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例烧伤瘢痕性溃疡恶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89-2003年收治烧伤瘢痕性溃疡恶变患者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5~78岁.溃疡经治疗未愈时间:5-25年.发生部位:骶尾部2例,臀部4例,足部4例,腘窝3例.溃疡均位于瘢痕中央,呈外向性蔓延,大部分溃疡的边缘与中央部位可见乳头状和菜花样突起,硬脆易出血,伴恶臭.溃疡面积(4 cm×8 cm)~(18 cm×15 cm).  相似文献   

2.
1989年以来,我科共收治头皮烧伤后瘢痕癌变7例,4例肿瘤仅侵及颅骨骨膜,3例有严重局部颅内转移,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概况男3例,女4例。年龄18~63岁。病理诊断:1例为恶性黑色素瘤,1例为基底细胞癌.5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其中2例为Ⅰ~Ⅱ级,3例为Ⅱ级)。从烧伤后瘢痕到确诊为癌变的间隔时间为15~26年,瘢痕溃疡形成到确诊为癌变的间隔时间为2个月~10年。溃疡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且有恶臭。5例为反复搔抓瘢痕后破溃糜烂,另2例为外伤后形成溃疡,均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2年10月至1994年10月,共收治烧伤后瘢痕溃疡癌变23例。通过本组手术前后病史,结合有关文献,我们仅就烧伤后瘢痕溃疡恶变原因与临床防治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27岁。烧伤后瘢痕溃疡时间最长55年,最短4个月。瘢痕溃疡面积最大25cm×18cm,最小2cm×1.5cm。致伤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0年以来的15年间共收治烧伤瘢痕癌九例,除1例截肢外,余均行局部病变广泛切除,以带蒂皮瓣转位修复,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27~62岁,平均43岁。癌变部位:左手背1例,头皮1例,臀部2例,左膝下前内侧1例,右胫前2例,左足踝部2例。烧伤时年龄为2~33岁,平均14岁。从烧伤到确诊为鳞状上皮癌或基底细胞癌的时间为13~37年,平均24年。溃疡面积最小4cm×5cm,最大18cm×25cm,平均直径10cm。7例感染严重,恶臭,其中3例呈菜花样隆起,1例深及骨质。本组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表恶性溃疡扩大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2009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体表恶性溃疡患者46例,恶性肿瘤大小约(1.8 cm×2.0 cm)~(20.0 cm×14.0 cm),形成溃疡面积约(1.7 cm×2.0 cm)~(16.0 cm×13.0 cm),病灶扩大切除后创面约(4.5 cm×5.0 cm)~(21.0 cm×17.0 cm),术中标本送冰冻病理活检以明确切除范围,缺损区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改良皮瓣移植等方法修复。结果本组创面直接缝合11例,游离皮片移植14例,局部皮瓣修复12例,改良岛状皮瓣修复7例,皮瓣联合皮片修复2例。本组46例中创面一期愈合43例;1例头部基底细胞癌创面移植皮片约1/5坏死,再次植皮后痊愈;2例上肢瘢痕鳞状细胞癌创面经皮瓣修复后,皮瓣与瘢痕缝合处部分切口裂开,经换药后痊愈。随访6个月~5年,8例术后1~2年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其中5例同时发生远处转移,其余38例患者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采用游离植皮、改良皮瓣等多种方法修复体表恶性溃疡病灶扩大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不同皮瓣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44例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12例;年龄36~65岁,平均45.2岁。病程1个月~2年。病变部位:额部7例,顶部27例,颞部8例,枕部2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8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范围为5cm×4cm~27cm×11cm。33例缺损<10cm×8cm者采用大小为6cm×5cm~10cm×8cm的邻近头皮瓣移位修复,11例缺损>10cm×8cm者采用大小为11cm×9cm~28cm×12cm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供区采用游离植皮修复。术后正规放、化疗。结果术后2例皮瓣发生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放疗后皮瓣存活良好。3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平均2.5年。皮瓣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无局部臃肿。术后平均1.2年5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存活良好。结论根据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皮瓣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2岁,因左小腿火焰烧伤后瘢痕溃疡不愈30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无糖尿病史。查体:左小腿下段可见瘢痕溃疡,面积约16 cm×14 cm,表面凹凸不平,恶臭,部分呈菜花样高出周围皮肤,有黄色分泌物,伴瘙痒及疼痛感,痛觉迟钝。左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全身多处可见陈旧性瘢痕,已软化。左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入院后即取瘢痕处菜花样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伴表面糜烂出血。给予10 g/L氯己定和体  相似文献   

