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精神科门诊或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每组35例。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A1、ApoB,以及治疗12个月后糖尿病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利培酮组BMI、腰围、腰臀比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poA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利培酮组的FBS、TC、TG、HDL-c、LDL-c、TG/HDL-c、TC/HDL-c、ApoB低于氯氮平组,ApoA1高于氯氮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利培酮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均会对患者血糖、体重、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而氯氮平的影响更明显,这种不良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及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64例停药 1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服用氯氮平 (n =3 3 )与利培酮 (n =3 1) ,治疗前及治疗后 8周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催乳素、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测身高与体重 ,以体重BMI(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 )评定体脂情况 ,以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 -IR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评定胰岛素抵抗 ,以BPRS减分率评定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 8周后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 (治疗前vs治疗后 :(651 2 8± 42 9 0 4)mIU Lvs(163 7 60± 10 60 3 5)mIU L ,P =0 0 0 0 ) ,而氯氮平组催乳素浓度无明显改变 (治疗前vs治疗后 :(43 0 57± 43 1 52 )mIU Lvs (3 72 11± 194 57)mIU L ,P =0 687)。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催乳素与性别及不同药物有关。结论 :利培酮能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 ,氯氮平对催乳素基本无影响 ,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男性精神分裂症 6 0例 ,分为利培酮组 30例 [年龄 (2 8±s 6 )a ,病程 (5 .7± 1.6 )a],氯氮平组 30例 [年龄 (2 8± 7)a ,病程 (5 .1± 1.6 )a],利培酮组给利培酮 ,开始 1~ 2mg·d- 1,2wk内加至 6~ 8mg·d- 1,氯氮平组给氯氮平 ,开始 5 0~10 0mg·d- 1,2wk内加至 30 0~ 4 0 0mg·d- 1,8wk为一个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和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均为 90 %(P >0 .0 5 ) ,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 ,但利培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与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组,分别给予单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个月末监测患者血药浓度(PDL)、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项指标,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较之治疗前,氯氮平组、利培酮组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而血脂各项指标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在体重、血脂中总胆固醇(TC)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在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项,利培酮组在甘油三酯(TG)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齐拉西酮组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而体重及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对患者的体重及血脂代谢均有影响,且氯氮平的影响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对患者的体重及血脂代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氯氮平、阿利哌唑治疗,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6、24周体重指数(BMI)、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氯氮平组、阿立哌唑组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43.33%、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腰围、FPG、HbA1c、TG均升高,治疗24周后达到高峰期;氯氮平组治疗8周后BMI、腰围、FPG、HbA1c、TG水平均高于阿立哌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较氯氮平小,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联合氯氮平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8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糖脂代谢异常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ω-3组(ω-3脂肪酸联合氯氮平,43例)和对照组(氯氮平联合安慰剂,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糖的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腰围、BM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腰围、体重指数均明显高于ω-3组(all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明显高于ω-3组(a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ω-3组(P<0.001).结论:ω-3脂肪酸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调节机体血糖、血脂水平,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比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培酮组 30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4a±s 10a ,BPRS评分 5 4分± 5分 )用利培酮 1~ 8mg/d ,po ,bid ;氯氮平组 30例 (男性 1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33a± 11a ,BPRS评分 5 5分± 5分 )用氯氮平 5 0~ 40 0mg/d ,po ,bid ;均以BPRS ,TESS评定观察 8wk。结果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 83% ,氯氮平组为 80 % (P >0 .0 5 )。利培酮组对阴性症状起效较早 ,对兴奋躁动控制较差。利培酮组较多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症状 ( 2 7% ) ,与氯氮平组 ( 3%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其他副作用较少而轻。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疗效相似 ,适宜剂量 (≤ 4mg/d)的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8.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CGI。安全性评价用TESS等。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 80 % ,利培酮组为 88% ,2组相比P >0 .0 5;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浓度为 399IU±s 4 50IU ,利培酮组为 1351IU± 76 3IU ,P <0 .0 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失眠 (9% )、ECG轻度异常 (8% )、兴奋或激越 (8% )等。喹硫平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10 % )。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但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小 ,锥体外系症状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72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成3组,各有24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记为A、B、C组,观察对比三组疗效及糖脂代谢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治疗后FBG、TCH、TG、BMI水平均与治疗前对比有所升高,而C组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三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最低,其次为利培酮,氯氮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丙嗪和氯氮平对血脂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对单用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前后的血脂和体重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服药后两组病人的体重和血脂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无差别.