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迄今为止 ,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两万余公里。由于高速公路管理方法以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 ,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 ,所致伤员及死亡人数不断上升(1) 。而且由于组织实施院前急救无规范性措施 ,严重影响了伤员的救治效果。据文献报道(2 ) 美国通过立法建立了以加强现场急救为主的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后 ,车祸死亡率从 2 8.7%下降到 6 .1 %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加强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上均表明创伤急救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上 ,所以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院前急救体系乃当务之急。1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院前急救的现…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交通伤院前急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李培  吴广球 《广东医学》2004,25(12):1457-1458
目的 对高速公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广深高速公路 1998~ 2 0 0 0年 3年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录取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用SPSS 10 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共发生 2 4 84起交通事故 ,其中 5 2 9起交通事故出现伤亡 ,死亡 12 8例 ,伤 812例 ,广州、东莞、深圳三路段死亡数是 38,4 6 ,4 4例 ,交通伤病死率分别为 15 5 % ,7 7% ,4 2 3% ,现场死亡 80例 ,占 6 2 5 % ,转运途中死亡 7例 ,占 5 4 7% ,急诊室死亡 12例 ,占 9 38% ,院内死亡 2 9例 ,占 2 2 6 5 %。结论 缩短呼救反应时间和抢救半径 ,尽快进行创伤生命维护是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伤病死率的首要措施 ;在筹建高速公路时应充分考虑沿线交通伤救治的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伍刚 《当代医学》2012,18(25):58-59
目的 探讨"院前指数法"在群体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总结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128例院前急救群体创伤中应用"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PHI)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分级,指导现场急救,合理安排转运以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 128例群体创伤患者,PHI评分0~3分(轻伤)49例,PHI评分4~7分(中度伤)45例,PHI评分大于7分(重伤)34例.死亡13例,其中现场死亡5例,转送至医院急诊室死亡2例,术毕死亡6例;其余均治愈.结论 院前急救中对群体伤员应用PHI进行评估分级,在短时间内对伤员展开急救,合理调度,分批分级转运,有利于提高危重伤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分配.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伤近年来逐渐增多,严重创伤也常发生。现场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活的成败的关键。本文对交通事故严重创伤56例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了总结。首先要缩短救护人员奔赴现场时间。本组于伤后7~30分钟内即达现场。急救措施及方法:1.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2.颅脑损伤者要立刻降颅压:3.休克者开通输液通道;4.四肢骨折固定后搬运。结果:5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1例均到达医院继续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5.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共急诊救治了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 2 14例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4例 ,其中男 16 3例 ,女 5 1例 ,年龄 1 5~ 76岁。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42例 (占 6 6 % ) ,打击伤 32例 (占15 % ) ,坠落伤 19例 (占 9% ) ,其他 2 1例 (占 10 % )。合并休克 16 7例 (占 78% )。受伤距急诊手术时间最短 32min ,最长2 0 5h ,本组死亡 15例 ,病死率为 7 48%。2 急救与护理2 1 院前急救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迅速地使患者脱离现场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给予氧气吸入。如本组中 2 1例通过清除口鼻内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3 5 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死亡率高 ,为 13 .4% ( 4 8 3 5 8) ,多发伤发病率高 ,为 5 5 .6% ( 199 3 5 8) ,受部位前 3位依次为颅脑伤 2 3 .98% ( 117 488)、四肢骨关节伤 2 2 .3 4% ( 10 9 488)及软组织伤 17.2 1% ( 84 488)。死亡原因前 3位依次是颅脑伤5 5 17% ( 3 2 5 8)、胸部伤 18.97% ( 11 5 8)及腹部伤 15 .5 2 % ( 9 5 8)。结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死亡率高 ,多发伤多。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李培  吴广球 《广东医学》2005,26(3):393-394
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伤特点。方法 对广深高速公路 1998~ 2 0 0 0年 3年间 2 4 84起交通事故中 4 2起车 -人交通事故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2 4 84起交通事故中死亡 12 8例 ,伤 812例 ,其中4 2起车 -人交通事故中死亡 34例 ,占死亡总数的 2 6 . 6 % (34/ 12 8) ,伤 8例 ,车 -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为 81. 0 % (34/ 4 2 ) ,死亡平均年龄 31岁 ,死亡患者中有 6 7 .6 % (2 3/ 34)现场死亡 ,17例为多发伤 ,ISS评分为 4 2分 ,事故发生时间 14 :0 0~ 2 2 :0 0共发生 30起 ,占 71 4 % (30 / 4 2 ) ,4 2例伤亡人群中 ,共有 34例合并有颅脑损伤 ,占 81 .0 % (34/ 4 2 )。结论 广深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伤具有时间的聚集性 ,伤情重 ,死亡率高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高 ,加强全社会高速公路的法律法规学习 ,对减少高速公路行人交通伤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乡结合部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城乡结合部严重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新模式。方法医院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医疗救护点;采取急救点与交通警察联动;院前急救与转运结合;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结合的院前急救模式。结果2001—03/2007—12月抢救重大交通事故伤员1831例,治愈1592例,治愈率87.00%。死亡178例,死亡率9.72%。结论快速、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提高严重交通事故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兰州市2010~2012交通事故后伤员院前救治的调度与实施,为进一步提高院前伤员的救治效果提供解决思路.方法:收集2010~2012年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受理并进行救治和转运的交通伤伤员相关资料,汇总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共受理交通事故7585起,救治伤员9093人,其中现场死亡71人,途中转运死亡4人,其它伤员均成功转运至救治医院.结论: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可提高交通事故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科学调度,合理调配资源是抢救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交通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救治,提高现场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2007年2月~2010年2月院前出诊现场救治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多发伤患者4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现场紧急救治后有47例成功转运回院,现场死亡1例,转运途中出现病情变化,到达急诊室后抢救无效死亡3例,总抢救成功率为91.67%.结论: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处置能力,根据现场多发伤患者创伤类型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紧急救治是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减少高速公路致死性交通事故的措施。方法 :对陕西省西铜、西宝、西渭三条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1168起交通事故中 ,致死性交通事故 2 80起 ( 2 4.0 % ) ;②致死性交通事故前五位的原因为行人违章上路、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其他车辆违章上路、违章停车 ;③致死性交通事故前四位事故类型为追尾、撞停止车辆、撞行人、撞固定物 ;④路内停车的原因 ,以车辆的机械故障最为常见 ,占 75 .0 % ;⑤高速公路内发生机械故障的车辆 ,有 62 .0 %的原因与超速、超载相关。结论 :预防高速公路致死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不仅需要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倡导“安全交通”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高速公路使用者帮助系统。  相似文献   

12.
