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建英 《护理研究》2013,27(9):834-835
心肌梗死(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骤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ST段抬高性心  相似文献   

2.
李晶晶 《全科护理》2014,(31):2975-2976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2013年9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心梗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  相似文献   

4.
张宏力  彭丽燕 《临床荟萃》2011,26(11):963-96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症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和部分坏死.  相似文献   

7.
李双枝 《全科护理》2011,(7):625-62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剧烈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笔者将心肌梗死误诊为肠道感染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韵华 《全科护理》2011,9(13):1219-1220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冠状动脉灌注量锐减,心肌由于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冠状动脉闭塞,使血供中断,引起部分心肌坏死,并伴有心肌的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痛、烦躁不安、大汗。梗死范围大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1.
陈梅青 《家庭护士》2007,5(12):45-46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其起病急、病情危重,救治不及时常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中最凶险的类型,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参与缺氧应答的全局性调控因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1].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16.
陆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56-5456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不可逆性)缺血性坏死[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占全部心肌梗死的40%~50%[2],临床医师应对中老年人高危人群中以消化道系统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1]。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2]。本科2013年9月22日收住1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积极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高。如能在发病早期(6h内)进行溶栓治疗,再通阻塞的冠状动脉,使濒死的心肌再灌注得以成活或缩小坏死范围,可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和进行性改变[1],同时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病死率很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以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死率.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