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护理.方法 对33例直肠类癌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33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2~0.5 cm(平均0.35 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病灶整块切除30例,分块切除3例.结论 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严密的病情观察,治疗前、中、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类癌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直肠类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临床考虑直肠类癌的患者进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 45例术前病理确诊的类癌病例,42例经ESD治疗,2例累及固有肌层及1例浸透浆膜层并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US能够明确直肠类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对其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对于小于20 mm直肠类癌,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例结肠镜发现的距肛门8 cm以内直肠肿物行ESD治疗。内镜下先于病变边缘做标记点,沿标记点环形切开黏膜,于病灶下方剥离黏膜下层,同时多次黏膜下注射,保持病灶与肌层分离,直至完整剥离肿瘤。结果 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肿瘤直径0.9~1.6 cm,均成功经内镜切除,基底及距切缘0.2 cm以内无类癌组织累及。随访13~2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用于治疗直径≤2.0 cm、未侵犯固有肌层的直肠类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EMR)和试验组(28例,ES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率、≤20 mm病灶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试验组的轻度疼痛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R和ESD均在上消化道早期癌治疗中有一定效果,但后者效果更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V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基底直径≥2cm)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对21例行ESD治疗的直肠巨大广基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ESD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1例病变基底直径在2~4cm之间,其中2~3cm的15例,>3 cm的6例,位于距肛缘4~15 cm之间.2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1例转外科手术,ESD治疗成功率95.2%.ESD治疗时间43~ 139 min(平均87 min).并发穿孔1例,迟发性出血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ESD术后病理示管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2例伴癌变,8例伴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病变组织残留.术后所有患者定期随访(>6个月),无残留及复发病例.结论:ESD可切除范围广,局部复发率低,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广基结直肠息肉患者行ESD治疗,护理方法包括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剥离病灶,其中术后延迟出血1例,予内镜下成功止血,术中穿孔1例,行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加速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1年12月该科肠镜检查发现的25例直径>2 cm的直肠扁平病变进行ESD切除治疗的病例资料,总结ESD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切除治疗,2例术后当晚出现便血,予经内镜对症处理后血止.随访期(1~24个月)内除1例手术创面出现增生肉芽肿外,其余全部瘢痕愈合,无1例复发.所随访的患者术后复查肠镜示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 随着ESD的不断开展及治疗器械和设备的不断改进,直肠巨大扁平病变可以得到1次、完整切除,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优越性.护士在ESD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配件的性能及熟练的操作,与医生配合默契,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d surgery for en blo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tumors. However, the technique is considered to be difficult,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include perfo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 this case report, we present a case of a 63-year-old woman who developed pneumothorax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a rectal tumor.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68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或全层切除术(EFR),手术操作分为标记、抬起、切缘、剥离和(或)切除及创面处理5步,评价操作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40例起源于黏膜下层胃黏膜下肿瘤行ESD术,均完整剥离病变,病灶直径为1.2~3.0 cm,平均手术时间为(25.0±3.5)min(15~60)。病理诊断为间质瘤86例、平滑肌瘤45例、脂肪瘤4例和神经鞘瘤5例。术后无出血及穿孔发生。2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及固有肌层与浆膜紧密粘连的胃黏膜下肿瘤,行EFR术成功切除包括浆膜在内的所有病变,平均手术时间为(75.0±10.5)min(45~140),切除肿瘤直径1.8~4.0 cm,病理诊断为间质瘤16例、异位胰腺4例、平滑肌瘤7例和神经鞘瘤1例。术后无胃肠道出血,1例术后2周因夹闭创面钛夹脱落出现腹膜炎体征,行内镜下修补夹闭创面,3 d后症状消失。所有病例均未行外科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5.0±2.0)d(3~10)。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无复发。结论 ESD及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2016年5月利用改良的圈套器完成ESD切除结直肠息肉、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和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进行ESD术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等,并与HOOK刀完成ESD术进行比较。结果共20例病例24处入选并完成ESD术,其中16例病例共20处病灶均顺利完成改良的圈套器行ESD术(实验组),4例病灶采用传统HOOK刀完成ESD术(对照组)。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病灶整块切除率100.0%(24/24);实验组息肉长径为1.2~4.0 cm,平均长径(2.4±0.9)cm,对照组息肉长径为1.5~3.0 cm,平均长径(2.2±0.6)cm;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0~120.0 min,平均时间(83.3±23.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45.0~80.0 min,平均时间(66.2±15.4)min,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耗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病理:结直肠腺瘤15例(其中3例腺瘤伴局部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息肉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NETs 2例共4处病灶,间质瘤1例,两组中除1例来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全层切除术以外,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无1例术中、术后转外科治疗。结论改良的单圈套器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ESD术切除巨大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拓展了圈套器在内镜切除术中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但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类弹性蛋白多肽(ELP)作为一种黏膜下注射液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8)。第一组观察不同注射液分离组织的有效性。根据注射不同的注射剂随机分为3个亚组(n=6),暴露胃后壁分别黏膜下注射ELP、透明质酸钠(SH)和生理盐水(NS)0.2mL,观察并记录药物注射后0、5、10、30及60min局部黏膜隆起厚度及黏膜表面的改变;第2组观察注射不同注射液后30min黏膜隆起的组织学表现(n=6);第3组观察黏膜下剥离时不同注射液对出血的影响。根据注射不同注射剂随机分为3个亚组(n=6)。给予上述注射剂处理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完整切除黏膜下注射后形成的隆起部位,测定黏膜切除20min内的出血量。结果注射药物后60min内黏膜隆起厚度比较:ELP组分别与SH和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ELP维持黏膜隆起厚度明显大于SH和NS;SH与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SH维持黏膜隆起厚度大于NS。组织学观察ELP注射部位的周围组织中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黏膜切除时的出血量:ELP组、SH组、NS组分别为(854.0±98.9)、(726.3±104.8)和(1144.0±112.4)mg,ELP、SH组分别与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ELP与SH较NS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结论黏膜下注射ELP后,ELP在黏膜下组织中的弥散明显延缓,在黏膜下形成较持久的液体垫维持黏膜厚度,有利于黏膜组织的剥离切除,并可以减少出血量,因此ELP有可能作为ESD中较为理想的黏膜下注射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1例消化道病变病人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加强术前评估及准备、术中医护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胃肠间质瘤、无蒂息肉切除率100%,术后出血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ESD治疗,观察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为1.5~2.5 cm(平均2.0 cm),均经ESD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及热活检钳止血,3例出血较多,术后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8.
N Abe H Takeuchi M Shibuya A Ohki O Yanagida T Masaki T Mori M Sugiyama 《Asian journal of endoscopic surgery》2012,5(2):81-85
Reports on 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of the duodenum using th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technique are rare. Here we present a case of a duodenal bulb carcinoid tumor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laparoscopy-assisted 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LAEFR). An asymptomatic 65-year-old woman had a 10-mm, submucosal tumor on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duodenal bulb. Abdominal CT revealed an enlarged lymph node adjacent to the duodenum and pancreas. Although we informed the patient of the need for pancreatoduodenectomy with a lymphadenectomy, the patient expressly requested LAEFR. After negative nodal metastasis was confirmed by an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of the enlarged nodes, LAEFR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technique under the laparoscopic assistance. The duodenal wall defect was closed by laparoscopy with an Albert anastomosis. The entire circumferential margin of the specimen was histopathologically negative for carcinoid tumor cells. In summary, LAEFR enables en bloc and whole-layer excision of nonperiampullary duodenal lesions with a sufficient surgical margin, both vertically and laterally. LAEFR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duodenal carcinoid tumo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