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筛选具有抗疟活性的药用植物时,发现5种菊科植物、9种石蒜科植物显示抗疟活性。对石蒜科植物中含有的6种石蒜科生物碱化合物的抗疟活性进行了探讨。 对约40种药用植物筛选抗疟活性时,5种菊科植物(黄花蒿、艾叶、苍术、白术、茵陈蒿)地上部分的石油醚、甲醇提取物,以及9种石蒜科植物(石蒜、Hippeastrum hortorm、Lycoris albiflora、鹿葱、孤挺花、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青蒿素(C_(15)H_(22)O_5)是近年来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有效成分,经实验证明它是一种新型倍半帖内脂,仅在黄花蒿体内合成,而蒿属其它种则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有关其药理、物化特性、临床、资源等  相似文献   

3.
黄花蒿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除蒸截疟的功效.近年来采用现代中药研究方法,如HPLC、GC-MS、LC-MS等从黄花蒿中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黄花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挥发油类,其中倍半萜类和甲氧基黄酮类成分较为丰富,且甲氧基黄酮类对黄花蒿的抗疟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药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效,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湿热黄疸等。青蒿素(Artemisinine)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于1972年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其衍生物有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青蒿与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已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2015年10月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  相似文献   

5.
黄花蒿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因含有青蒿素(Arte misinin)而在药用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青蒿素类药治疟效果明显,不仅是我国目前唯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按西药标准研究开发的中药,也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被收入世界药典的中药之一.目前,WHO(世界卫生组织)对2004年的联合用药(ACTs)政策做了调整,确定了复方蒿甲醚等作为替代奎宁类的抗疟推荐用药,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对青蒿素的需求,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人工合成青蒿素尚不经济可行,仍然依靠从原植物中提取,蒿属几百种植物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其它种含有青蒿素,蒿属乃至菊科植物中数以千计的各类化学成分,尚未发现青蒿素以外的成分具有抗疟作用.全世界70%的黄化蒿资源集中在我国,我国历来是青蒿素原料药品的最大供应者,随着青蒿素类药品用量的增加,野生黄花蒿植物资源已经极其匮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人工种植黄花蒿将成为近几年内中药材栽培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黄花蒿栽培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推进其栽培研究进程,为开展人工种植黄花蒿药材基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的药理研究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江红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02-1503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总结,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蒿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青蒿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EAC、Heps、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免疫调节是多糖重要的生物活性,多糖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发挥抗肿瘤作用。采用M3W法及ELISA法对青蒿多糖进行免疫活性研究,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扬相结合-中药青蒿的研究过程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由我国科学家于1970年从传统中药菊科植物黄花蒿中首次提取出的抗疟有效单体,此外,还开发了一系列衍生物、类似物等。青蒿素是从传统植物中提取得到药物的典范,深入透彻地学习和继承中药青蒿的发现及发展过程,对研究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加快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蒿素是一种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分离出来的倍半萜类天然产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是其衍生物之一,具有经济、速效、低毒、不易产生耐受等特点。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脑型疟疾及各种重症疟疾的抢救,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杀灭的作用,能够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除此之外,青蒿琥酯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炎、抗菌、保护肝细胞、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下调血症水平。以青蒿素类化合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是多国治疗疟疾的一线方法,主要包括蒿甲醚-本芴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和青蒿甲醚-苯甲酰胺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蒿琥酯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疗法而言,青蒿琥酯联合疗法在增强药理作用、缩短用药时长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该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系统检索并通过CiteSpace(6.2.1)软件对其进行整合,综述了近5年来青蒿琥酯联合其他药物在抗疟、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青蒿琥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是菊科植物黄花蒿提取的倍半萜内酯类衍生物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疟疾。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经过筛选 ,总结 ,综述了青蒿琥酯在抗病原微生物、平喘、对免疫调节、抗肿瘤、毒副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情况 ,为青蒿琥酯在药理方面进一步实验研究及其在临床方面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人员从传统治疗疟疾的中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衍生的羧苯基三口恶烷(carboxyphenyl trioxane)在 动物试验中显示,有希望的抗疟活性,其活性优于另一个正在开发中的蒿属衍生物―― 青蒿酸(拟)artelinic acid,而且其毒性小于青蒿酸。现正准备在较大的动物中作更直接的临床前试验。美从黄花蒿衍生新的抗疟剂  相似文献   