8.
1970年10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共收治烧伤瘢痕癌患者41例。现将致癌诱因、癌变年龄等作一初步分析。1 一般资料1.1 本组男31例,女10例,汉族21例,少数民族20例;年龄23~78岁,烧伤面积1%~20%,癌变最大面积5 cm×10cm,最小面积1 cm×2 cm。1.2 癌肿发生部位头部5例,腹部3例,上肢12例,手背部3例,下肢13例,足部5例。5例头部瘢痕癌皆为男性维吾尔族人,皆因1~5岁时栽入烤馕的火坑,致头部烧伤,伤后均未植皮,后瘢痕愈合、溃烂、癌变。1.3 烧伤至癌变间隔期限癌变者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  相似文献   

9.
头皮恶性肿瘤外科切除后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修复与重建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1995 年1 月-2004 年9月,对70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85岁,平均50.3岁.病程2周~3年,平均 3.5 个月.基底细胞癌 31 例,鳞状细胞癌24例,恶性黑色素瘤8例,纤维肉瘤4例,脂肪肉瘤2例,血管肉瘤 1 例.病变范围 1.0 cm×0.5 cm~10.0 cm×8.0 cm.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缺损3 cm×3 cm~12 cm × 11 cm,采用中厚皮片移植 51 例,邻近头皮瓣移位12例,颈肩随意皮瓣移位2例,斜方肌肌皮瓣移位3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切取范围 5 cm×4 cm~18 cm × 12 cm. 结果 67 例皮片及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坏死,经过换药后Ⅱ期愈合;1 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感染,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55例患者获随访 1~5年,5例复发.植皮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患者和纤维肉瘤患者各1例,分别于术后1年及2年半复发,均再次行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刨面;皮瓣移位患者中血管肉瘤患者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各1例于术后6个月及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 例纤维肉瘤患者术后2年复发,再次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创面.余患者均存活良好. 结论 头皮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广泛彻底切除并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下蒂旋转瘢痕瓣修复颈部带状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5月,收治15例烧伤及烫伤后颈部带状瘢痕挛缩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7~35岁,平均17.3岁。瘢痕形成时间1~8年,平均3年。瘢痕部位:左侧颈部6例,右侧颈部8例,颏颈角区1例。瘢痕挛缩程度按黎鳌烧伤治疗学的分类标准:Ⅰ度12例,Ⅱ度3例。瘢痕范围8cm×5cm~25cm×12cm。采用大小为7cm×5cm~15cm×10cm的皮下蒂旋转瘢痕瓣修复瘢痕松解后创面,其中3例Ⅱ度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同时于瘢痕瓣下方颈根部以大小为7cm×4cm~12cm×7cm腹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周2例瘢痕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并有轻度增生性瘢痕形成;其余瘢痕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瘢痕松解彻底,颌颈角及颏颈角恢复正常,瘢痕瓣与周围皮肤颜色接近,无再次挛缩发生。末次随访时颈部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结论皮下蒂旋转瘢痕瓣可有效修复颈部带状瘢痕挛缩,能充分利用侧方多余瘢痕修复纵向瘢痕挛缩所致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Li Z  Cen Y  Gu M  Wang R  Liu Y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1):1343-1346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重建颅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4例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53岁。病程3~8年,平均6年。肿瘤部位:右颞顶部2例,左颞顶部2例,右额顶部3例,左额顶部1例,右枕部1例,左枕部2例,额部2例,顶部1例。头皮病变均呈外生型生长,病变直径为5~12 cm,平均8 cm。肿瘤分期均为T4N0M0。MRI检查示:肿瘤向内均侵入颅骨,其中硬脑膜内侧面完整12例,侵犯脑组织2例。无淋巴结转移。首先彻底切除病变的头皮、颅骨、硬脑膜及脑组织,头皮软组织缺损范围为8 cm×7 cm~15 cm×14 cm,颅骨缺损范围为5 cm×4 cm~12 cm×12 cm,硬脑膜缺损范围为4 cm×4 cm~9 cm×8 cm。然后采用合适大小的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周围邻位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脑脊液漏、颅内及硬脑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4年。随访期间局部肿瘤无复发。患者头皮修复处毛发生长良好,钛网与局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钛网外漏。无癫痫、肢体瘫痪等局部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一期彻底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可采用钛网重建颅骨、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烧伤瘢痕癌10例为鳞状细胞癌,2例为基底细胞癌.其中溃疡型9例,菜花型3例.手术植皮或皮瓣均成活.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12年获得随访,2例术后3~6个月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1例放弃治疗,5月后死亡,其余10例局部无复发,目前仍健在.结论:病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是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手术是烧伤瘢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烧伤瘢痕癌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9-2003年收治阴茎烧伤患者9例,年龄16~47岁.致伤原因:热液烫伤1例,火焰烧伤2例,高压电烧伤6例.烧伤总面积为3%~75%,平均26%TBSA,浅Ⅱ~Ⅲ度.阴茎部分均为深Ⅱ、Ⅲ度烧伤,面积(0.5 cm×2.0 cm)~(2.5 cm×4.1 cm).其余烧伤部位:阴囊烧伤6例次,双下侧肢烧伤5例次,单侧上肢烧伤3例次,双侧上肢烧伤2例次,躯干烧伤4例次,头部烧伤3例次.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过长.  相似文献   

