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用浓缩狂犬疫苗是狂犬病固定毒 (a G)适应株 ,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 ,培养后收获病毒液 ,加入甲醛溶液灭活后浓缩 ,再加氨氧化铝制成 ,用于预防狂犬病。此药不良反应很少。 1999年我院发生 2例严重过敏反应 ,现将其特点和预防分析如下。1 病例介绍  例 1,男 ,2 7岁 ,被狗抓伤左上肢前臂的表皮 ,已作局部处理 (用双氧水反复冲洗后 ,再用碘酊消毒数次 )。遵医嘱给浓缩狂犬疫苗 1合 (5支 )分批注射。一般咬伤者于 0 (第1天 ,注射当天 ) ,3 (第 4天以此类推 ) ,7,14,30天各注射狂犬疫苗 1支。本例患者为首次注射 ,注射后 10 m in,患者…  相似文献   

2.
黄小梅 《右江医学》2001,29(2):147-147
狂犬病系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至今仍无特殊治疗方法 ,因此 ,被狂犬咬伤后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 ,探讨在免疫注射预防狂犬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就我县 1999年至 2 0 0 0年 2例狂犬病例暴露者免疫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病例介绍  例 1.男 ,4岁 ,1999年 10月 17日在自家门前玩耍时 ,被狂犬咬住头部 ,头皮被撕裂 ,当地卫生所用大量盐水冲洗伤口后缝合 10针 ,伤口 1期愈合 ,当日注射狂犬疫苗 ,未注射狂犬病血清。于 30天内注射完 5针疫苗。 11月 2 1日…  相似文献   

3.
罗静霞  杨进业  梁江明  梁伟献  张丽芳 《广西医学》2014,(11):1620-1621,162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狂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0岁以下接种狂犬病疫苗患儿1 025例,其中注射辽宁成大速达狂犬疫苗548例(4针法组)和辽宁依生狂犬疫苗477例(5针法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4针法组发热率为48.4%(265/548),高于5针法组的18.4%(88/477)(P<0.05);4针法组发热最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年龄越大,发热概率越小;发热主要发生于首次注射时,以中热多见。结论建议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注射狂苗最好用5针法依生狂犬病苗,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注射狂犬疫苗后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 ,牡丹江市 1 986~ 2 0 0 1年共报告 3 6例狂犬病 ,其中注射狂犬疫苗发病 1 1例 ,占同期狂犬病例的 3 0 .5 6 %。他们均是使用培养疫苗病例。1 原因分析1 .1 未能及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RIGS) :对于头面部、全身多处或严重咬伤及已证实被疯动物致伤 ,均应使用 RIGS-疫苗联合免疫 ,本文所分析的 1 1例患者中有 1 0例属于血清使用适应症者 ,而他们均未使用。1 .2 未完成全程免疫 :有 8例没有完成全程免疫占 72 .73 % ,其中 ,注射 4针者 6例占 5 4 .5 5 % ,注射 3针和 1针者分别为 1例 …  相似文献   

