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痰与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诱导痰与自然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和留取成功率,为广泛应用诱导痰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呼吸道疾病患者59例间隔4~5 h随机先后留取自然痰和0.068 mol/L氯化钠(即4% NaCl)超声雾化的诱导痰,成功地留取合格自然痰标本43份、诱导痰56份. 43位患者的诱导痰和相应的自然痰涂片分为两组,Giemsa染色后比较诱导痰和自然痰两组每高倍镜视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粒细胞的绝对数,以及每种细胞占粒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 诱导痰和自然痰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73%,χ2=10.60, P<0.01;粒细胞总数分别为120.25±28.16和101.00±23.65个/每高倍镜视野,t=8.37,P<0.01;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为45.50±25.41和38.50±21.50, 31.25±8.24和27.25±7.19, 40.00±21.66和32.75±17.73, 3.50±1.53和2.50±1.09个/每高倍镜视野 P<0.05,然而,每种细胞占粒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7.8±21.1)%和(38.1±21.3)%, (26.0±6.8)%和(27.0±7.1)%,(33.3±18.0)%和(32.4±17.6)%,(2.9±1.3)%和(2.5±1.1)%,各组P>0.05. 结论: 与自然痰相比,雾化吸入0.068 mol/L高渗NaCl溶液后,留取诱导痰的成功率较高,诱导痰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增加,但百分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痰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方法留取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检测其细胞成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的中性粒细胞数较其缓解期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数与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巨噬细胞数与哮喘各期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哮喘病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不同发病时期气道内的炎性细胞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3.
焦晓丽 《实用医技》2008,15(3):374-375
目的: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诊断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了解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8月16日至9月6日为本公司杜儿坪矿2839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及退休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论:诊断Ⅰ期煤工尘肺3例(工龄均在218以上,年龄均在43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升高,血压、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随着接触工龄增加,血压、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诊断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了解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接尘工龄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本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8月16日至9月6日为本公司杜儿坪矿2839例接触粉尘作业的在岗及退休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论:诊断I期煤工尘肺3例(工龄均在21a以上,年龄均在43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升高,血压、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随着接触工龄增加,血压、X线胸片异常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是严重危害煤矿工人健康的职业病,居于新疆职业病之首,约占职业病人总数的54.9%,病死率为19.9%.肺功能测定不仅作为CWP患者病情判定、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目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区有关CWP患者肺功能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选择2009~2010年新疆部分煤矿的1233名男性煤尘作业人员,对其职业健康检查、肺功能测定和尘肺诊断等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现居住于重庆的健康成人诱导痰细胞计数,建立重庆地区诱导痰细胞计数参考值.方法 对80例健康成人进行高渗盐水雾化痰诱导,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对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并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重庆地区78例志愿者痰诱导成功,细胞总数为(3.48±3.97)×106/g,嗜酸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诱导痰液细胞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6例,COPD组18例,各组行诱导痰和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检查。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 FEV1%pre)、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及用力呼气中段流速( FEF25%~75%);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分析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住院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20.65±6.32)% vs (58.39±6.76)%,P=0.00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1.50±0.57)% vs (7.00±2.30)%,P=0.002);与COPD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诱导痰中巨噬细胞明显升高( P=0.031),正常对照组诱导痰中以巨噬细胞为主。(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住院患者中hs-CRP[(1.90±0.54) mg/L vs (4.28±0.91) mg/L,P=0.018)及PCT [(0.05±0.035)μg/mL vs (0.14±0.025)μg/mL,P=0.020]均增高。(3)COPD住院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与FEV1%pre呈负相关(r=-0.481,P<0.05),与FEV1/FVC亦呈负相关(r=-0.583,P<0.05)。结论 COPD住院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肺功能减退有相关性,提示中性粒细胞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少琴 《广州医药》2009,40(2):40-42
目的了解按照GINA方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其气道炎性细胞的变化:方法对55例哮喘发作期儿童的新鲜痰涂片做细胞学分类计数,同步检测肺通气功能。结果嗜酸细胞是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明显低于非感染诱因组,中性粒细胞则是上呼吸道感染诱因组明显高于非感染诱因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非吸入激素组和不正规吸入激素组嗜酸细胞均明显高于正规吸入激素组,而正规吸入激素组的嗜酸细胞数则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正规吸入激素组和不正规吸入激素组肺功能都正常,而非吸入激素组的肺功能则低于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规吸入皮质激素可改善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肺通气功能,显著降低气道内嗜酸细胞的数量,因此必须按照GINA方案正规执行吸入皮质激素治疗,以达到哮喘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煤矿工人体检报告,探讨煤矿工人总体健康状况,为职业防护和健康保健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县疾控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于2011年对笔者所在县1502例煤矿接触粉尘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体检项目异常306例,总检出率20.4%;检出疑似煤工尘肺93例,检出率6.2%。职业禁忌67例,心电图异常71例,血压异常35例,其他40例(血尿常规异常、转氨酶升高)。