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笔者应用自拟壮药乳腺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选91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6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9.0岁;平均病程2.25年;单侧乳腺增生30例,双侧乳腺增生16例。对照组45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40.0岁;平均病程2.19年;单侧乳腺增生31例,双侧乳腺增生1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占乳腺疾病首位,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52岁;20岁以下4例,26~30岁62例,31~40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笔者2005年8月—2010年10月运用自拟方"乳增平"治疗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7岁;未婚7例,已婚53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4个月;单侧乳腺增生17例,双侧乳腺增生43例。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外科疾病。我院自1995年7月~1996年9月用自拟消癖汤门诊治疗9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7例均符合1979年第二次全国乳腺癌会议关于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97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6.6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16.5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乳房肿块,周期性胀痛为主要特征,笔者采用自拟方消癖汤合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6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源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患者,共66例,年龄20~50岁;病程1 a以内20例,1~2 a 30例,2 a以上16例;已婚56例,未婚10例.单侧乳腺增生46例,双侧乳腺增生20例,伴月经不调20例,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者40例.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近5年来 ,笔者应用自拟解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 ,获效满意 ,现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 5 8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8例皆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 ,年龄 1 8~ 3 5岁 ,平均 2 5 .6岁 ,其中 1 8~ 2 5岁 1 4例 ,2 6~ 3 5岁 3 2例 ,3 5岁以上 1 2例 ;病程 2个月~ 0 .5年 3 6例 ,0 .5~1年 1 6例 ,1年以上 6例 ,平均 9.8个月 ;一侧乳房乳腺增生 4 2例 ,两侧 1 6例 ;所有患者均有以下症状 :乳房疼痛 ,就诊时乳房内可触及肿块 ,形如…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是中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虽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自 1990年以来 ,用乳增汤 (自拟经验方 )治疗乳腺增生患者 10 0余例 ,其中资料完整的 98例 ,有效率 10 0 % ,治愈率 89%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女性 ,年龄最大 4 9岁 ,最小30岁 ,平均 4 3岁 ;单侧乳腺增生 5 7例 ,双侧 4 1例。均排除了乳腺肿瘤所致的乳内肿块、乳腺炎症、经前期综合征引起的乳内肿块。1.2 治疗方法1.2 .1 处方 :柴胡 9~ 12 g、郁金 12 g、桔梗 9g、当归12~ 15 g、…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 996~ 1 999年 ,自拟健乳消癖汤按排卵周期加减治疗 3 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3 6 .5 1岁 ;已婚 3 3例 ,未婚 3例 ;病程 <6个月 1 9例 ,6个月~ 2年 1 1例 ,>2年 6例 ;单纯乳腺上皮增生 2 7例 ,乳腺囊性增生 9例。2 诊断标准参照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 ;2临床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圆形肿块 ,质韧不坚 ,边界不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推之可动 ;3乳房疼痛或肿块多与月经周期及情志有关 ;4乳房…  相似文献   

9.
张玉贤  杨洁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20-920
乳腺增生病 ,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多发生于 2 0~4 0岁妇女。笔者自 1993年 ,以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1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4 9岁 ;病程 1年以内 85例 ,1~ 3年 5 4例 ,3年以上的 2 1例。均经临床检查 ,B超及红外线乳腺透照确诊为乳腺增生 ,其中肿块或弥漫性增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 (左 :12~ 3点 ,右 :12~ 9点处 ) 12 3例 ,增生于腋下的 7例 ,其它处 30例。2 治疗方法自拟中药基本方 ,药用 :丝瓜络、路路通各 15g ,柴胡2 0g ,香附、郁金 30 g ,海藻、青皮各 30g ,三棱…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洪  周红勤 《河南中医》2003,23(1):36-37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病之一 ,而且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 2倍 ,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则可升高至 10倍以上。因此 ,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病必定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我们自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11月采用疏肝理气 ,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6 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 ,未婚 12例 ,已婚 5 6例 ;年龄在 2 1~ 30岁者 18例 ,31~ 4 0岁者 31例 ,4 1~ 5 0岁者 17例 ,5 1岁以上者 2例。全部病例均有基本规则的月经周期 ,且在近期内未曾服用治疗本病的激素类制剂。1.2 …  相似文献   