郭旭  沈开金  敖其  马莉  马志强  李娜  周银 《海南医学》2016,(6):998-1000
目的:探讨包干制医护配比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紧急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26批次196例批量伤员,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在医院统一指挥领导下组建绿色通道模式,对所有伤员实行医护配比“包干”负责制,具体为中、重伤员由1名急诊医生、1名专科医生、4名护士负责救治,轻伤员由1名医生、2名护士全程负责救治,合理高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196例伤员中2例因有害气体中毒院前死亡,1例因车祸至严重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较重伤员进行救治脱险后收住相应科室,损伤较轻的伤员则回观随诊。及时抢救率为100%(196/196),成功抢救率为98.5%(193/196)。伤员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平均为48 min,最短10 min,最长时间为8 h。结论新型的包干制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For two years doctors from a small village went to the scene of emergency calls received by ambulance control. On 80% of the occasions when the doctor was call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ambulance was dispatched the doctor arrived before the ambulance. There were 24 incidents, 16 of which were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two cases the doctor established a clear airway in an unconscious patient before the ambulance arrived. Two patients were trapped in their vehicles and were given parenteral analgesics. Four patients required intravenous fluids. The call out system provided first aid for patients before the ambulance arrived and medical assistance to the emergency services at serious accidents. Patients who did not require hospital attention could be examined and treated at the scene, making the ambulance available for other duties 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tients taken to the hospital 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14.
218例道路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RT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统计分析院前救治的218例道路交通伤病案。结果:道路交通伤218例,死亡11例,摩托车、电瓶车是主要肇事工具;软组织擦挫伤、四肢骨折、颅脑损伤占大多数;急救反应时间越短、急救半径越短,伤者的死亡率越低;受伤部位越多,伤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是减少道路交通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急救医疗现状和水平,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急救死亡的关系,检查发现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急救医疗服务水平和政府制定急救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研究2002年度全市急救死亡病例。结果 调查急救死亡病历3151份,男性2278例、女性873例;创伤占总死亡率的64%;院前急救死亡1122例。其中6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病人已经死亡,平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2.2min,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为5.6min;院内急救死亡2029例,院内急救气管插管率为7.8%,手术率为9.2%。输血率为4.5‰平均在急诊科抢救时间为3.5h。结论 深圳将按照国际化标准进一步建全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创建具有深圳特色的急救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交通事故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附1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交通事故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2月我院救治的118例65岁以上交通伤患者的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将60岁以下交通事故伤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65岁以上组患者118例中死亡18例(15.2%),并发症80例(67.8%),治愈68例(57.6%);对照组患者80例中死亡9例(11.3%),并发症3例(3.8%),治愈69例(86.25%).结论:老年人交通事故伤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应尽早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创伤的院前救护状况,提出比较完善的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0年2月参与527次创伤院前急救进行分析,从患者伤情和到达现场施救所需的时间,分析创伤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结果:527次创伤院前急救中,重伤(包括脑部、胸部、腹部、多发性、骨折创伤)占70.8%;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施救所需的时间在0-10 min占16.9%,11-20 min占61.1%,21-30 min占14.2%,〉30 min占7.8%。结论:提高医护人员院前急救意识,提高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改善交通状况,在本市实行"120"急救网络统一指挥中心,是完善创伤院前急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中创伤因素和非创伤因素致人死亡数量和死亡率的差异性。方法将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实施院前急救的3934例伤(病)员中死亡的202例伤(病)员,根据致死原因分组,因外力损伤经院前急救无效死亡的分入创伤因素致死组,因疾病经院前急救无效死亡分入非创伤因素致死组。将创伤因素致死组和非创伤因素致死组死亡的人数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观察院前急救中创伤因素和非创伤因素致人死亡数量和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创伤因素致死组,急救2657例,死亡89例,死亡率3.35%;非创伤因素致死组,急救1277例,死亡113例,死亡率8.85%;两组在院前急救中的死亡人数,经χ2检验,死亡率经U检验,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急救半径内,非创伤性因素致人死亡数量、死亡率明显高于创伤因素致人死亡数量、死亡率。结论应重点加强非创伤性急症院前急救技能和心肺复苏的培训工作,提升院前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62例单纯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急救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措施实施救治,急救组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急救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3%,平均急救时间(35.2±4.3)min,死亡率为6.5%。急救组总有效率为87.1%,急救时间(19.4±4.6)min,死亡率为3.2%,急救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急救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及预后,显著缩短急救时间并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