 :1 儿科病房的特点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 ,独生子女集百爱于一身 ,一旦孩子生病 ,年轻的父母将不知所措 ,爷爷奶奶更是百般呵护 ,而且陪护人员多 ,噪音大 ,空气污浊 ,使患儿身心得不到充分休息 ,加之疾病的折磨 ,孩子对医院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对医护人员本能的…  相似文献   

17.
吸烟能加速老年性痴呆病的发生。一般吸烟者比非吸烟者平均早5年发生老年性痴呆,嗜烟如命者患此病的时间更早。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尼古丁干扰了脑内信息传递的机制而造成的。这一研究还表明,从年轻时就吸烟的人衰老发生得早,并且衰老过程加快。吸烟能引起被动吸烟儿童打鼾,而打鼾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先兆或诱因。研究表明,中等吸烟量的家庭(双亲中一人吸烟)中5%的儿童晚上有习惯性打鼾,重度吸烟者家庭(双亲都吸烟)中,8.8%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儿科护患双方对医疗护理及管理过程中引起的争执也越来越多,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疾苦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出台,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孩子又是家庭的重心和希望,生病住院的孩子更成了一家人关注的焦点,加之部分媒体对医疗卫生行业不客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量表检查与评定,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若干临床指标进行t检验及X^2检验。结果105例男性患者中有吸烟者45例,其每日平均吸烟量为(14.9±9.8)支,78.5%的吸烟者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后开始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相比,吸烟组患者用药量较大,住院次数多。结论吸烟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天下为人父母者,谁不期盼自己的孩子自降生之日起,便平平安安,无病无痛,健康地发育成长。然而,人的生命的延续,要吃,要喝,要呼吸,要排泄,要与外界环境接触,以致难免不受到病菌、病毒的侵袭而生病。尤其是婴儿期(出生后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的孩子,由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尚处于发育、成熟和健全的过程中,况且在婴儿期还会有半岁至1周岁左右这一特别容易生病的时期。这是因为孩子在出生后半岁内,体内还有来自母体和母乳内的抗体,可以抵抗致病菌的侵袭,加之孩子的户外活动较少,所以较少生病。但是,孩子长到半岁至1岁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