11.
齐惠珍  郭丽  杜丽英 《河北中医》2001,23(12):901-901
1999~ 2 0 0 0年 ,我院运用乳疾灵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 1 0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40例全部来自门诊 ,据《外科学》[1] 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确立诊断 ,除外其他乳腺病变。分为治疗组 1 0 0例 ,对照组 40例。治疗组年龄 1 9~ 5 2岁 ,平均 3 4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 0年 ;其中乳腺双侧患病 74例 ,单侧患病 2 6例。对照组年龄 2 0~ 5 0岁 ,平均 3 2 .5岁 ;病程 2 0日~ 1 0年 ;双侧患病 2 6例 ,单侧患病 1 4例。临床症状 :乳房刺痛或胀痛 ,或见心烦意乱、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或见胸闷、两胁胀痛、胃脘不适等消…  相似文献   

12.
乳腺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笔者自1996年6月起应用本院药厂研制的乳腺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6例,均为1996年6月~1998年6月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1~55岁;病程最短3  相似文献   

13.
<正> RL—I乳腺增生治疗仪是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郭诚杰教授和通利电子仪器厂共同研制的。我院乳腺科对30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了治疗验证,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1岁~49岁之间,年龄21岁~30岁8例,31岁~40岁20例,41岁~49岁2例。病程1年以内9例,1年~5年者13例,5年~10年者5例,10年以上者3例。  相似文献   

14.
孙杰 《江苏中医药》2008,40(4):91-91
近5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舒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16例,结果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选116例均为我院乳腺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2~6个月72例,7个月~1年32例,1年以上12例,平均病程9.8个月;一侧乳房乳腺增生84例,双侧32例。  相似文献   

15.
杨海霞 《西部中医药》2005,18(12):32-33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首位,该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以30~50岁中青年妇女多见。笔者运用我院自拟的乳癖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12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2003—2004年我院门诊部的女性乳腺增生病的初诊患者,年龄在20~56岁;病程为3个月至6年;其中未婚25例,已婚103例;绝经前116例,绝经后12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结合彩色B超、钼钯X线摄片、局部肿块活检,排除其他乳房疾病,结合临床诊断为乳腺增生病。2治疗方法口服乳癖宁冲剂,每次1…  相似文献   

16.
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新莹 《国医论坛》2001,16(1):41-41
1996年以来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二胡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48例 ,疗效颇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 ,年龄 1 5岁~ 47岁 ,其中 <2 0岁者 2例 ,2 0岁~ 2 9岁者 1 5例 ,30岁~39岁者 2 4例 ,40岁~ 49岁者 7例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1 0年 ,平均 4.6年 ;本组病例均有乳房疼痛、乳腺肿块 ,其中单侧 2 6例 ,双侧 2 2例 ;与月经同步周期性加重者 37例 ,与月经周期无关者 9例 ,其余 2例叙述不清 ;肿块在外上象限者 40例 ,在其他3个象限者 8例。1 .2 诊断标准  1本病多见于 2 0岁~ 40岁妇女 ;2乳房一侧或双侧发生多个…  相似文献   

17.
解郁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 ,经前痛重 ,经后减轻 ,好发于 30~ 4 0岁女性 ,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用自拟解郁散结汤治疗 4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观察对象 78例 ,均为女性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8例 ,年龄 19~ 4 7岁 ,平均 36岁 ;病程 4个月~8年 ,平均 18个月 ;其中双侧乳腺增生 2 9例 ,左侧 12例 ,右侧 7例 ;乳头溢液者 3例 ,气短乏力、自汗者 10例。对照组 30例 ,年龄 18~ 4 9岁 ,平均 37岁 ;病程 3个月~ 10年 ,平均 16个月 ;其中双侧乳腺增生者 17例 ,左侧 8例 ,右侧 5例 …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等。1985年以来笔者自拟“消癖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门诊病人。其中女性66例,男性2例,均已婚;年龄22~40岁者30例,41~50岁者20例,51岁上者18例;病程1年以内者26例,2~5年25例,5年以上17例,最长18年;乳腺肿块单侧者  相似文献   

19.
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自1979年至1991年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发病年龄35岁~40岁19例,41岁~45岁13例,45岁以上4例。病程半年~1年的18例,1年~2年的13例,2年~3年的5例。临床症状:本组病人均有两乳房胀痛或刺痛,局部触痛,乳房内有大小不等之肿块,多在0.5~4cm之间,边缘清楚,质软、  相似文献   

20.
耳穴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近年来采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取得了较好疗效。将 1 997~ 2 0 0 1年治疗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随访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  1 997~ 2 0 0 1年间共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 1 5 4例 (治疗时间不少于 2个月经周期 )。随访 1 1 6例 ,失访 3 8例。 1 1 6例中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47岁 ,平均 3 5 .2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4年 ;单侧增生 40例 ,双侧增生 76例 ;月经周期正常者 87例 ,异常者 2 9例 ,伴发子宫肌瘤者 2 1例。1 .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标准 :1临床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