但氯丙嗪组的TG、Tch变化和体重变化呈正相关;氯丙嗪剂量和TG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氯丙嗪对血脂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30,80~160 mg/d)和利培酮组(n=30,10~30 mg/d),疗程为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和泌乳素(PRL)变化。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4、8周后的FBG、TG、TC、HDL-C、LDL-C、体重和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TG、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体重和泌乳素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为观察组和利培酮组(40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77.5%,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80.0%,有效率9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C,TG,HDL,LDL和空腹血糖: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几乎没有影响,而利培酮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氯氮平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浆神经肽Y及瘦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氯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每组各30例,分别接受氯氮平和齐拉西酮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3、6周末,测定2组的体质量、血浆神经肽Y和瘦素水平。结果①氯氮平组治疗第3、6周末体质量和神经肽Y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第6周末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第3、6周末体质量、神经肽Y和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氯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体质量、神经肽Y和瘦素水平在组别×时间上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③氯氮平组治疗3周和6周末体质量的变化(△体质量)与神经肽Y的变化(△神经肽Y)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0.662与0.495,均P<0.05);④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氯氮平组△神经肽Y进入以△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3周末△神经肽Y可以解释△体质量变异的41.9%,6周末△神经肽Y仍可以解释△体质量变异的21.8%。结论与齐拉西酮比较,氯氮平显著增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而神经肽Y的变化可能是氯氮平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利培酮治疗。以BPRS评分、MCCB评分、TESS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认知功能、安全性分别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体质指数(BMI)、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催乳素(PRL)、瘦素(L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BPRS评分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的MCCB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糖、血脂及BMI水平均较治疗前变化显著,且对照组在TC、TG、LDL-C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的PRL、L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变化,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相当,但奥氮平更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不良反应更少,并且对血脂、PRL、LP的影响轻于利培酮,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脂类代谢状况。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所有患者均单一服用上述的某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实验周期为 8周。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 4和 8周末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和肝、肾功能等。数据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氯氮平、氯丙嗪组治疗后TC ,TG和LDL C升高非常明显 (P <0 .0 1) ;利培酮组治疗后TC ,TG ,LDL C升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氯氮平、氯丙嗪可导致脂类代谢异常。定期检查血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药葛根提取物葛根素与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均参与并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观察其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将肥胖模型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复方葛根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另设基础对照组。同时给药4周,测定每周体质量、血脂、血清胰岛素、血清瘦素水平。结果给予复方葛根胶囊4周,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减慢,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血清瘦素水平降低。结论复方葛根胶囊可缓解肥胖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ex difference in effects of clozapine, olanzapine, risperidone, and sulpiride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 One hundred twelv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receive clozapine, olanzapine, risperidone, or sulpiride for 8 weeks. Planned assessments included body mass index, waist-hip ratio, fasting glucose, insulin, C-peptid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I),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All measures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the 8-week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aist-hip ratio and triglyceride and IRI levels of men were increased higher than that of women in clozapine and olanzapine groups. In sulpiride group, body mass index and triglyceride, insulin, and IRI levels of women increased higher than those of me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for all assessments in risperidone group. Insulin, C-peptide, and IRI, but not fasting gluco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4 groups.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clozapine and olanzapine groups.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and olanzapine had higher fasting insulin, C-peptide, and IRI levels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and sulpiride.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lozapine, olanzapine, and sulpiride had effects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with sex difference. Clozapine and olanzapine seem to hav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to induce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bnormalities, and risperidone has the le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