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4例经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8例常规开腹行溃疡修补术(开腹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0.1±4.2)min)与开腹组((64.6±3.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7±6.8)h)、住院时间((8.4±0.7)d)短于开腹组((69.9±6.4)h、(14.8±1.6)d)(P〈0.01);腹腔镜组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无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8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53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住院费用较高(P〈0.01),但术中出血量较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早及住院时间较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创伤小、恢复快,但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与同期71例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肠瘘,腹腔脓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肠梗阻,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式微创,临床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韩玲 《临床医学》2011,31(4):72-73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开腹组50例和腹腔镜组58例,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手术中引流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体温异常、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各观察指标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腹壁损伤轻、脏器干扰少、腹腔冲洗方便彻底、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本院接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6例,开腹手术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费用。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虽然手术费显著高于开腹组,但其他费用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且与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6例(12.0%)出现并发症,观察组2例(5.26%)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产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针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而且手术风险率低、患者创伤小,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和预后.使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4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切口感染率和腹腔残余感染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穿孔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在开腹下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选取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上,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比较溃疡愈合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的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亦较对照组少,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9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随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 《华西医学》2009,(7):1651-165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组19例和开腹组2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感染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剂等指标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类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和技术探讨。方法对近几年使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修补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各37例和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两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溃疡愈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肛门恢复排气、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员满意度调查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是确切可行的,只要精心操作、合理治疗,腹腔镜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修补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3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例随机分组,腹腔镜手术组84例接受腹腔镜下修补治疗,开腹手术组58例接受传统开腹修补。结果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均无出血、腹腔感染、再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临床安全可行,应该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卫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40-441,44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组比较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最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多于阴式组和腹式组(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腹式组最长,术后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于腹式组(P〈0.05).[结论]不同途径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劣,且不能完全替代,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技能经验、医院的设备条件而定,选择最合适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25例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野暴露清晰,便于探查、引流和发现合并的或隐患的疾病,并能够及时治疗,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