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血管手术后患者应用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可获得良好镇痛疗效,但常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氯诺昔康为非甾体抗炎药,尽管不具有以上不良反应,但其镇痛有“封顶效应”,单独使用不能充分缓解大手术后的早期疼痛,有研究认为其与阿片类药联合应用可降低不良反  相似文献   

2.
我院对手术后病人施行一次性输注泵术后镇痛,其镇痛有效率可达90%以上,尚有小部分病人仍然存在伤口疼痛。我们对这类顽固性疼痛病例改用氯胺酮静脉输注镇痛,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潘洁  周雁荣 《护理学杂志》2008,23(24):29-30
目的 探讨分级镇痛对心脏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胸骨正中切口的心脏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分级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各6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定期雾化吸入、拍背吸痰、鼓励患者自主咳嗽等措施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传统镇痛组依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疼痛强度并予以镇痛治疗,分级镇痛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强度后,再采用分级镇痛治疗.结果 分级镇痛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镇痛组(P<0.01),患者术后呼吸音、胸片及自我评价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镇痛组(均P<0.01).结论 分级镇痛治疗能有效缓解心脏术后患者疼痛,进而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延缓术后康复,也降低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并促进术后康复。本文将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镇痛机制、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以及静脉利多卡因的输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镇痛泵以其操作简单、能持续稳定镇痛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我院自1998年使用一次性镇痛泵(Accuffer持续型硅胶囊注入器,容量100ml,注速2ml/h)以来,完成手术后镇痛185例,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看接受心脏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手术后发生胸骨正中切口痛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我院疼痛门诊自2001年5月~2004年5月共接诊治疗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疼痛病人18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已于临床广泛应用,其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本研究拟对剖宫产术后病人施行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产妇的泌乳和肠蠕动的影响,并与术后无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后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和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组(A组)和PCIA组(B组)。A组患者缝皮前在切口皮下处放置镇痛泵导管,继之通过导管快速给予0.5%罗哌卡因5ml,术毕48h内以2ml/h持续输注0.5%罗哌卡因。B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舒芬太尼3μg,术毕接PCA泵以2ml/h(3μg/kg舒芬太尼配置成100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8、12、24、36、48h安静和活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需哌替啶镇痛例数、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总体满意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安静时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嗜睡26例(87%)、头晕11例(37%)(P0.05)、呼吸抑制2例(6%)。A组满意率29例(97%),B组25例(83%),患者术后需哌替啶镇痛A组8例(26.7%),B组7例(23.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和PCIA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伤口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79岁,平均年龄14.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在禁食基础上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 结果 住院时间7~130 d,胸腔引流时间4~35 d.全组死亡2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心搏骤停1例;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2~10年,失访2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或需二次手术者. 结论 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枝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级镇痛对心脏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胸骨正中切口的心脏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分级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各6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定期雾化吸入、拍背吸痰、鼓励患者自主咳嗽等措施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传统镇痛组依据临床经验判断患者疼痛强度并予以镇痛治疗,分级镇痛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强度后,再采用分级镇痛治疗。结果分级镇痛组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镇痛组(P〈0.01),患者术后呼吸音、胸片及自我评价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镇痛组(均P〈0.01)。结论分级镇痛治疗能有效缓解心脏术后患者疼痛,进而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部手术后疼痛剧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持续、易普及。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6月对83例胸部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PCIA和PCEA,现对其2种镇痛方法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探讨两者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腹部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受疼痛的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在孕晚期就已发育成熟, 疼痛刺激可引起新生儿病理生理反应,包括激素、代谢、循环及呼吸功能的改变。术后疼痛不仅给患儿造成短期的影响, 而且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但在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新生儿术后疼痛仍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本研究拟观察新生儿腹部手术后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鉴于氯胺酮联合曲马多用于患者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验证曲马多复合氯胺酮能否改善腹部大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在此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行择期开腹手术的成年患者(n=120)随机分入氯胺酮组(氯胺酮手术中用量为0.3mg/kg,手术后以0.1mg·kg^-1·h^-1速度输注)或对照组(相同剂量和速度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使用曲马多3mg/kg,手术后48小时持续输注曲马多0.2mg·kg^-1·h^-1另以患者自控吗啡镇痛用于补救性镇痛。