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指环状或部分指环状板层角膜移植对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3月角膜组病房收治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患者15例共17只眼.其中男性10例,12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年龄29~65岁.病史3~20年.患眼视力为指数~0.2不等.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的范围,作指环状或部分指环状板层角膜移植.结果 术后一周内,植片可轻度水肿,以后渐变清亮,厚度为正常角膜厚度,术后观察6月~3年,未见病变复发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6月,视力1.0以上5只眼,>0.5~1.0者6只眼,0.1~0.5者6只眼.结论 指环状或部分指环状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病情发展,恢复病变区角膜正常厚度,减少散光,改善角膜曲率,提高患眼视力,预防角膜穿孔,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李向明  王荣光  王永强  温力 《眼科》2002,11(3):155-156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1998年至2000年3年间经角膜板层移植治疗的73例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新月形或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术73例,视力明显改善,角膜屈光度改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有效。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可阻止病变的继续发展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3.
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病灶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40例(48只眼)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9只眼进行手术前后的散瞳检影验光检查,对7只眼进行手术前后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30±6)岁,术后随访时间为(7±6)年.手术前、后各参数采用(Q25,Q75)表示.患眼手术前裸眼视力为(0.05,0.4),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手术后裸眼视力为(0.2,0.6),最佳矫正视力为(0.4,0.7)(z=4.63,3.85;P均<0.01).患眼验光球镜度数的术前值为(-2.00 D,-8.50 D),术后值为(-1.25 D,-4.75 D)(Z=2.49,P=0.01);柱镜度数的术前值为(2.50 D,12.00 D),术后值为(0.75 D,4.25 D)(Z=2.54,P=0.01).术后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模拟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度数、角膜直径3 mm与5 mm处的散光度数和屈光力度数均较术前有所下降,除角膜直径5 mm处的散光度数改善外(Z=1.86,P=0.06),其余指标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植床穿孔5只眼(10.4%)、术后角膜层间积液8只眼(16.7%)、角膜层间上皮植入4只眼(8.3%)、脉络膜脱离1只眼(2.1%)、术后植片排斥反应7只眼(14.6%)、复发3只眼(6.3%).5只眼(10.4%)分别因层间积液、层间上皮植入及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病灶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是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的优选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地保存或提高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4.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ang T  Wang YJ  Ji JP  Gao N  Chen JQ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2):104-110
目的 探讨不同形状的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40例(42只眼)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溃疡和穿孔区的大小和形状,分别采用半月形LKP(14只眼)、新月形LKP(11只眼)、双凸面形LKP(7只眼)、指环状LKP(5只眼)及全LKP(5只眼)治疗.术后随访3~21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透明度、角膜散光及并发症,分析原发病的种类和复发情况.结果 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的原发病主要有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5只眼,35.7%),蚕食性角膜溃疡(13只眼,31.0%),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只眼,11.9%),眼部化学烧伤或热烧伤(4只眼,9.5%)及周边部角膜扩张性病变(3只眼,7.1%)等.LKP后34只眼(81.0%)板层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角膜透明.术前13只眼(31.0%)视力为0.1以下,术后仅3只眼(7.1%)视力为低于0.1.术后27只眼(64.3%)视力提高,9只眼(21.4%)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为(7.23 ±1.22)D,术后6~9个月(已拆线)角膜散光减少为(3.72 ±1.76)D.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双前房(8只眼,19.1%),继发性青光眼(8只眼,19.1%)等.结论 LKP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可有效修复穿孔,挽救眼球.采用不同形状的LKP可避免损伤过多的正常角膜,制作与植床高度匹配的植片可减轻术后严重角膜散光,从而使大多数患者改善或保存了视力.  相似文献   

5.