5.
<正> 注射狂犬疫苗是被动物咬伤者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注射后能否产生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以下简称狂抗)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我站从1991年起对部分接种狂犬疫苗者进行狂抗检测,对阴性者加强接种井观察阳转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被动物咬伤后到我站注射狂犬疫苗者。 1.2 免疫方法:狂犬疫苗统一由我站到上级站购进,多厂家多批号。免疫程序采用肌肉注射5针法,于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一针,最后一针注射完15天后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阴性者加强注射2针,2针之间间隔10天,最后1针注射后10天再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被犬类动物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预防后的免疫效果 ,我们对 1 998年就诊的 897例犬咬伤者全程接种后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 897例犬咬伤者按 0、3、7、1 4和 3 0天的常规程序 ,接种在有效期内的国产浓缩狂犬疫苗 5针次。 1月后采血 ,用ELISA法检测抗狂犬病血清抗体 ,同时设标准阴性、阳性和正常健康人对照。具体操作方法和结果判定按文献[1 ] 进行 ,试剂盒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2 结 果2 .1 接种者血清抗 -RV阳转率897例中血清抗体阳性 80 2例。其中男性占 88.7% ( 41 4/ 467) ,女性占 …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狂犬病6例,其中,3例被狗咬伤头面部后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但均在接种狂犬疫苗第4针后发病。部分病例临床表现欠典型,早期在乡镇卫生院被误诊为“感冒”。为提高对小儿狂犬病的诊防水平,现将6例小儿狂犬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滕州市犬致伤特点及狂犬疫苗免疫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州市自1992年起已无狂犬病病例发生,但在近几年居民犬致伤者呈增多趋势。2004年周围县市又出现狂犬病病例。为了解狂犬疫苗免疫方案对预防犬咬伤者狂犬病的发生及对区域性狂犬病控制的作用,根据2003年9月~2004年8月犬致伤登记和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观察资料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对2003年9月~2004年8月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而在门诊就诊的滕州市居民,按统一表格统计,并接受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注射。 1.2 疫苗为常州药业延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有效期内使用。 1.3 免疫方案按照动物咬(抓)伤部位和程度实施不同的免疫程序:①一般抓(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5针,程序为0、3、7、14和28d各注射1ml(2.5IU)。②抓(咬)伤头、面、颈、多部位≥3处伤者,按上述方法注射外还在0和3d加倍量注射疫苗;在0d注射疫苗的同时应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应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2004-2006年53 767例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近3年狂犬疫苗免疫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对狂犬病免疫预防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方法收集2004—2006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狂犬疫苗免疫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物致伤接种狂犬疫苗人数逐年增加。53767例免疫者中。暴露前免疫1560例占1.2%。暴露后免疫以犬致伤为主。其次为猫。多数伤者能及时就诊,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Ⅲ级暴露者联合应用人血狂犬免疫球蛋白者仅占2.6%。结论必须加强犬类管理及宣传教育,加强Ⅲ级暴露者人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提倡狂犬病高危人群暴露前免疫接种,有效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522例不同年龄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对其出现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接种狂犬疫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7.47%,年龄比例不同,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不同。结论:注意观察接种后被接种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提高免疫效果和安全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狂犬病6例,其中,3例被狗咬伤头面部后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但均在接种狂犬疫苗第4针后发病。部分病例临床表现欠典型,早期在乡镇卫生院被误诊为“感冒”。为提高对小儿狂犬病的诊防水平,现将6例小儿狂犬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与传统5针注射狂犬疫苗接种的效果观察进行比较,并针对2-2-1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减轻痛苦,减少时间。方法: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728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传统5针接种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4%,而2-2-1程序接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0%。结论:通过两组的对比,我们发现应用2-2-1程序接种明显优于传统接种,且发生不良反应率低,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我院内科自79年5月至80年8月,共收治因接种狂犬疫苗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12例(其中死亡1例),现参考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计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7岁。接种狂犬疫苗最少者7针,最多14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某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65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5例病例资料中显示局部不良反应41例,全身不良反应24例。儿童及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中青年,p0.05;四针法与五针法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以局部不良反应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提示临床接种时应合理应用狂犬疫苗,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对接种者的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详细询问,严格核对疫苗的生产日期、有效日期,严格检查疫苗保存的冰箱温度,避免因保存不当对接种质量产生的影响。同时,选择安全性高的方式进行全程接种,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较多,来我站就诊的患者中,出现变态反应的24例均为狗咬伤,于10小时内预防性注射狂犬疫苗,咬伤局部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用2%碘酊涂擦伤口未包扎,注射部位采用臂部肌注,注射后4小时局部出现皮肤红、肿、硬,直径小于5 cm,触之微热,自觉痒、胀未做处理,仅建议局部热敷症状消失。狂犬疫苗为狂犬病固定毒(aG)适应株,接种于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为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包括458例女性患者和542例男性患者。我们为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15天后,为其抽血化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效价,观察并分析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检测总转阳率达90.8%(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男性的抗体阳性率为88.9%,女性的抗体阳性率为91.4%,高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2.1%。接种疫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结论: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4~2008年高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高州市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08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疫情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4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56/10万。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85岁,均为农村居民。患者被致伤后,只有2例(4.35%)病人伤口由医生作规范处理,10例(21.74%)自行处理,其余34例(73.91%)病人伤口均未作任何处理。只有6例(13.04%)患者在暴露后接种了狂犬疫苗,其中全程接种者只有1例(2.17%);有15例(32.61%)不知道要注射狂犬疫苗,有14例(30.43%)认为无接种狂犬疫苗的必要,有11例(23.91%)认为狂犬疫苗太贵而没有接种。结论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把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等费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给予报销。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00年注射狂犬疫苗,发生过敏反应3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3岁,因被狗咬后30min来我院接种狂犬疫苗。常规处理伤口后,予狂犬疫苗2.5U肌注(疫苗系海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90817),注射后2h,患儿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水泡和丘疹,考虑为狂犬疫苗注射过敏,予补尔敏2ml和维丁胶钙2ml肌注抗过敏治疗,病情缓解,按疫苗规定的免疫程序于第3d在  相似文献   

19.
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注射羊脑组织疫苗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者较多。现将我科1975~1980年收治的22例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一)年龄与性别最小5岁,最大14岁,学龄期儿童21例。其中男15例,女7例。(二)注射针数与发病关系最少只注射4针,最多为18针,以注射6~15针即发病者居多,有16例。发病时间最早为注射后第3天,最迟为第30天。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开始均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16例)、嗜睡(10例),少数病例有失语及昏迷。(二)体征出现颈部强直18例,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16例,面神经麻痹11例,截瘫8例,偏瘫7例,呼吸肌麻痹4例,视力障碍4例,克氏征,巴氏征,布氏征阳性2例。  相似文献   

20.
狂犬疫菌大家都知道是用来预防被狗咬伤后而不感染狂犬的一种疫苗 ,目前狂犬病无特效药治疗 ,所以更要加以防范。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5岁。于 2 0 0 1年 7月 2 0日因在家被狗咬伤后 ,去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 ,2 0min后患儿额面与全身出现红色不规则突出皮肤的片状皮疹、奇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