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了解非持续性室速(NSVT)和持续性室速(SVT)两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惠普Zymed1810型动态心电图(DCG),对35例NS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有关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发现NSVT呈单形性发作时其左柬支阻滞型占46%,右束支阻滞型占54%;NSVT呈多形性发作时QRS波两种形态占83%、3种形态占13%、3种以上形态仅1例占3%。除2%~5%有症状外,一般NSVT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不伴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结论一般NSVT者预后良好,不需药物治疗,须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SVT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不高,检出率更低。常规心电图只有发作时才能检出,动态心电图由于可以长时间记录,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终止情况可以全面了解,检出率更高、更全面。本文对我院近1年来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心动过速的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动态心电图检出的3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病人的发作特点。结果显示多数病人NSVT发作阵次少,每阵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bpm),以单形性居多,舒张晚期定性异位搏动较舒张早期更易诱发NSVT。  相似文献   

4.
室速是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一组快速性心律失常 ,频率≥ 10 0次 min ,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检测到。我们对 2 4h动态心电图 (DCG)资料中的 43例室速患者进行重点分析 ,以探讨室速的发生与临床症状的规律。1 资料与方法从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共收集到有室速的动态心电图 43例 ,男2 6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8 4± 7 7)岁。在 2 4hDCG中每例均发现连续 3次以上的室早。以美国DMS -Ⅳ型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通过计算机回放分析处理。2 结果本文 43例DCG共监测到室速 167阵 ,发作范围 1~ 3 1阵 ,频率为 6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的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DCG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检出40例PVT615阵次,每例发作26~472阵。属多源室性期前收缩(PVS)31例,单源PVS9例.单形性室速18例,多形性室速12例,ST-T改变者32例。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多由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电解质紊乱、神经及内分泌功能失常等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行24小时DCG监测可以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预防不幸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4年至1996年对有临床症状的可疑为阵发性室上速病人68例行动态心电图24小时连续监测,其中男48例,女20例。无器质性病变38例,缺血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年龄在20至68岁间。现分析如下。 1 窦房折返性室上速:从P波形态和P-R间期与窦律相同,QRS波与窦性相同,特点是突发突止。频率一般不过150次/min,发作持续时间短,与其他阵发性室上速不同点是其不需要一房性早搏诱发心动过速,终止前可出现周期延长,此类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
22例临床稳定的冠心病人(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72.5±10岁(48~93岁)。除2例房颤外,余皆为窦性心律。用Frank导联系统的E,A,I电极构成三个正交导联,通过Zymed 1210型Holter监护仪作24小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一类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其病因、机制及类型不同.决定室速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也不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发生在缺血性、瓣膜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等有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例,易引起休克、心衰和室颤.预后严重。一般认为器质性心脏病发生Lown分级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室颤而猝死.故属恶性心律失常。本文对近几年动态心电图(DCG)检出的100例短阵室速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持续性室速患者心率变异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0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病人和50例正常人在临床表现、DCG、心功能以及心率变异方面的改变.结果表明:NSVT多见于冠心病(70%),且63.3?G表现为缺血型ST段压低≥1mm,其中23.7%压低>2mm,其心室异位节奏点73.3%来源于左心室.NSVT组与对照组SDNN分别为86.6±29.4ms及128.9±20.9ms,HRVI分别为8.45±2.3及12.7±2.0,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NSVT组平均EF为0.54±0.18,其中41?<0.40.提示:NSVT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人,它可能影响预后,尤其HRV降低可能是心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短阵室速的临床和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阵室速定义为: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连续出现了3次或3次以上室性早搏(PVS),频率≥100次/min,持续时间<30s,并可自行终止。室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本文收集经24h DCG监测短阵室速者4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46例为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美国PI公司生产的12通道PI200A型DCG仪24h监测。男性38例、女8例,年龄28~76(平均58·64±11·62)岁。经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冠心病24例(心肌梗死3例),心肌病12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3…  相似文献   

11.
例1女,72岁。因右颊部肿物半年入院。口腔科进行诊治,活检病理报告为未分化腺癌,胸片未见肺部转移灶。行放疗,放射线6000~2000Cgr。放疗前心电图(ECG)示V(1~5)ST下移0.05~0.15mV,T波倒置。ECG诊断:心肌缺血。放疗第15次后突感心悸、头昏、乏力。ECG示(图A)室速。转入ICU病房心电监测。室速与窦律交替,室速时心率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分析吕焕昌吴浩如(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312500)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电描记术,便携式老年人1资料我院于1989年1月至1994年6月共作动态心电图(DCG)检查484例,其中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老年组)52例,60岁以下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短阵室速与年龄、病因及其伴随情况的关系。方法对226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速患者的年龄、病因、定位诊断及动态心电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260例动态心电图中共检出短阵室速43例,检出率1.46%;②43例短阵室速中,60岁以上发生率最高(占65.1%);③短阵室速多见于冠心病(占46.5%),其次为高血压(占14.0%);④短阵室速起源于左心室24例(占55.8%),右心室16例(占37.2%),起源于左右心室3例;⑤每阵短阵室速3~11个心搏。结论短阵室速的发生与增龄、冠心病、高血压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左室特发性室速心肌病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女性,20岁。因持续性心悸、胸闷6年,伴下肢水肿1个月,于 2000-01- 20入院。患者于1994年1月无诱因突发心悸、胸闷、头晕、四肢乏力,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当地医院做食道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频率150/min。应用心律平静推后终止,但很快再发,口服心律平室率降至130/min,超声心动图、胸片示心脏大小正常。此后症状逐渐加重,胺碘酮治疗无效并伴有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入院后查体:体温36.8℃,呼吸20/min,脉搏150/min,血压24. 0/16.0kPa,颜面…  相似文献   

16.
17.
室速的体表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差传)的鉴别一直是体表心电图领域讨论的热点,这不仅牵扯到两种心动过速的鉴别,还涉及到两种早搏的区别,即室早与室上性早搏伴差传的区别。在长达近百年的争论与探求中出现过Wellens方法、Brugada方案、Akhtar标准等众多的方法。本文参考了这些经典文献,结合我们的体会,提出一个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医师简单而切实可行的意见。一、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相对发生率:宽QRS波心动过速临床并非少见,主要包括两大类:室速及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阻滞)。但两者的相对发生率以室速为多数。Akht…  相似文献   

18.
19.
对80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检出的39例室速的分析,表明室性早搏的提前指数及易损指数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均不敏感,以室速发作前基础心率作为估计室速的严重程度也不可靠.而 Lown 氏的室早分级有实用价值,有 Lowno~Ⅱ室早者,室速发生率为1.1%,而Lown Ⅲ~Ⅳ_A 者为18.5%。严重心肌病变是发展为室速或室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