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郭雷鸣  马燕  王立俊  杨波 《中国医刊》2012,47(10):86-88
目的 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PPHN患儿的原发疾病、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心脏超声确诊的60例PPHN新生儿原发疾病包括:围生期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细菌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湿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膈疝、新生儿败血症等.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给予硫酸镁、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均临床治愈,18例重度肺动脉高压中有10例患儿死亡.结论 PPHN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又称持续性胎儿循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由胎儿型循环过度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新生儿持续缺氧和发绀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等[1]。PPHN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的生命。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PPHN患儿27例,研究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轻中度PPHN的疗效及疗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影响NO(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方法 对2014年8月—2018年10月入住安庆市立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用NO吸入治疗的42例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治疗成功组(27例)和失败组(15例)。收集患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分娩方式、羊水有无污染、出生时有无窒息、有无宫内窘迫、PS(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入院时血气分析结果(pH值、BE值、PaO2、PaCO2)、血糖、血钙浓度、母亲年龄、肺动脉压力值、有无并发症、NO吸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模式等,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早产、围产期异常、出生体重、应用PS(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时间、NO吸入时间、有无并发症这些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应用PS、NO吸入时间、并发症是影响NO吸入治疗PPHN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产、NO吸入时间短及出现并发症是影响NO吸入治疗PPHN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PS可改善NO吸入治疗PPHN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姜春萍  李培文 《中国医疗前沿》2012,(11):51+10-51,1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系新生儿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青紫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严重的PPHN多需NO吸入、新型机械通气或ECMO等治疗,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多无此设备及技术能力,且尚无完善的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故重度PPHN死亡率仍极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PPHN的患儿进行NO吸入治疗,入院后经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应用NO前呼吸机吸入氧浓度(FiO2)为(0.91±0.12),气道压力(MAP)为(1.31±0.21)kPa,入院4~24h在呼吸机支持同时加NO吸入治疗。NO吸入前、后0.5h、6h、12h、24h、48h动态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MAP、氧合指数(OI)、心率(HR)、血压(BP)的测定。结果患儿吸入NO治疗48h内经皮SpO2明显上升,OI、MAP明显下降(P<0.05),PaO2明显上升(P<0.05),而HR、BP无明显变化(P>0.05)。24~48h后经皮SpO2持续稳定。治愈18例,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吸入NO时二氧化氮(NO2)浓度监测均<2ppm。结论 NO吸入能选择性扩张肺血管,改善氧合,对心血管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保证有效通气及良好灌注时为有效的治疗PPHN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9年9月本院确诊PPHN患儿的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分析两组基础资料、原发病资料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共纳入124例患儿,早产儿组73例、足月儿组51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生长受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PPHN原发病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更多合并肺出血,足月儿组PPHN原发病主要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更多合并气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足月儿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PHN的原发病为RDS,更多合并肺出血,足月儿PPHN的原发病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更多合并气胸;对合并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加强临床管理,预防P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需辅助通气的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因构成.方法 2009年收住的93例早期新生儿,把导致其需要辅助通气的主要疾病作为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最主要原因,总共有50例,占53.8%;其次为新生儿肺炎,为22例,占23.7%;湿肺8例(8.6%);与窒息直接相关的6例(6.5%),分别为胎粪吸入综合征(MAS)3例、重度窒息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1例;梅毒性肺炎3例(3.2%);心脏疾病2例(2.2%);气胸、颅内出血(ICH)各1例(1.1%). 结论 RDS为需辅助通气早期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窒息已经不再是主要病因,湿肺、梅毒性肺炎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PPHN患儿在高频振荡通气下联合NO吸入,浓度从20×10-6mg/L(20ppm)开始,有效后可逐渐调低NO的浓度,降至5×10-6mg/L后维持3672 h。治疗时监测NO吸入前、吸入1 h、24 h和48 h后的pH值、肺动脉压力(PAP)、平均气道压(MAP)、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动脉导管前及动脉导管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心率、吸入前后监测二氧化氮(NO2)的浓度。结果与吸入前比较,吸入1 h、24 h、48 h时MAP、PAP、OI均下降(P〈0.05),动脉导管前、后SpO2、PaO2、pH值升高(P〈0.05),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期间,监测NO2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PPHN有显著疗效,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高危因素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确诊80例PPHN患儿的住院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同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A组(33例)用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并机械通气,B组(47例)在A组基础上使用PS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围产期窒息、肺部病变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临床治疗上使用PS的患儿临床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与不联合使用P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PHN多发生于男性足月儿,肺部病变和围生期窒息缺氧为最常见原因,湿肺、吸人性肺炎并PPHN预后较好,而窒息、RDS、新生儿败血症及感染等导致的PPHN预后较差;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是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急危重症,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死亡率和发病率仍较高。