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15例(16眼),术后辅以地塞米松及环孢霉素A眼液局部治疗,观察羊膜植片生长情况、视力及病情有无复发。术后随访10~18(平均12)月。结果15例(16眼)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均未见角膜病变复发,羊膜植片生长良好,未见脱落及溶解,无新生血管长入,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防止病变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的疗效.方法 对6例(7只眼)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进行皮样瘤切除+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角膜植片、病灶愈合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6例(7只眼)未见皮样瘤复发,1只眼术后2周出现植片轻度混浊,经抗排斥治疗后植片透明,其余植片透明,病灶愈合良好,部分病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治疗的关键是瘤体的彻底切除并恢复眼表正常解剖结构,而手术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Goldenhar综合征角结膜皮样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反板层角膜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反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Terrien's角膜变性及对眼化学伤急救处理的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20眼,Terrien's角膜变性12眼,眼化学伤10眼,术中切除病变的角膜板层组织,同时将甘油冷冻保存的反板层角膜植片复水,将处理后的植片后弹力层向上,粗糙的基质层向下,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植片的直径较植床大0.5-1.0mm。结果:除1眼(化学伤)发生排斥反应外,其余41眼反板层植片在术后一段时间内(2-4wk)经历不同程度的水肿阶段后,都能与植床紧密贴合,随访1-5a,植片保持半透明其至透明状态。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20眼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2例Terrien's角膜变性眼术后4wk视力明显改善(视力表检查提高2-3行);10例眼化学伤中4眼视力明显改善(视力表检查提高2-3行)。结论反板层角膜移植可成功应用用于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Terrien's角膜变性及眼化学伤的急救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变偏于一侧时穿透性角膜移植,保留健康角膜,降低排斥反应和减少角膜散光的方法。方法 病灶一侧制作偏中心板层角巩膜植床,切除病变。在供眼取相同位置植片,角巩膜交界处标记。对16例偏中心角膜病变患者实施带板层角膜巩膜植片偏中心穿透角膜移膜术。术后随访6月~2年。结果 12例移植片透明,11例裸眼视力0.1以上,其中6例0.4以上。结论 带板层角巩膜植片的偏中心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能有效地保留健康角膜,降低排斥反应和减少散光,且获取较佳视力。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其中6例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观察植片与植床贴合情况、植片移位的发生和处理。随访3~5个月,观察视力、植片透明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8例患者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1天植片移位,经再次复位后贴合良好。6例患者不同程度提高视力,3例患者因术前长期高眼压,术后视力不提高。9例患者植片均透明,角膜曲率(43.96±3.38)D,角膜散光度数(3.32±1.2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124±278)个/mm^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或板层角膜瓣下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比较,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经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对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基质病变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8只眼,术中采用角膜基质层间注入生理盐水或2%甲基纤维素分离方法,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透明度及术后视力提高等指标。结果19只眼术中未发生后弹力层穿孔,术后植片透明。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微或小穿孔9只眼,未行任何处理,其中有3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有少量积液,经加压包扎及口服醋氮酰胺,积液在2周内逐渐吸收;另外6只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植片透明,无角膜层间积液。术后1年随访,28只眼中22只眼植片透明,6只眼角膜半透明。1只眼角膜被铁水烧伤后遗血管翳性混浊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角膜逐渐恢复透明,无新生血管长入。15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3~0.6,7只眼达0.1~0.3(含0.3),6只眼达0.05~0.1。结论目前临床上相当部分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的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基质病变将可以被深板层角膜移植取代。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并发症及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瘢痕期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诊断明确的瘢痕期病毒性角膜炎48例(48只眼)。均有不同程度及大小的角膜白斑和基质层的新生血管,部分患眼伴有角膜基质水肿,视力均低于0.1。术前给予积极的局部和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治疗,然后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48个月,观察视力、植片透明度、复发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3只眼术中发生后弹力层破裂,其中2只眼行前房注气术后植片与植床贴服良好,1只眼术中改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余45只眼均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手术均顺利,1只眼术后1个月更换角膜植片,3只眼复发未及时随访治疗导致植片浑浊血管化,经治疗恢复透明,4只眼出现上皮型免疫排斥反应,经积极治疗后植片恢复透明。所有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25者13只眼,0.12~0.2者15只眼,≤0.1者20只眼。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比较有效地治疗瘢痕期病毒性角膜炎,后弹力层的瘢痕和皱褶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瘢痕期病毒性角膜炎应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多来源角膜植片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来源的角膜植片在治疗性角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因眼外伤和青光眼摘除眼球的角膜、胎儿角膜、捐献或死囚角膜以及眼库提供角膜28只眼施行治疗性板层(包括反角膜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或加羊膜移植共30眼,结果 感染性角膜溃疡22眼(真菌性12眼)中19眼术后感染控制,保全了眼球,12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8眼蚕蚀性角膜溃疡、角膜热烧伤、角膜白斑和角膜边缘变性近穿孔都获得健全的眼表,视力提高植片透明5眼。结论 寻找多个渠道获取角膜植片进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效果确切,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角膜材料的紧缺状态,对抢救近穿孔的感染性角膜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深板层角膜移植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圆锥角膜连续病例65例76眼,其中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指植床仅保留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层)4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3眼,术后随访8个月~3年,比较不同术式下视力、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角膜植片透明等情况。