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这种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则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还认为这种“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流行全身,无处不到,从而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气”的运动变化的具体体现,并把这种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如《素问·六微旨  相似文献   

2.
<正> 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现象是物质的运动,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必然结果,天地阴阳矛盾运动产生了生命。本文仅从生命的根本——精气神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 祖国医学的恒动观认为,物质的世界,包括人体这一物质在内,都是永恒运动的。运动产生生命,运动产生变化。若运动一旦停止,生命亦就停止了。这是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运动观点的。张仲景所创造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生动地体现了中医这一“恒动”的特点。《伤寒论》这部中医经典著作,之所以垂名千古蜚声中外,且日益为愈来愈多的中外医学科学家所瞩目,亦是与其正确地运用了“恒动”这一观念分不开的。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传变恒动观传变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及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正邪消长,治疗当否,体质因素等)起着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在脏腑经络各病变部位之间则互相传变,而绝不  相似文献   

4.
论“心者,生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应时 《广西中医药》1991,14(6):272-273
<正> “心者,生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生之本”,即生命之根本。心所以为生命活动之根本,即在于心主神、主神之使道、主一身之阳气。1 中医学对“生之本”的认识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蛋白质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也就完结了。然而,中医学并不是从这种微观结构、代谢、功能角度认识生命之存在。中医主要是从自然宏观的气化运动来讨论生命之  相似文献   

5.
“神”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内经》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使其更臻完善。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以物质为基础、与形体相共存,反映了生命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神”不仅主导着人的精神性活动,也主宰着以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调节适应、卫外抗邪等为特征的脏腑机能活动。基于这个观点上的对生命的认识,便是“形神合一”、“情志与内脏相关”等理论,这些理论,不仅  相似文献   

6.
王洁 《江西中医药》2002,33(6):61-61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重疾病之一。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心理、社会因素给人体健康的影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它依附于形 ,以精气为其物质基础 ,它反映了生命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神”在机体的外在表现便是全部的生命现象 ,一方面包括以认知、情志、意志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 ;另一方面包括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活动现象。“形与神俱” ,“神形合一”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因此 ,人的疾病不仅是肉体的 ,而且包括精神情志在内的整体的病理变化。1 “神”与癌症密切相关1.1 “神…  相似文献   

7.
谈针灸“治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除单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外 ,也泛指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变化及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是存在于自然的造化之力。《荀子·天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动 ,夫谓之神”。《准南子·秦训篇》 :“其生物也 ,莫见所养而物长 ;其杀物也 ,莫见所丧而物亡 ,此谓之神明。”《素问·天元纪大论》 :“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阴阳不测 ,谓之神。”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阴阳之气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运动和变化 ,故人体生命机能———气 ,…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人几千年所日之“气”是今人研究的什么?结果:古论之气是微生物!这一新发现远比完成人类基因谱更重要,能解决基因所不能解决的生命科研中许多难题合理回答生命科研提出的大难题;生物学提出的世纪难题;填补免疫学空白;癌肿等未明确的病因学以及生物工程学上和营养学巨大误区等,从而揭示生命奥秘。结论:“气”是微生物。气/微生物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即气参与构筑了体细胞;亦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即它们与体细胞进行三流运转保障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9.
晏向阳 《国医论坛》2002,17(3):45-46
对于中医五行的认识 ,历来看法各异而分歧较大 ,本文试从五行应五态的宏观角度进行初步探讨。1 基本观点中医五行应五态 ,就是中医木火金水土五行与物质的五种体态从宏观上相对应的假说 ,即中医五行体态论。所谓体态 ,就是指物质因能量的差别 (如因温度的变化引起物质的缩张、聚散运动等 )、运动状况的不同 (如物质的缩张、聚散运动引起温度的变化等 )等力量因素的改变所表现出来的形体状态 ,简称“体态”或“状态”或“体”或“态”。我们在地球上凭感官可直接感知的物质有五种体态 ,即固体状态、液体状态、气体状态、等离子体状态和生命…  相似文献   