目前,针对PPHN患儿的治疗方法包括改进通气策略以优化肺泡募集,尽量减少氧气毒性,并同时使用肺表面活性剂和一氧化氮吸入。这些改进导致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PPHN患儿大幅度减少。PPHN最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或局部吸入给予血管扩张药,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类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进一步降低PPHN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对不同原因的新生儿持续肺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NO,吸入浓度为(5~40)×10-6,疗程为24h~7d。结果7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1例,死亡1例。治疗前及治疗24h血气分析显示pH、PaO2、氧合指数(OI)、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有明显改善(P均<0.05)。随访见生长发育佳,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NO吸入治疗新生儿PPHN有显著疗效,治疗期间,护理上根据病情变化控制NO吸入浓度及时间,保证NO吸入的连续性,密切监测NO及二氧化氮浓度(NO2),并观察血气分析及呼吸参数的变化,注意毒性及副作用的观察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科临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运彬  高薇薇 《广东医学》2004,25(5):498-500
近年来新生儿医学迅速发展。产前皮质类固醇激素与产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联合应用明显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高频震荡通气(HFOV)作为治疗手段也得到认可,相对无创的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的呼吸支持治疗。感染仍侵袭着许多早产婴儿;对患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患儿来说,吸入一氧化氮(NO)的方法己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蔡光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559-1560,1571
目的:为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常频组:2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高频组:2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监测48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结果:FiO2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1h后就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24h后,高频组的FiO2低于常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OI均呈降低趋势,与通气前相比较,常频组在12h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频组在通气1h后就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通气12h后高频组OI显著低于常频组(P<0.05),高频组的PPHN和ALS发生率低于常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吸入法治疗新生儿持续肺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吸入对不同原因的新生儿持续肺高压 (PPHN)的疗效。方法 对 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PHN的新生儿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NO ,吸入浓度为 ( 5~ 40 )× 10 -6,疗程为 2 4h~ 7d。治疗期间观察血气分析及呼吸参数的变化。 4例出院随访 10个月至 2年。结果  7例患儿有效 6例 ,无效 1例 ,死亡 1例。治疗前及治疗 2 4h血气分析显示pH、PaO2 、氧合指数 (OI)、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有明显改善 (P均 <0 0 5 )。随访见生长发育佳 ,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NO吸入治疗新生儿PPHN不仅安全而且有效 ,是急救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为生后肺动脉压力的持续升高导致血液经过卵圆孔及[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青紫发绀,酷似青紫型先天心脏病[1]。围产期缺氧可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致肺动脉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持续胎儿循环而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3—5月收治7例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肺动脉高压以青紫、气促为主要表现的患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广立 《大家健康》2017,(10):199-200
目的:评价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抽取6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例,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接受NCPAP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观察组新生儿经过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6.0% (48/50),对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 (7/10),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1例。常规组接受常频通气治疗,研究组接受高频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肺功能显著改善,且住院天数少,康复快,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PaCO_2、SaO_2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采取N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通气换气功能,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包括适当的通气支持.观察组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 μg/(kg·次)+生理盐水3 mL,持续20~30 min/次,每12 h 1次,连用3 d.对照组予硫酸镁负荷量200 mg/kg在30 min内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给予30~50 mg/(kg·h)连续静脉滴注3 d.所有病例记录治疗前后PAMP、pH、PaO2、PaCO2、FiO2、HR、RR、SBP.结果 两组PAMP、PaO2、PaO2、FiO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M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FiO2下调更快.观察组S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SBP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例出现低血压的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51-54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n=40)和常频机械通气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原发病、血气指标、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振荡通气组患儿的胎粪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比例均显著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湿肺比例均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PaO_2显著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FiCO_2、SPAP均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20.0%(8/40)(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较常频机械通气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