12.
<正>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即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临床证明青蒿素对治疗各种类型疟疾具有速效、低毒等优点。广西桂林药厂对青蒿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多种青蒿素衍生物,经过筛选和毒性试验,其中青蒿醚(代号887)和青蒿酯(代号804)具有抗疟疗效好,水中溶解度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青蒿  相似文献   

13.
蒿属(Artemisia)属于菊科春黄菊族(tribeanthemideae)。由于本属植物在化学上、药理学上、和分类学上的重要性,人们经常对它们的地上部分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作者对印度民间药用植物进行了植物化学研究.并从多种蒿属植物分离到抗疟倍半萜内酯—青蒿素(artemisinin)。本筒报报道从籽蒿(Artemisia salsolides Willd)。地上部分离到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4'—二甲醚,芫花素(genkwanin)和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从裂叶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类药治疗疟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类与疟疾开展了长期斗争,然而疟疾仍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报道全球近30亿人受其影响,每年有20~25万人死于该病[1]。抗疟药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重点对我国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研制的青蒿素类药物的应用、临床研究、敏感性监测、延缓抗性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1青蒿素类药物应用的回顾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 Linn)干燥的地上的茎叶部分提出的抗疟有效成分,菊科艾属植物用于治疗疟疾…  相似文献   

15.
倍半萜化合物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的天然存在的化合物,按照含氧基团可分为倍半萜醇、酮、内酯、醛、羧酸等,该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生理活性也多种多样,例如在抗肿瘤方面,发现了很多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细胞毒、抗氧化、免疫调节、细胞增殖等。此外,一些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抗菌、抗炎和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恶性肿瘤、炎症、细菌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都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而天然产物对治疗这些疾病都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开发新的易于推广的药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该文针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及抗心血管疾病活性,在中草药和植物天然成分,如菊科苍耳属、苍术属、旋复花属、云木香属、地胆草属、蒿属、千里光属、橐吾属,唇形科薄荷属、地笋属,姜科姜黄属、姜属等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倍半萜化合物,综述了该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相关机制,为倍半萜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骆瑜  邱慧  汪保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3847-3859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重要天然活性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HIV、保肝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等活性,由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该文对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进行综述,并简述其相关的药理活性报道。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有根  余伯阳  董磊  周亮 《中草药》2001,32(4):302-303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于 1 971年从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 。由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及青蒿酯钠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疟活性 ,尤其对具有抗氯喹能力的脑疟和急性疟有效 ,因此 ,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药学工作者的关注。由于青蒿素的化学合成[2 ,3 ] 步骤繁多、难度较大、得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因素 ,至今未能产业化生产 ,而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分离青蒿素 ,用于生产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制剂成本仍然较高 ,因此 ,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都试图通过生物…  相似文献   

18.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相继有报道其驱虫、抗疟、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仅就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青蒿素来自菊科植物黄花蒿,属于含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是抗疟一线药物。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随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新药研究的发展,青蒿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保障青蒿素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保障、合成生物学保障和化学合成保障方面综述青蒿素资源保障策略,同时从中药天然产物提取和人工合成途径综合分析青蒿素的来源和不同环节的影响因素,以推动青蒿素工业化生产和新药开发。该策略为青蒿素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对其他重要天然产物如紫杉醇等资源保障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区黄花蒿中青蒿素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向娟  李士雨  何玉娟 《中草药》2006,37(3):449-450
黄花蒿又名青蒿,为菊科植物Artemisia annuaL.的干燥全草,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从中分离得到的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抗疟新药[1]。目前,商用的青蒿素主要来自植物提取物。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他天然植物资源。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种,但青蒿素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迄今的研究结果,除我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蒿中的青蒿素的量都很低(不足0.1%),无生产价值,使得青蒿素的天然资源相对匮乏[2]。天津地区黄花蒿资源丰富,但至今仍未得到开发利用。本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