结果在整个48小时研究期间,氯胺酮组在静息(P=0.01)和活动(P=0.02)时的疼痛评分较低,吗啡的需求量较少(P=0.003)。在0~24小时期间,氯胺酮改善了患者主观的镇痛效果(P=0.008),镇静作用较小(P=0.03),需要医师干预的严重疼痛较少(P=0.01)。氯胺酮组中产生幻觉的患者较多,但两组的其他副作用均相似。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小剂量氯胺酮是辅助吗啡和曲马多镇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会出现中至重度疼痛,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乃至影响总体疗效。适当的疼痛控制是促进TKA手术后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的先决条件,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并不总是能充分缓解疼痛,且常伴有不良反应。目前,用于补充和替代传统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式包括药物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局部浸润注射镇痛及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此项随机研究中,我们比较了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后采用蛛网膜下腔(IT)注射吗啡或吗啡复合可乐定镇痛与静脉自控吗啡镇痛(PCA)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组(4μg/kg)(M组)、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复合可乐定组(1μg/kg)(MC组)及PCA组。每例患者都使用PCA吗啡进行手术后镇痛。首要的观察指标是手术后48小时内吗啡的用量。同时记录首次使用自控吗啡镇痛的时间、静息痛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气管内导管拔管时间和副作用(瘙痒、手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结果M组和MC组的48小时内吗啡用量较少,M组的静息痛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降低并持续到手术后18小时,而MC组则可持续到手术后24小时。并且这两组第1次需要PCA镇痛的时间延迟。手术中MC组舒芬太尼的需求量明显减少。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镇痛可以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48小时内的吗啡用量。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复合可乐定可以减少手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延后患者需要PCA镇痛的时间,还能延长对静息痛和咳嗽时疼痛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镇痛泵应用于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管理,使术后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方法:选取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止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度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术后使用一次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一次性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曲马多持续静脉输注用于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片类药物经静脉或硬膜外途径用于术后镇痛已在临床广为应用。该药虽镇痛效果较好 ,但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甚至延迟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常为人们所顾虑。曲马多为一非阿片类镇痛药 ,具有镇痛效果强、副作用少的优点 ,本文对静脉持续输注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目的是为了术后镇痛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胆囊切除手术病人 40例 ,男 2 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 6 5岁 ,体重 (6 1 5± 5 1)kg。所有病人既往均无慢性疼痛病史 ,亦无长期服用镇静、镇…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一些动物研究已证实尼古丁在手术后有镇痛作用。然而,尼古丁经鼻喷雾剂在临床试验中得到的结果却好坏参半,这可能与其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有关,或者受试者中有接触过尼古丁的吸烟者。本初步研究在手术前对非吸烟患者应用尼古丁透皮贴剂,旨在观察其镇痛作用。方法4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的受试者参加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患者手术后需留院一晚并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手术前即刻分别给予受试者剂量为0、5、10或15mg的尼古丁透皮贴剂。本研究观察的主要指标为手术后第1小时及此后5天的疼痛程度,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进行评分。次要指标为镇痛药的用量、血流动力学数据、恶心及镇静情况。结果应用尼古丁透皮贴剂的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小时及手术后5天中,疼痛评分均低于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手术后第1小时:P=0.003,NRS均值下降1.4,95%CI=0.3~2.6;手术后5天:P=0.03,NRS均值下降1.0,95%CI=0.1-1.9。尼古丁剂量超过5mg时镇痛效果没有明显的提升。治疗组中有镇痛药的使用量减少、恶心增加、心动过速减少和收缩期血压轻度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剂量为5—15mg的尼古丁透皮贴剂可降低普外科手术后的疼痛评分,但是不能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需求及其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新近资料不仅提供了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剖宫产率、阴道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影响的进展,而且它与持续性枕后位和产妇发烧的关系也受到关注.改进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的关键是减小对分娩不利影响并保证产妇满意镇痛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硬膜外镇痛,设置大容量PCEA和长锁定时间的输注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慢性术后疼痛(CPS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7~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择期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248例,其中男104例、女144例,年龄20~74岁。使用数字等级评分(NRS)评估患者急性术后疼痛,使用改良简明疼痛量表评估术后30 d疼痛及术后3个月、6个月CPSP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CPSP发生率为45.2%(112/248),其中24.1%(27/112)为中-重度疼痛(NRS≥4分)。术后3个月CPSP发生率为60.9%(151/248),其中25.8%(39/151)为中-重度疼痛。术后30 d、3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以及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为术后6个月CPSP危险因素。结论正中胸骨切开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6个月CPSP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以及术后30 d、3个月存在中-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