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芪灵降酸颗粒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芪灵降酸颗粒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 方法 将83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与芪灵降酸颗粒联合别嘌醇,对照组给与别嘌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84%,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芪灵降酸颗粒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周荣珍 《吉林医学》2013,(27):5597-5598
目的:考察秋水仙碱与别嘌醇合用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接受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的联合给药治疗,B组接受秋水仙碱的单独给药治疗。8周后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但整体而言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然较高。结论: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4.
李爱平  王振青 《河北医学》2014,(11):1912-19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10月就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7岁。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3.8岁;秋水仙碱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6岁,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 P>0.05)。  相似文献   

5.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腔或软组织沉积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发作可使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1]。按照痛风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无症状高血尿酸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期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清热泄浊化瘀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变化,近年来痛风性肾病发生率在逐年增长。临床上常用别嘌呤醇来治疗原发性慢性高尿酸血症,然而许多患者在血尿酸完全正常后,尿蛋白及其它指标并未明显好转。1998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用清热泄浊化瘀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2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性肾病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明确的病名记载,但从其主要临床症状来看,应属于中医学"痹证、石淋、水肿、虚劳、溺毒、关格"等病证的范畴.笔者临床体会,中医中药治疗痛风性肾病有很好的特色和优势,今归纳诊治六法予以介绍,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妙丸联合别嘌醇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别嘌醇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接受四妙丸联合别嘌醇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炎症反应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关节肿痛指数评分、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和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妙丸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促进尿酸水平降低,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用碳剂(爱西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爱西特口服。均8周为1疗程。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优于对照组(53.8%),且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西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予西医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治疗;治疗组2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医方剂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疗效优于西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丸联合别嘌醇治疗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在3个中心就诊的痛风患者72例,区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总疗程12周。两组别嘌醇剂量:第1周100 mg/d,第2周起调整至200 mg/d并维持。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同步使用萆薢分清丸和安慰剂,一天2次,每次9 g。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3例和10例患者血尿酸<6.0 mg/dL,试验组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不良事件、重要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萆薢分清丸可提高别嘌醇降尿酸治疗的达标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风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并按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随机分为3组,即痛风洗剂组33例、热水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晚服用依托考昔60 mg,痛风洗剂组应用痛风洗剂外用浸泡患处,3次/ d,30 min /次;热水组应用热水浸泡患处,3次/ d,30 min /次;对照组仅服用依托考昔,而不外用。结果浸泡患处1次后,痛风洗剂组 VAS 分值由(7.11±1.47)下降至(4.18±1.14),热水组 VAS 分值由(6.97±1.54)下降至(5.71±1.55),对照组 VAS 分值由(6.95±1.55)下降至(6.28±1.88),痛风洗剂组与热水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热水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用浸泡患处6次,即48 h 后,各组间 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洗剂能迅速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痛苦,具有快速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胡晓玲  陈玉敏 《西部医学》2012,24(5):962-963
目的探讨别嘌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戒酒、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常规给予双嘧达莫片、口服碳酸氢钠片、尿素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别嘌醇。观察治疗后8周血尿酸、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尿酸、血肌酐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4小时尿蛋白改善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别嘌醇在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中必不可少,对肾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降血尿酸、降血脂以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建立尿酸性肾病伴高脂血症的实验大鼠模型,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血尿酸值、肾功能、血脂、肾指数和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组SUA、Ccr和24h尿蛋白均较自然恢复组明显下降;治疗组血脂TC、TG、LDL-C较自然恢复组均下降;HDL-C较自然恢复组上升.治疗组大鼠的肾小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均较自然恢复组明显减轻.结论 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用药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并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促进难治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有效实施,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对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重视,形成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的原发性难治性痛风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1 年的治疗及随访,记录其治疗实施情况和疾病控制情况。结果在过去的1 年中,有39 例患者坚持实施了规范化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患者依从率为42.4%;经过1 年的治疗,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痛风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z =-3.020, p=0.003),受累关节数有所减少(z =-2.453,p =0.014),痛风石体积缩小了(χ2=5.786,p =0.013),有并发症的患者人数也明显减少(χ2=4.083,p =0.039);1 年后,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痛风发作频率(z =2.915,p =0.004)、受累关节数(z =2.881, p=0.004)、痛风石体积缩小率(χ2=6.321,p =0.012)均少于未坚持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的患者。结论血尿酸持续达标治疗可有效降低痛风发作频率、减少受累关节数、缩小痛风石体积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今后需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建立患者的随访档案、及时监督患者复查、规范痛风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和关注并发症,以推动血尿酸持续达标规范化治疗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通膝散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 实验分成模型组,别嘌呤醇(10 mg/kg)阳性对照组,通膝散高、中、低剂量(500、300、100 mg/kg)组。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后2 h ip尿酸(450 mg/kg)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80 min后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通膝散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P<0.01),别嘌呤醇也有显著作用(P<0.01),通膝散高剂量的作用强度与别嘌呤醇相当。结论 通膝散对小鼠急性血尿酸升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前瞻性双盲对比临床研究以评价通益风宁降低血尿酸的效能和耐受性,34例痛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每天口服一片通益风宁(含别嘌呤酸100mg和苯溴马龙20mg)或别嘌呤醇100mg共2周,结果通风宁组(n=22)血尿酸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别嘌呤醇组(n=12,P〈0.10),而尿尿酸排泄的下降幅度则显著低于别嘌呤醇组(P〈0.01),提示通益风宁的降血尿酸作用比别嘌呤醇强。本组观察未发现通益风宁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20-122
目的观察通络开痹片联合尼美舒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ICU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尼美舒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络开痹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ESR、CRP、UA等生化指标水平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疼痛加剧等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虽然血尿酸显著下降,但治疗组未出现急性痛风加重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钠尿酸盐晶体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形态变化,探讨尿液pH值对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和促进尿酸排出的意义。方法采集痛风结节中的尿酸钠晶体,依次从弱酸至弱碱分别加入pH值为5.5、5.7、6.1、6.5、7.2、7.6、8.0的PBS缓冲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尿酸盐晶体在不同pH值环境下的形态变化。结果尿酸盐晶体在pH值5.5~6.1的酸性条件下呈针状,有聚集现象;在pH6.5~7.6时,晶体针状趋于变小,并分散于液体中;在pH值8.0的碱性条件下晶体变为颗粒状,甚至溶解。结论尿液pH值弱酸并趋于碱性时,尿酸晶体变小;当pH值7.0时,既不破坏肾脏的生理环境,又可能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阻止尿酸盐肾脏沉积和肾结石的形成,促进尿酸排出。  相似文献   

20.
骨化三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原发性IgA肾病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3.0g的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ACEI组)、骨化三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组(VD3+ACEI组)各30例,观察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血钾及血钙。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VD3+ACEI组较ACEI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可降低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未发现高血钾、高血钙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