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小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32-134
目的 探讨颅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颅脑外科患者378例,将近1年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对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对378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前,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前,护理满意率则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前(P<0.05).结论 对颅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眼科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93例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眼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管理不安全因素三方面,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2.9%、7.5%和2.2%。结论眼科的护理风险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增强医院管理等方面综合防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150例患者中,40例(26.67%)患者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结论:在眼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病房环境,从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凌碧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34-335
目的探讨心内科病房护理安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全面开展安全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内科病房常见问题调查问卷对50名患者和内科系统有代表性的5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安全管理的总体情况,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调查显示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病区安全管理问题占54%,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占67%,,硬件设施不完善占76%,护士人力资源缺乏占56%,护士工作量大占45%,患者自身因素问题占24%,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信任度降低占43%。结论心内科病房的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医院应重视对备用药品管理,规范护理程序,及时查对和交接班制度、安全教育等方面问题的管理,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心内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护理危机成因的认识程度,提出应对策略,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医护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由于护理态度、患者自身、医患沟通、医疗费用、医院管理等因素造成的40例护理危机事件,调查护理人员对护理危机成因的认识程度,对比认知率找寻相应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危机成因的认识程度较低,分别为患者自身占46.42%、医疗费用占31.03%、护患沟通占29.31%、医院管理占25.86%、护理态度占43.1%。结论护理危机事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应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危机成因的认识度,完善医院管理制度,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培训,鼓励医护之间的沟通,做好一系列护理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安全,避免护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对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本次试验研究中共有95例患者,其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有13例,概率为13.7%;患者不安全因素占23.1%,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占76.9%。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和患者因素,通过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妇产科病房发生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本院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多,护理人员涉及面广,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7月该院脑外科护士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同事关系融洽、知识技能增加上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得以长足改观,促进医患关系更为和谐,从而更好地护理患者,并可降低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基层医院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提高护理工作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住院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120例患者,对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对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护理人员产生的护理风险占54.2%,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护理风险占22.5%,有管理不当导致的护理风险占23.3%。结论根据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可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将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对患者及护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心血管患者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依据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缺少护理有关专业知识比例最大,占比92.94%(79/85).结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及病患自身,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其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给予积极的防范措施处理。结果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肺栓塞、压疮、皮肤损伤、烫伤或冻伤、坠床或自伤与跌倒等。结论加强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评估与分析,给予积极的防范措施处理,能最大化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药品设备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策,帮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眼科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11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设计专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然后对有效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存在不安全因素患者共包括209例,比例为17.7%,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为常见的3个不安全因素,总发生率为3.1%、8.5%、6.1%,患者自身因素发生率比护理人员因素、外部环境因素高。结论 :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针对患者开展宣传教育、对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能够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风险,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3例患儿中,共12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9%,其中3例为患者因素,占25%,4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3.33%,5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41.67%。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72例发生风险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药品设备因素、患者和家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 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对策,帮助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精神科老年病房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除具有一般临床科室存在的风险外,还因患者年龄偏大、生理心理功能障碍、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而存在更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老年精神科护士如何正确规避职业风险,既保障患者的安全,又确保自身的平安,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医院感染原因,并探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1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31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9%;而我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5%;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呼吸系统感染均于医院感染首位,占总数36.6%;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预防应用密切相关。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革兰阴性菌,占总数53.8%。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预防应用是导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实施科学系统护理干预,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不安全操作风险发生在患者身上18例,其中院方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护理风险有3例(16.7%),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有15例(83.3%),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结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因此需要加大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并把护理风险的对策积极落实到医院管理和护理工作中,提高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分析本院近3年来在对该类疾病护理过程,明确影响护理效果的各项因素,并归纳应对措施。结果: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中一共有三个不安全因素,分别是护理人员、患者自身以及医院自身,然后分别针对这三个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结论:要想将其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解决,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先明确自身的职责,然后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建设,对于护理记录要规范,提升护理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变,特别是病患居住的病房,加强和患者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20.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窗口,是联系医院和社会的纽带,就诊的患者密集,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理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在工作中,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要求非常高。护理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向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靠拢,是目前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上需面临解决的问题。现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2年6月-2013年7月存在护理风险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