结果 43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裸眼视力≥0.4的25眼,33眼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裸眼视力≥0.4的18眼,两组矫正视力均≥0.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2870±340)个/mm^2,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2120±290)个/mm^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5),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发症为植床小穿孔4眼,后弹力层皱褶3眼,层间薄翳3眼,散光(〉2D)18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并发症主要为植片排斥3眼,虹膜局限性前粘连5眼,散光(〉2D)15眼。两种方式术后均未见圆锥角膜复发,所有植片均透明。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可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一样的视力效果,且并发症较少,但与后者相比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依据蚕蚀性角膜溃疡病变形态施行不同形状的个体化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31眼),根据溃疡累及周边部角膜范围和形态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14眼)、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7眼)、指环型板层角膜移植组(3眼)和全板层角膜移植组(7眼)。术后随访6~36个月,评价患者术后视力、植片透明性、角膜散光变化规律以及并发症发生种类。结果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3~0.5的患者中,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4例.全板层角膜组5例: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患者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11例.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全板层角膜移植组2例。术后视力提高患者比例为54%,视力不变比例为40%,视力下降比例为6%。术后6个月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组角膜散光最低,为(2.30+0.40)D: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散光最高,为(3.70+1.03)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植片上皮愈合不良4例(13%),蚕蚀性角膜溃疡复发2例(6%),缝线脓肿1例(3%),植片排斥4例(13%)。结论依据蚕蚀性角膜溃疡累及周边部角膜的部位和形态施行不同形状的板层角膜移植,可以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避免正常角膜组织的损失,减轻角膜散光程度,恢复患者的有效视力。  相似文献   

15.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67例(67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复发情况、角膜植片透明度及免疫排斥反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其中66例(66眼)术后有效控制了感染,植片透明,无排斥反应,术后视力提高至0.3-0.6。1眼真菌感染复发。结论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术后1%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9例10只眼,术中根据溃疡侵犯角膜的形态切除病变角膜组织及邻近的球结膜和筋膜组织,按照植床的形态制作之相吻合的板层移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术,术后应用1%环孢霉素A滴眼6-8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5年,未见复发病例,术后6个月,与术前视力比较,大部分病例视力不变或提高。结论:不规则移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术后应用1%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效果肯定,只要植片与植床吻合,疑线松紧适宜,不会导致明显和光而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一种虹膜恢复器辅助的完全钝性基质层间分离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评估应用该术式治疗各种角膜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选择角膜病变深度未达后弹力层,内皮功能正常的各类角膜病患者35例35只眼.通过虹膜恢复器辅助的完全钝性基质层间逐层分离的方式行深板层角膜移植,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5只眼中,2只眼(5.71%)有小的钝性撕裂,在保留少量深基质后均能继续完成手术;术后2只眼(5.71%)出现双前房,3d内均自行吸收;细菌和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均未复发.其中18只眼拆线后两周视力高于0.5(约占51.4%),25只眼高于0.3(约占71.4%).术后角膜地形图散光呈现递减的趋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角膜植片均透明愈合,无明显层间混浊.结论 通过虹膜恢复器辅助的基质层间钝性分离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可活体检查角膜各层组织结构,可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对带状角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01/2008-01我院角膜病组收治带状角膜病变患者16例(16眼)。其中男12例(12眼),女4例(4眼),年龄20~55岁,病史3~20a,患眼视力为光感~0.1不等。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的范围,选择不同直径环钻切除病灶,10-0的尼龙线间断缝合等大的植片和植床。结果:术后1wk内,植片可轻度水肿,之后渐变清亮,术后观察6mo~5a,未见病变复发及发生排斥反应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6mo,视力≥0.5者3眼,0.1~0.5者11眼,指数~0.1者2眼。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带状角膜病变病情发展,提高患眼视力,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带状角膜病变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35例(41只眼)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边缘性角膜变性病例。其中半月形板层角膜移植34眼,指环状角膜移植7眼。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为角膜穿孔,本组7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角膜植片水肿,本组8例。此外尚有术中角膜创口对合不良,术后角膜层间积液、层间积血、虹膜前粘连、上皮植入性囊肿、术后植片排斥反应及病灶复发等。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评价不同术式角膜移植治疗中、重度眼化学烧伤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3年2月至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中、重度化学眼烧伤27例34眼,分别行全角膜板层移植术11眼,带巩膜环全角膜板层移植术4眼及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9眼。随访6~24个月。术后观察角膜植片愈合情况、排斥反应的发生、角膜植片透明度、新生血管、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并对出现情况给予相应处理。结果术后视力提高者25眼(73.5%),视力不变者9眼(26.5%)。9眼植片透明,24眼半透明,1眼混浊。术后并发症有排斥反应15眼(44.1%),继发性青光眼3眼(8.8%),角膜新生血管34眼(100%),假性胬肉复发12眼(35.3%),感染1眼,层间积血3眼。结论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中、重度眼化学烧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针对不同眼部病变选用不同术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或术中眼部基本条件的改善对角膜移植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带巩膜环全角膜板层移植术对于伴有假性胬肉,且不伴有角膜穿孔的中、重度眼化学烧伤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优于全角膜板层移植术。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单纯性角膜白斑、角膜穿孔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