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脂肪细胞因子。最新研究从机制上肯定了脂联素促进胆固醇代谢、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主要就脂联素对冠心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结果:发现3个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2号外显子5’非翻译区存在G98→T所致的G98T多态性(G/T等位基因);4号外显子EGF结构域中仔在A561→C所致的Sel128Arg多态性(A/C等位基因);11号外显子膜结构域中存在一个新的A1856→G所致的A1856G多态性(A/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T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结论:T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志刚  马康华 《重庆医学》2005,34(10):1562-1563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一种专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浆蛋白,其主要是由内脏脂肪组织合成(如大网膜等),而皮下脂肪组织合成相对较少.人APN由244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结构可分成3个部分:氨基末端的分泌信号序列,中间的胶原样结构域及羧基末端的球形结构域.其球形结构域的三维结构与TNF-α极其相似,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83例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的水平,同时检测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判断冠心病病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抵抗素(Resistin)和脂联素(Adiponectin)都是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地分泌和表达的内分泌激素[1].抵抗素是脂肪组织相对特异性因子,主要分布于白色脂肪组织,给予抵抗素可以降低糖耐量阈值并损伤胰岛素活性,且已被证实是将肥胖和2型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跃钢 《当代医学》2016,(23):38-39
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20例,依照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2例,同时选取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5名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等。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患者(P<0.05),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等,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呈现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脂联素为近期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研究显示脂联素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和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调控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对脂联素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防治冠心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11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分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52例和冠心病非抑郁组各58例,另外选取6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清脂联素(APN)、IL-6、TNF-a、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IL-6(136±18.6)ng/L、TNF-a(15.6±9.5)ng/L、hs-CRP(4.6±3.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PN(12.12±3.76)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IL-6(166.2±21.6)ng/L、TNF-a(18.2±12.0)ng/L、hs-CRP(10.2±3.4)mg/L显著高于冠心病非抑郁症组(P<0.01),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性因子IL-6、TNF-a、hs-CRP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0,-0.462,-0.268,P<0.01).结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减低,而炎性因子IL-6、TNF-a、hs-CRP均显著增高,这些炎性因子对脂联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及37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DM-CHD组)血清ADP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T2DM组和DM-CHD组血清ADPN水平分别为(10.51±2.77),(7.51±3.19)和(4.94±3.57) mg/L,依次降低(P<0.05);TNF-α水平分别为(0.96±0.27),(1.20±0.22)和(1.54±0.30) ng/L,依次升高(P<0.01).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ADPN水平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228,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ADPN水平减低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61,P=0.02).结论:血清ADPN水平降低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其他治疗2组无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1)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通心络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血清脂联素变化与LDL-C变化呈负相关(通心络组:r=0.719,P<0.01,对照组:r=0.668,P<0.05)。(3)2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TC及LDL-C浓度,加用通心络后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安全性好;LDL-C与脂联素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共8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并且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APN水平,同时检测LDL-C、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N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脂连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为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允兰  彭宇竹  郭锡熔 《医学综述》2006,12(21):1300-1302
脂联素(adiponec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循环血液中含量较丰富。脂联素通过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保护作用,在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它为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洁  罗心平  施海明 《医学综述》2006,12(11):682-684
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早在1995年就为人们所发现。但直到2001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它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等诸多特性。随后,由于血中脂联素浓度的大规模检测得以实现,许多关于脂联素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发表,使得其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得以证实。本文仅就脂连素在冠心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林鸿 《医学综述》2012,18(3):354-35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脂联素(APN)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APN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分泌部位的不同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相关。APN的血浆浓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预后。APN的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可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N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与120例健康者作对照,用改良J-G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用胆固醇氧化酶法(CHOD-PAP)检测总胆固醇(TC);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PO-PAP)检测甘油三酯(TG);用直接匀相测定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CHD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组(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6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20例,CHD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4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去蛋白法测定血浆H2S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①血浆H2s水平在CHD组低于NC组(P〈0.01),其中ACS组显著低于SAP、NC组(P〈0.01),ACS与OMI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H2S与Hcy水平之间、H2S水平与冠脉病变Gemini积分之间分别有显著相关性(r=-0.728和-0.795,P〈0.01)。结论血浆H2S水平降低,与CHD患者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预测易损斑块,反应CHD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很可能是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以外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只有HP毒力型CagA阳性株与冠心病明显相关。HP感染后,HP毒力型CagA阳性株产生抗CagA抗体。抗CagA抗体与动脉血管壁相关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启动炎症过程,诱导急性炎性产物的表达和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障碍,进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演变过程,诱发冠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3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清ANP水平,按血清A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高ANP组(ANP≥4.7mg/L),低ANP组(ANP〈4.7mg/L),随访12月,观察两组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猝死、心肌梗死、再狭窄、再次血管重建)的差别。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中,发生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28例和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5例。高ANP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ANP组(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PCI前血清ANP水平(OR=2.72,CI=1.76~5.14,P=0.033)和高敏C反应蛋白(OR=1.61,CI=0.92~4.21,P=0.043)对PCI术后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35-3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作为观察终点,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200例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管腔狭窄≥50%者74例,病变程度与体重、肝功能、电解质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2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明显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针对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宇  成蓓  朱虹  何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75-157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阐明其作为冠心病预测因素的价值,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疑诊"冠心病"住院的患者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肝脏超声检查,确诊冠心病69例(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44例(CHD-NAFLD组),单纯冠心病25例(单纯CHD组);非冠心病患者32例(非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7例(单纯NAFLD组),未合并NAFLD者25例(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中NAFL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63.77%和21.87%,P<0.01),合并NAFLD的冠心病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可以独立地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P=0.001,OR=6.014,95%CI(2.104,17.192)〕。结论 NAFLD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NAFLD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可用其初步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