14.
大网膜带蒂移植加全层植皮治疗慢性头皮溃疡恶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网膜带蒂移植加全层植皮治疗慢性头皮溃疡恶变一例卓小为,杨力军,戴维立,张衡敏患者男,40岁。因头部烫伤后瘢痕溃烂数年不愈。1991年8月入院。检查:头顶后侧8×7cm皮肤溃烂,部分发黑,高出头皮,犹如“菜花”。病理检查证实溃疡恶变。全麻下切除头皮及...  相似文献   

15.
1995~2005年我科共收治各类头皮缺损及颅骨失骨膜外露16例,分别应用局部邻近头皮瓣、头皮扩张术及游离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6~5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8例,烧伤4例,恶性肿瘤术后2例,良性肿瘤1例,外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2 h~30年;缺损部位:颞顶部7例,顶枕部4例,顶部3例,额顶部2例;头皮缺损面积:3.1cm×2.0 cm-16 cm×10 cm,颅骨失骨膜外露缺损面积:2.2cm×1.0 cm~13 cm×12 cm;行头颅CT15例,显示脑组织受损4例,伴脑脊液漏2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因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性治疗致左心前区溃疡7年收入第三军医大学两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查体见患者左心前区溃疡创面面积为6.5 cm×5.0 cm,伤及胸肇全层,可见心脏搏动及部分胸骨体和第3、4肋骨缺如残端,创基无肉芽生长,残留坏死组织有异味,创周瘢痕增生(图1).诊断:左心前区放射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最小7岁,最大32岁.均为烧伤后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瘢痕最小5 cm×6 cm,最大10 cm×12 cm.颈部瘢痕切除后缺损范围最窄6 cm,最宽13 cm.皮瓣大小6 cm~7 cm×13 cm~23 cm,供皮瓣区皮下分离后直接拢缝合,有10例缝合困难行植皮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13年5月间,应用2~4个扩张器联合扩张的方法修复缺损面积为50~350cm2的头皮瘢痕性秃。手术分两期:Ⅰ期根据秃发面积的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当大小、形状及数量的扩张器,并在瘢痕周围置入扩张器注水扩张;Ⅱ期根据瘢痕切除术后的缺损情况进行滑行推进或旋转皮瓣修复。结果:80例头皮瘢痕性秃发,74例取得良好效果;3例秃发面积过大,一次扩张未能完全修复,经二次扩张修复后效果良好;1例出现切口感染而取出扩张器;2例出现Ⅱ期术后头皮血肿,经处理后愈合良好。随访5个月~5年,头皮头发生长良好,缝线处无明显瘢痕增生,头部外观有明显改善,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比较满意。结论: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瘢痕性秃发,可以彻底切除瘢痕,使秃发部位有毛发覆盖,头部整体外观得到明显改善,是修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本组18例患者均为大面积头皮及颅骨膜缺损(缺损面积9 cm×4 cm~31 cm×19 cm),均丧失头皮再植条件,其中男3例、女15例,年龄18~42(22±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例、电烧伤2例、机器辊轴绞伤1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烧伤后不稳定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并行病理学观察,旨在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19例24个部位不稳定性瘢痕。男16例20个部位,女3例4个部位;年龄3~58岁,中位年龄27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4例18个部位,电击伤4例5个部位,烫伤1例1个部位。瘢痕位于手部8例,前臂2例,大腿3例,小腿2例,足部2例,胸部1例,腹部1例。瘢痕遗留3个月~1年。术中瘢痕切除后缺损范围为7cm×5cm~22cm×15cm,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自体薄皮片修复缺损。于一期术后6~18个月二期行局部瘢痕修复时,取复合移植区域全层皮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其中18例瘢痕溃疡完全去除,移植皮片成活;1例移植皮片表皮局部出现水疱,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移植皮片外观、质地、弹性等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均未再次出现不稳定性瘢痕,功能恢复可。供皮区呈色素沉着或表浅瘢痕。病理学检查示表皮细胞层、基底膜结构完整,形态与正常皮肤相似,真皮层内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无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生长良好。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能有效修复不稳定性瘢痕切除后创面,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组织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