10.
“气”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祖国医学中关于“气”学理论的概念,极为广泛复杂,有言为物质,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呼吸之大气等;有指为功能活动,认为气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能力;有的认为“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有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11.
马玉芳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15-416
明代医学家赵献可融道家思想于医学理论之中 ,从生命的本源探求健康、疾病与治病的原理、方法 ,将先天之火视为人类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 ,进而提出“治生者原生”的科学论断。1 火会精聚——胚胎生命形成假说薛三省在《医贯序》中说 :“欲治生者原生。夫人何以生 ,生于火也。火阳之体也 ,造化以阳为生之根 ,人生以火为生之门”。生命源于火 ,火属阳为生命之源。《中国古代哲学》火的定义认为 ,火是弥漫于空间 ,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元素 ,是“气”所化生的天地万物之所以运动不息的内在根源 ,“物物之生机皆火”。金元著名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  相似文献   

12.
中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不断运动、变化,衍生出人体的各种生命物质。中医学中气主要富含功能之义,作为物质属性的气,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笔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结果,从线粒体和气的起源、功能、病机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析,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和气来源相似,共为构成人体的微小物质;其次线粒体和气的功能相类似,同时线粒体和气机失调时生命体征表现出类似或者同样的反应。研究推测气的物质属性是线粒体。  相似文献   

13.
樊改英教授以脾肾阳虚论治杂症之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静  樊改英 《光明中医》2010,25(1):15-16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通过固有的升、降、出、人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推动和激发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在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因此,“气”既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又是生命产生的物质。中医学治病、防病、养生注重对“气”的调养与顾护,实质是调养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以达到相互促进协调的状态。因为:“病有万端,发于一元。一元者,二气浑为一气者也。  相似文献   

14.
乔黎焱  温晓妮  李红 《陕西中医》2009,30(3):384-384
祖国医学的“气”学理论是精气学说的分支。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的“气”学理论对“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至理名言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该理论指出: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  相似文献   

15.
<正> 祖国医学中的“神”,也称神明,又称“神志”,对脑为神之主宰,也有相当的认识,《内经》等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兹将其主要论点,分述如下。神的生成作用及其思维过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的最高统帅,它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用现代科学观点看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继业  张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864-1864,1867
精、气、神是中医学说描述人体内外部表现及存在内涵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人们不断讨论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讨论精、气、神。中医学说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元素,是一种运动着的精细的物质实体。从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活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精”中医学说认为:“精依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类经附翼》说“气化为精,精之生成源于气,气聚则精盈。气弱则精走”,“精乃气之子”。对于“神”中医学说认为:“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总之神乃生命运动的抽象。  相似文献   

17.
“气化”与“气机”的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都联系到“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气化与气机则是由气的运动变化及其运动形式,派生出来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概念。气化,化者化生转化。气化财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人体之内阴阳之气,如:精、气、血、津液等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简言之,即气的运动变化。气化之实质乃人体之气的新陈代谢变化,包括物质转化与能量转换。  相似文献   

18.
体内气运行的径路,谓之“气街”。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及其功能,气的运动是气最基本的特性。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气运动流行径路结构的一般规律,对于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揭示气功健身治  相似文献   

19.
“气”源于我国古代的唯物哲学思想——精气学说,它渗透到祖国医学领域后,不仅丰富了哲学本身的内容,同时以“气”的唯物哲学内涵来分析生命的形成、发展、变化,使医学沿着唯物主义的道路发展。鉴于“气”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应用广泛,有必要研究与整理。本文就“气”的基本特性,分述干下。一、气的物质性气的物质概念,渊源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如战国时期哲学家宋钘指出“精也者,气之精也”,  相似文献   

20.
<正>《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是以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研究为主体的中医学核心理论。在这一理论视野中,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变化是有其特定表现的,通过对其表现的研究,是能够发现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只要我们坚持中医藏象理论原有的超越器官、紧扣物质、层层深入、广泛联系的研究路径,中医学就一定能够逐步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