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同时顺路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313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同时顺路进行非选择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检出率,对ARAS的发生与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13例患者共发现ARAS患者121例(38.66%),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动脉狭窄是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脑动脉狭窄患者中ARAS的检出率为44.54%(102/229),显著高于非脑动脉狭窄患者22.62%(19/84),P<0.01。脑血管病患者ARA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ARAS的发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提高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检出率,也是是必要、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DM)伴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检出率并与非DM脑血管病ARAS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对象及方法:61例脑血管病患者,DM18例,非DM43例,均行全脑血管和肾动脉造影,比较DM和非DM脑血管病ARAS的检出率,对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者ARAS检出率为16.3%,其中DM组为11.2%,非DM组为1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R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19。结论:未发现DM伴脑血管病变时ARAS发生增多,可能与样本含量较小有关。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我院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和34例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T血管造影检测出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和斑块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组中有65例检测出明显斑块,斑块发生率高达90.28%,对照组检测出动脉斑块16例,斑块检出率为47.09%,研究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出颈动脉狭窄49例,狭窄检出率68.06%。对照组检测出颈动脉狭窄10例,狭窄检出率29.41%,研究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具有相关性,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脱落及颈动脉狭窄造成的供血不足导致,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均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T2DM 患者161例,并发脑卒中58例(脑卒中组),非脑卒中103例(非脑卒中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眼底检查。【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多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脑卒中组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颈动脉 IMT值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且脑卒中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 IMT值、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IMT与眼底病变程度显著相关(r=0.5509,P <0.05)。【结论】颈动脉 IMT和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老年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造影实施,病变分布、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对79例73岁以上患者行全脑及双锁骨下动脉造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9例造影中74例(94.0%)造影经股动脉完成,缺血性脑血管病59例(74%),出血性脑血管病20例(26%)。缺血性脑血管病例中前循环动脉狭窄107处(67.3%),后循环动脉狭窄52处(32.7%);8例(13.1%)患者存在9个未破裂动脉瘤。出血性脑血管病中16例(72.6%)存在颅内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19个。5例(6.0%)出现并发症,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2.4%),穿刺点血肿2例(2.4%),尿潴留1例(1.2%)。【结论】脑血管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技术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是较安全的,其并发症特别是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3年9月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12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脑梗死27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1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149例,狭窄程度〈50%者163例。年龄(OR=1.037,P=0.000)及冠心病(OR=4.121,P=0.031)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较常见,年龄和冠心病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积极控制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 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状况。【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5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 T2DM ,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 组)。通过DSA 检查方法,对颅内外的主要大血管的狭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经DSA检查发现,DM组动脉狭窄发生率、多支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N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DM组血管轻度狭窄患者明显多于DM组,DM组患者血管重度和闭塞患者明显多于NDM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M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T2DM 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状况更加广泛、多发,且颅内动脉血管狭窄与糖尿病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和血清CysC检测。根据CysC水平分为升高组(CysC>1.09 mg/L)197例和正常组(CysC≤1.09 mg/L)89例。比较2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程度、脑动脉病变情况。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及闭塞组,比较各组CysC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CysC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升高组脑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脑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血管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不同脑动脉狭窄程度组患者的Cys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29,P<0.001)。CysC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呈正相关(β=2.654,P=0.027,OR=18.742,95%CI=1.435~47.896)。结论:CysC水平升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对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114例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病率18.4%,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为26.0%,冠状动脉造影正常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为2.7%。