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维良 《中国医刊》2013,48(2):82-83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在门诊及住院儿童呼吸道炎症中的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运用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盒明胶颗粒为载体的凝集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并测定其血清滴度.抗体阳性即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滴度≤1∶40判为既往感染,血清滴度≥1∶80判为近期感染.结果 受检患儿13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47例,平均感染率33.1%;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感染率分别为:42.4%、15.1%、16.7%、38.5%.春冬季感染率与夏秋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0 ~3岁、4~7岁、8~14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2.2%、33.2%、33.7%,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炎症的重要病原体,掌握肺炎支原体在不同季节感染率的分布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小儿反复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449例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176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49例受检患儿MP-IgM阳性176例,阳性率39.2%,提示有MP感染存在;其中上感MP-IgM阳性率37.3%,扁桃体炎40.0%,支气管炎37.1%,肺炎35.1%。176例MP-IgM阳性患儿中,发热94例,占53.4%。发病年龄以群聚儿童为主,3~6岁占46.0%(81/176),6~12岁占39.8%(70/176)。所有病例均有咳嗽症状,年长儿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痉咳,年幼儿则咳嗽较重;年长儿缺乏显著的肺部体征,年幼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鸣。部分病例合并病毒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73%。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治疗治愈。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定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对那些经一般抗炎治疗病情不缓解者,应尽早做MP-IgM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重要性。方法对1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PCR方法检测咽拭子MP DNA,然后对阳性患儿以PA法检测血清中的MP 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7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66例患儿MP DNA阳性率57.2%(95/166),MP IgM阳性率43.4%(72/16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炎33例、肺炎23例,发病年龄以儿童为主,3-12岁占66.7%(48/72),54.2%(39/72)的阳性患儿发热。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应尽早检测MP DNA、MP IgM。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nia,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凝集法对本院收治的11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测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的总阳性率为38.98%(46/118),肺炎支原体感染率-3a和-6a组较高,分别为45.45%和46.67%。在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伴喘息者13例,占28.26%。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且是引起儿童喘息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掌握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儿童血清MP-IgM抗体,分析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的关系。结果 4 535例呼吸道感染儿童,MP总检出率为30.58%,男、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各年第四季度与其他季度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MP感染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冬、春季易发病。加强对呼吸道感染儿童MP抗体的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浙江丽水缙云县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丽水缙云县人民医院2009年-2013年住院患儿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9年-2013年每年09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常见呼吸道疾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P总检出率为31.61%,MP-IgM阳性者以6-14岁最多,3岁及3岁以下最少,2011年与2012年M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哮喘伴感染患儿MP检出率在25.00%-33.3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年来该县医院住院患儿中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情况无显著变化,以支气管肺炎发病人数最多,无明显上升趋势,而MP检出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9.
王群  欧维琳  李雄  杨方源  彭娟 《华夏医学》2012,25(3):323-325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MP)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率28.2%,健康儿童MP-IgM阳性率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儿童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结论:MP感染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5,(30):121-12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颗粒凝集法对MP-lg M进行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方法对MP-DNA进行检测,针对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52例MP-lg M阳性,阳性率为43.33%;64例MP-DNA阳性,阳性率为53.33%,伴随患儿年龄的增长,MP-lg M、MP-DNA阳性率会逐渐上升。不同感染部位患儿的MP-lg M阳性检出率中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最低,肺炎感染阳性率最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DNA阳性检出率中肺炎感染阳性率最低,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最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2~7岁的患儿MP-lg M、MP-DNA阳性率较高,进入幼儿园学习的患儿会在公共场所活动且集体活动较多,因此要更加注重对这类儿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之一,近年有增多趋势。我们于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6例呼吸道反复感染儿(以下简称易感儿)进行MP检测,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易感儿MP-PCR为阳性,表明,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乔石钰  常香云  朱晓莉 《当代医学》2010,16(7):53-53,101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 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增加其成年后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可造成永久性肺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流行特点。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用ELISA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G/IgM定量检测,测定MP-IgM阳性率,分析MP感染与季节、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MP感染一年四季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四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仍以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好发,但有低龄化趋势,婴儿组发病率高达18.3%(P<0.01)。结论MP感染一年四季好发,在本地区尤以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婴幼儿组中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骨碱性磷酸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是否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儿的EB病毒、肺炎支原体及骨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阳性发生率。结果:感染组患儿在骨碱性磷酸酶、EB病毒、肺炎支原体三项数据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大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是引发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另外,维生素D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儿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511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用乳胶颗粒凝集法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MP-IgM。结果:511例患儿中,急性MP感染89例(17.4%),感染率随年龄段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连续2年MP急性感染率分别为14.5%、19.6%。不同季节MP感染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感染率秋季最高(27.27%),春季最低(10.2%)。MP-Ig M阳性率随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MP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发病年龄11月~12岁,平均年龄(5.5±3.0)岁,所有患者均有咳嗽,52.8%有发热,13.5%有喘息;肺炎96.4%,其次是支气管炎2.2%、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1%。肺炎儿童胸片显示肺部斑点或斑片渗出阴影占61.8%,伴有间质改变9%,大病灶炎症或节段性炎症占29.20%。结论:肺炎支原体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致病原,感染率随年龄增高加而升高,秋季为感染发病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7.
王丽珍 《黑龙江医学》2002,26(3):227-228
近年来 ,我院对诊治的 9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儿科于 2 0 0 0 - 12~ 2 0 0 1- 0 6对 95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诊治。其中 ,男 5 0例 ,女 4 5例 ,年龄 1~ 14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Ⅲ型。Ⅰ型 :为持续高热 ,发热 38℃~ 39℃热型不定 ,热程短者1~ 2周 ,长者可达 1个月左右 ,可伴有轻度咳嗽 ;Ⅱ型 :为没有发热 ,但咳嗽重、呈刺激性 ,甚至呈百日咳样咳嗽 ,有粘稠痰 ,可持续 8~ 12周或更长时间 ;Ⅲ型 :有间断性发烧、咳嗽 ,用抗生素及对症药物治疗可缓解 ,但停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MP、CP特异性IgM、IgG检测。结果 201例患儿中4个年龄组的总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幼儿组和学龄前组高于婴儿组及学龄组。各病种的MP、CP特异性IgM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P、CP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哮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宋紫霞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12):754-755
<正> 1997年1~6月,笔者接诊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0例,发病较往年为多,按传统方法给予青霉素,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无效或疗效较差,为引起同行注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庆医学》2009,38(20)
目的 了解梧州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MP分离鉴定培养基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91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MP培养.结果 91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培养阳性247例,总检出率为27.0%.男女性别之间MP检出率无差异.~6岁组与大于6岁组之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P<0.05),其他年龄组之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及2008年的7~9月份MP检出率与同年其他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季节之间M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为梧州市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段儿童普遍易感;本病的发生及流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