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名,检测4组Fg、CR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及UA组Fg及CRP水平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PCHD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阐明血浆纤维蛋白原高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严重程度、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并从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进一步论述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和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FIB、DD和hs-CRP与冠心病及病情相关性,探讨其在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月-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其中对照组155例,试验组145例,FIB和DD由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hs-CRP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和试验组亚组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FIB、DD和hs-CRP浓度较对照组高,分别为FIB(2.66±0.07)和(2.84±0.05)g/L,DD(0.22±0.06)和(0.51±0.04)mg/L,hs-CRP(0.11±0.52)和(0.52±0.57)mg/L,并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严重,FIB、DD和hs-CRP浓度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FIB、DD和hs-CRP指标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对照组58例的FG和DD含量,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25例,两支病变组21例,三支病变组29例进行PG和DD比较。结果AMI、UA组DD、FG含量明显高于SA和对照组(P<0.01);AMI组DD明显高于UA组(P<0.05);SA组与对照组DD、F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和UA组的F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两、三支病变组FG和DD含量高于对照组和一支病变组,差异显著(P<0.01),三支病变组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对照组和一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升高是冠心病事件的表现和依据,并可能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6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CHD患者不但血浆Fg浓度明显增高,而且其分子功能也明显增强。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Fg浓度有动态变化,但Fg功能无明显动态变化。③AMI有无并发症者的Fg浓度及分子功能均有所增高。提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增强也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其在C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HD患者8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hs-CRP和DD,凝血酶凝固时间法(Clauss法)定量测定FIB,并以3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SA组FIB、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hs-CRP、FIB和DD的检测能较好地反映CHD患者的病情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即反映体内的纤溶活性,又反映凝血活动。纤维蛋白原(Fg)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份,因此DD和Fg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检测了126例冠心病(CHD)患者DD和Fg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浆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2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测定其血浆Fib和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观察其Fib及TC、TG、LDL-C、HDL-C的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血浆Fib水平与血脂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Fib及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Fib、TC和LDL-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Fib、TC和LDL-C冠状动脉狭窄分数相关(r=0.666、0.378和0.429P<0.001)。Fib和LDL-C相关(r=0.534P<0.01)。结论血浆Fib水平的升高及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并且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血浆Fib水平和LDL-C相关。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冠心病 (CHD)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的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感染等均可能参与CHD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 ,有关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在CHD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而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对CHD发病的影响文献报道亦日渐增多 ,本文复习有关文献 ,就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概述[1 8]正常生理情况下 ,保证人体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动的前提条件是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活性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任何原因造成凝…  相似文献   

10.
对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分组,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测定血脂各组分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冠心病二亚组与对照组间血清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冠心病二亚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B、AⅠ/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显著异常(p<0.05或<0.01);其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较轻度狭窄组改变更明显(p<0.05)。提示上述参数可能对于区分冠心病患者有无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栓前体蛋白(TpP)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血浆TpP水平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控有一定的价值。现就TpP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房颤动中的诊断,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  方法 :将 5 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n =2 6)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3 1) ,分别测定症状发作 6h内及 2 4h时的血栓前体蛋白 (TPP)和心肌肌钙蛋白T (cTnT) ,并和 3 0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做比较。  结果 :症状发作 6h内 ,AMI组血栓前体蛋白显著高于UA组及对照组 (P <0 0 1) ,而心肌肌钙蛋白T无显著变化 ;症状发作 2 4h时 ,AMI组及UA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MI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UA组(P <0 0 1) ,而血栓前体蛋白无显著变化。  结论 :血栓前体蛋白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 ;在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有血栓的情况下 ,血栓前体蛋白可以鉴别诊断AMI与UA ,但还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对冠心病C反应蛋白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人群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106例稳定型冠心病依据血浆Hcy水平分为高Hcy组、正常Hcy组。两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等临床基础情况具可比性,将冠脉造影图像采用直径法分析血管狭窄程度,以血管支数法和Gensis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与正常Hcy组相比,高Hcy组在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s评分方面均存在差异,表现为高Hcy组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比例增高(34.48% vs 8.33%)、Gensis评分增高(37.82±8.29 vs 30.06±4.94),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Hcy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支数、Gensis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高血浆Hcy可进一步影响冠脉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炎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炎症的重要标记物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潮。现综述C反应蛋白的来源、特性、代谢等问题,并通过临床试验、药物试验、细胞分子水平实验及动物实验几个方面的论述来认识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试图了解目前的证据能支持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冠心病与焦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冠心病病人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可见焦虑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现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冠心病与焦虑症的关系.说明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中,抗焦虑治疗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定量测定对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病人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入院12 h内的128例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病人及20例健康人的HSCRP、TPP,并作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HSCRP、TPP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级组病人中HSCRP、TP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组,而心功能Ⅲ级组又高于心功能Ⅱ级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病人体内HSCRP浓度水平与TPP浓度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SCRP、TPP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灵敏性较高的生化指标,二者测值增高可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脂联素是一种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因子。研究表明,脂联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保护和调控作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