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7%与26.0%,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治疗冠心病,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脑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通过观察14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DSA)、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结果,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结果正常未见血管狭窄41例,占29.1%;狭窄或闭塞100例,占70.9%。腔隙性梗死(LI)组54例无血管狭窄20例,发现狭窄34例,非腔隙性梗死(NL)组46例无血管狭窄6例,有狭窄40例,有明显差异。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相关,而性别差异与动脉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关系。结论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和闭塞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因素,腔隙性梗死组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筛查和CE-MRA检查明确诊断为ARAS的患者40例,2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与CE-MRA比较,CDFI诊断ARAS病变血管的符合率为90.6%,诊断狭窄部位准确率为100%,ARAS患者的CDFI血流形态和狭窄类型与CE-MRA高度一致;不同狭窄程度组之间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AS患者40例(58支)经CE-MRA与经CDFI诊断的K系数为0.861(P<0.001),21例(32支)经DSA与经CE-MRA诊断的K系数为0.850(P<0.001),诊断一致性好。结论 CDF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其对ARAS的诊断效能与CE-MRA接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老年ARAS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对脑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对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回顾性分析脑动脉狭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98例患者中,70例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外段者20例(28.5%),颅内段者32例(45.7%),颅内、颅外均受累者18例(25.7%),...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侧支循环情况。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20例TIA患者,观察分析其是否存在脑血管狭窄、狭窄程度、狭窄分布特征以及侧支代偿情况。结果造影正常者37例(30.8%),存在脑动脉狭窄或完全闭塞的患者83例(69.2%)。在83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的患者中,前循环受累47例,占56.6%;后循环受累36例,占43.4%。轻中度狭窄的侧支循环发生率(71.4%)和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侧支循环发生率(4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的代偿主要通过Willis环途径。结论脑血管狭窄是TIA的主要原因之一,侧支循环最常见的途径是Willis环途径,血管狭窄越严重则越可能建立侧支循环。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比较,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60岁及以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其中28例在CTA检查1周内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对比分析DSA及CTA的检查结果。结果以DSA为参考标准,CTA检出老年脑血管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9.2%,重度狭窄为87.5%和99.3%,闭塞分别为92-3%,99.8%。结论64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狭窄,是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的改变是否能预测有颈动脉或者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方法采用灌注CT和吸入5%CO2方法测定脑血管储备。研究对象为37例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患者,平均年龄(58.0±11.9)岁。分为两组:储备下降组(脑血管储备〈10%)和储备正常组(脑血管储备≥10%)。所有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通过定期门诊或者电话随访。结果脑血管储备下降组17例,脑血管储备正常组20例。在平均56.9个月的随访中,总共有7例发生缺血性卒中,均发生于脑血管储备下降侧的脑组织,并且都属于脑血管储备下降组(7/17)。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在脑血管储备下降组和正常组分别是8.7%和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脑血管储备下降组发生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2,Log-rank法)。结论对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脑血管储备的下降可能预示着未来易于发生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发病特征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安徽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与数目,采用非条件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85.9%(141/16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以斑块多见(134/164,81.7%),中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26/164,15.8%);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69/134,51.4%)。斑块发生率及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以斑块居多,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R)的诊断准确性,并确定其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 86例ARAR患者,超声检测其172个肾脏形态学及172条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狭窄处峰值血流速度(PS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及叶间动脉加速时间(AT);以肾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超声诊断ARAS的准确性。结果 172条肾动脉造影:肾动脉37条正常,36条狭窄60%,92条狭窄60%~95%,5条狭窄96%~99%,2条闭塞。超声诊断狭窄≥60%符合率为98.0%。对狭窄≥60%的病变,肾动脉PSV≥180 cm/s的敏感性95.9%,RAR≥3.0的敏感性56.7%,AT0.07 s的敏感性69.1%,肾脏长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04。肾动脉狭窄96%~99%时,肾动脉PSV180 cm/s,而AT均0.07 s,患处血流较对侧明显变细。闭塞时,肾动脉主干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如肾内能显示动脉血流,AT0.07 s。结论对于诊断肾动脉狭窄60%~95%的ARAS,肾动脉PSV是最佳指标;对于高度狭窄及闭塞者,两侧动脉的彩色血流对比显示联合AT0.07 s,较单纯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蒋春明  张苗   《临床荟萃》2009,24(21):1869-187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新发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特点.并了解影响患者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128例维持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43例糖尿病和85例非糖尿病PD患者新发CVD的异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PD患者在随访期闰共发生62次新发CVD,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39次(P〈0.01)。糖尿病PD患者在新发脑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其中糖尿病PD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升高尤为明显。年龄、性别、糖尿病以及感染为影响本研究患者新发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原因(P〈0.01)。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PD患者具有更高的新发CVD发生率,其新发脑梗塞风险的升高尤为明显。除糖尿病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以及感染也是透析后新发CV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