结论:应掌握接触煤粉尘职工易患的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琳  梁启军  李存霞 《黑龙江医学》2017,(12):1195-119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妊娠咳嗽(细菌感染)诱导痰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016-01—2017-06间因妊娠咳嗽(细菌感染)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4例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炎性细胞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诱导痰中上皮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低,观察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妊娠咳嗽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15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IL-9、IL-5及IL-8浓度;用CAP系统通过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浓度。结果哮喘发作期组IL-9、嗜酸粒细胞(EOS)、IL-5和EC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P均〈0.01);哮喘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的IL-9、IL-5、ECP及EO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哮喘发作期组IL-9浓度分别与EOS和IL-5浓度呈正相关(r=0.39,P=0.025;r=0.542,P=0.001),哮喘发作期组IL-8浓度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881,P〈0.001);在哮喘发作期的中、重度患者中,IL-9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528,P=0.002)。结论IL-9与哮喘气道内的EOS、IL-5及ECP水平密切相关,在哮喘发作期尤为明显,表明IL-9参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住院的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入选患者共送痰标本275例,培养出病原菌株212例,结果 G+菌属23株(10.85%),G-菌属159株(75%),真菌30株(14.15%),主要致病菌仍为革兰阴性杆菌,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于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哌拉西林舒巴坦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居首位,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低;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耐药率最低。结论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常用的抗生素细菌耐药明显,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细菌抗生素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对34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及25例正常儿童进行痰液诱导,对痰液中炎性细胞、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中性粒细胞数超过总细胞数50%以上5例、嗜酸性粒细胞数超过总细胞数50%以上2例。哮喘急性发作组IL-8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正相关。结论: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呈多样性。IL-8可能通过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和血液中炎性细胞和炎症介质的变化是否一致。方法 同步收集54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晨痰和空腹静脉血,其中0级10例、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和Ⅳ级12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行痰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常规检查;用ELISA夹心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和血清中的IL-6浓度。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和血清中的CRP浓度。结果 COPD各组痰细胞总数、肺泡巨噬细胞(AM)数和中性粒细胞(Neu)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OPD各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OPD各组诱导痰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IL-6水平仅COPD Ⅲ级、Ⅳ级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COPD患者诱导痰上清液IL-6浓度显著高于自身血清IL-6浓度(P〈0.01);COPD Ⅱ级、Ⅲ级和Ⅳ级诱导痰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OPD Ⅲ级和Ⅳ级血清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OPD患者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自身诱导痰CRP浓度(P〈0.01);痰和血IL-6、CRP浓度与痰细胞总数、痰Neu%呈正相关。结论 AM、Neu、IL-6和CRP参与了稳定期COPD气道慢性炎症过程;重度气流受限的稳定期COPD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比较难治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为难治性哮喘炎症类型研究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哮喘患者32例和COPD患者21例,分析临床资料,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比较分析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结果①71.9%(23/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存在严重的气流受限(FEV1<60%预计值),仅6.3%(2/32)的患者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60%患者(9/15)气道阻塞可逆性>12%,与COPD组临床特征相似。②68.8%(22/32)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28.1%(9/3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61%);仅1例(3.1%)患者诱导痰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难治性哮喘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与COP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据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分类百分比,难治性哮喘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哮喘两种亚型,其中,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COPD诱导痰检测有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建立血浆循环DNA的提取及检测方法,探讨其在煤工尘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煤工尘肺组(31例)、接尘工人组(38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3组研究对象,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浆循环DNA,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循环DNA的相对水平,并根据Ct值绘出ROC曲线。结果:煤工尘肺组、接尘工人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循环DNA的Ct值分别为18.00±1.07、19.20±0.58和19.80±1.57,煤工尘肺组血浆循环DNA的平均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煤工尘肺组与对照组数据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煤工尘肺组与接尘工人组为0.859。结论:该方法能够方便快速的检测血浆循环DNA水平,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增高在煤工尘肺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和诱导痰嗜酸细胞(Eos)、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IL-5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2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做肺功能测定,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荧光免疫法和ELISA检测诱导痰Eos数量、ECP和IL-5水平.选择3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62例临床控制哮喘患者中,小气道功能异常43例(69.4%),正常19例(30.6%),诱导痰Eos数量(5.6±2.9)%、ECP(129±100)μg/L、IL-5(21±12)μg/L,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期哮喘组(P<0.01),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小气道功能异常哮喘患者诱导痰Eos数量(6.9±3.1)%、ECP(148±90)μg/L、IL-5(24±12)μg/L,显著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患者[痰Eos(2.0 ±1.1)%,ECP(54 ±29)μg/L、IL-5(13 ±5)μg/L,P<0.01].结论 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和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测定患者小气道功能和诱导痰炎性标志物有助于指导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