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特点、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62例高龄(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手术选择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结果:除4例患者疗效欠佳外,其余取得较好效果。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其麻醉和手术方法应尽量简单有效。术前积极准备和术后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肖巍  班开洪  黄敬  蒋笃东  王庆华 《西部医学》2011,23(8):1480-1481
目的总结高龄(≥70岁)髋部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 127例高龄(≥70岁)髋部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术中术后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9.45%。术后随访9~36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股骨颈骨折术后得分为55~90分,平均79.36分;粗隆间骨折术后得分为65~93分,平均85.57分。1例行髋翻修手术。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骨不连及髋内翻畸形。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准备,正确的手术方式、麻醉的选择以及积极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治疗高龄老年人髋部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减少高龄髋部骨折并发症、降低病残和病死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76例70岁以上髋部(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措施。结果 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0.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2%,病死率1.33%。结论 只要做好术前评估、有效控制并存症,高龄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28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安全治疗的分析,探讨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并存病的处理原则,固手术期的观察重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手术(96例)或非手术治疗(牵引治疗32例),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治并存疾病及骨折并发症,保障骨折早期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牵引治疗组32例,1例并发脑出血,转内科治疗;2例皮肤牵引治疗一周后自行出院;其余病例住院治疗期间均安全度过,骨折愈合,顺利出院。手术患者96例均切口一期愈合出院。结论:高龄髋部骨折应根据骨折及患者具体身体状况正确选择手术(96例)或非手术治疗(牵引治疗32例),对手术患者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均应重视老年并存病的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防治骨折并发症及老年并存病的加重恶化。  相似文献   

5.
宋永枝  赵绍杰  张龙彬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19-1619,1695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8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和闭合复位、固定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结果:67例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早期并发症12例.结论:严格有效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治疗观察,通过术前、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3例,肺部感染2例,下肢无症状静脉血栓4例.结论: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内科合并症多且重,术前进行风险评估,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积极的预防处理并发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同时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德忠 《当代医学》2013,(13):100-101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7月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8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术后临床疗效及评价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内固定、PFNA内固定术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小。结论 DHS内固定、PFNA内固定术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等优点,是高龄髋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对其日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患者入院时即开始护理,术前行肌体应激训练、术后机能适应性训练、牵引期训练;术后行术后早期护理,术后功能恢复训练。结果:随访0.5~2年,功能恢复优者占79%。结论:护理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机体条件,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恢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与探讨高龄髋部骨折发病情况及预防。方法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病例高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178例,针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患者中,无疾病记载41例(23.0%);有疾病记载137例(77.0%),其中心血管疾病75例(42.1%),脑血管疾病64例(36.0%),糖尿病、肾病等35例(19.7%),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11例(6.2%),骨质疏松12例(6.7%)。其中≥3种并存症31例(17.4%),178例多为轻微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75例(42.1%),其中头下型骨折53例(70.7%),颈中型骨折22例(29.3%);粗隆部骨折103例(57.9%),其中稳定骨折8例(7.8%),不稳定骨折95例(92.2%)。结论对于高龄老人,尤其对易发生髋部骨折的高危人群,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的诊断及必要的综合治疗,将有助于预防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186例7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70~92岁,平均78.9岁;左髋89例,右髋97例。132例(70.9%)患者存在一种以上并存疾病。结果本组术前对并存疾病作积极治疗,手术均顺利通过,术后加强护理,大部分患者康复。本组123例获1年以上随访,疗效评定:优85例,良20例,可11例,差7例,总优良率为85.3%。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1.3%),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背景]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高龄(75102岁,平均79.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输血量、随访患者的患肢负重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术后患肢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见,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102岁,平均79.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输血量、随访患者的患肢负重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术后患肢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见,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3个月,平均20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79±6.23,疗效优9例、良47例、中12例,优良率为82.35%.[讨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三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早期行张口训练以恢复咀嚼功能;35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目定术,术后颌间牵引固定三天。均追踪观察6月~2年。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不影响咀嚼功能,达到下颌骨对称性外形以及下颌骨在三维空间平面的良好运动,张口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髁突骨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与死亡率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病死率的差异,总结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伤前健康状态、并发症、麻醉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1年随访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7例,男101例,女2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7例,股骨颈骨折140例,1年累计死亡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股骨颈组(P=0.03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待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数量、ASA评分、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充分认识老年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改善术前健康状态,有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万仑  刘仲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09,30(8):1259-1260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置换术中、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3例患者。按Van.couver分型A1型4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1型4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32型3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B3型2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术,同时做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提高假体柄固定的强度及股骨侧皮质骨骨量。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断端及结构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Vancouver分型综合包含了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假体的松动情况、股骨近端的骨量。因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超声引导下行FICB(实验组)和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FICB...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人11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行钢丝捆扎的病人2例,普通接骨板固定3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4例.钛缆和接骨板组合应用2例.同时结合植骨3例.石膏外固定1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0.2个月.10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骨不连.单纯行骨折固定未行股骨柄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无明显影响,同时行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明显升高。结论全面术前计划,充分考虑病人骨量丢失,选择合适坚强的内固定,术中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术后顺利康复。方法对68例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随访6~26个月,全组顺利康复,未见骨折不愈合及畸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的康复锻炼,指导早期离床活动,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Disability and death following hip fracture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as the population ages.Previous reports have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并随访12~24个月,分析临床资料,对其骨折类型、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按黄公怡髋部骨折愈合标准,优43例,良17例,差7例,因其他原因死亡3例,优良率8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增加了有效固定面积,加强了加压作用和抗扭转力,使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部分负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能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眭杰  童立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9):870-871,i0003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骨折7例,骨折均位于假体远端。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假体稳定,无X线松动表现,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