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48例外伤性脾破裂延迟出血,其诊断不明确及误诊百分率高于同期脾破裂1/2。隐匿期长、受伤轻微致外伤史忽视及症状不典型是导致误诊的原因。减少误诊关键是门急诊医师对脾破裂时刻保持警惕。作者指出详细的病史采集,系统严格体检,特别是腹腔诊断性穿刺,对诊断不明患者留察在诊断中的重要性。通过12小时保守治疗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手术,方式以脾切除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7例延迟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发病时间2天~3个月,术前误诊4例,16例行脾切除术,1例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延迟性脾破裂易误诊,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性,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经验,减少误诊,提高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7年2月收治11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资料。结果迟发性脾破裂在隐匿期的临床表现不一,易造成误诊,因此除了对该病要有充分认识,还应在诊断上应用动态的影像学观察,治疗上采取手术为主的方法,来减少误诊及病死率。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诊治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按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7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伤科骨折并发脾破裂的责任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5年6月收住的46例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的责任制护理临床资料,其中真性脾破裂44例,中央型脾破裂1例,被膜下脾破裂1例。结果:经实施责任制护理,46例患者均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诊断及治疗,42例转普外科,及时手术,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中央型脾破裂及被膜下脾破裂各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因确诊时间较晚,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早期诊断、精心护理、紧急救治,有利于减少漏诊误诊及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6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大多有典型的腹部外伤、腹部轻度疼痛、腹痛缓解、腹痛加重、失血性休克等临床特点,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术前明确诊断,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延迟性脾破裂临床不多见,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治疗方法以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本组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肝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高,需及早诊断,及时手术,多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其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笔者对5a来我院收治的68例脾破裂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探讨脾破裂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部外伤是煤矿医院的常见及多发外伤,而脾脏在腹部外伤中受伤率最高,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因此,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在煤矿医院急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近23年以来发生的87例外伤性脾破裂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煤矿医院正确诊断和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最佳方法。回顾分析8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如下:87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76例(脾修补术12例,脾全切加自体脾移植术35例,单纯脾切除术29例。治愈84例,死亡3例(均系多器官外伤)。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诊断较易,腹腔穿刺、B超、腹部CT等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实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是基层医院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死亡1例,39例治愈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共6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漏诊误诊,是提高脾破裂抢救成功率,避免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39例,死亡1例,39例治愈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共6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漏诊误诊,是提高脾破裂抢救成功率,避免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卵巢黄体破裂的超声诊断及漏诊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对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的71例卵巢黄体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黄体破裂超声诊断漏误诊原因。结果71例黄体破裂,超声诊断符合率59%(42/71),误诊率38%(27/71),漏诊2例。结论超声对黄体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医生的技术不过关、妇科知识不足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是卵巢黄体破裂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就临床上外伤性迟发脾破裂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就我院近年来收治192例外伤性迟发脾破裂患者,对其进行诊断并分析外科治疗情况。结果:192例外伤性迟发脾破裂患者经术前病史、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确诊;急诊切除术70例,62例行部分脾切除术及58例行脾脏修补术,全部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且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患者。结论:因外伤初期有可能损伤脾,只有在受伤48h后才可确诊故易发生误诊。临床上收治的外伤病人需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临床治愈的重点是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脾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诊断脾破裂30例,对其声像图及CDFI进行综合分析。结论:超声诊断脾破裂简便,快捷,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病人无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脾破裂200例,诊断正确率100%,声像图表现:脾实质内出现异常回声区(低回声、高回声、囊实混合回声等),其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结论: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术前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脾破裂者200例,诊断正确率100%,声像图表现:脾实质内出现异常回声区(低回声、高回声、囊实混合回声等),其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结论:超声对外伤性脾破裂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率。自发性食管破裂起病凶险,首次诊断常错误,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死亡率高,国外报告误诊率66.6%,现就误诊原因加以综合分析。结论: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超声诊断外伤性的脾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0年10月到本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5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进行超声波诊断,对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急诊患者超声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中,脾包膜下血肿2例,中央型破裂3例,脾蒂撕裂伤1例,真性脾破裂9例;出现合并伤的有左肾破裂2例,肝破裂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先经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后行手术治疗,全部证实出现外伤性脾破裂以及其他的合并伤,急诊超声诊断正确率达到100%.结论: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急诊诊断中,超声波诊断具有迅速、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诊断及治疗结果。方法:多发伤行抢救治疗后,应严密观察、监测腹部特征,确诊延迟性脾破裂后即行脾切除术。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30例行全脾切除术,2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发生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膈下感染,4例左胸腔积液,治疗后32例痊愈。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关键,延迟性脾破裂一旦发展成真性脾破裂多病情凶险,脾切除术是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主要术式。惟有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正确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护理,只要紧急抢救方法得当,均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脾破裂术后血肿治验473500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丁阁修郑某某,男,17岁。1994年2月5日左上腹遭拳击后,造成脾破裂,经医院行脾破裂缝合术及补液、输血、抗感染治疗后,左上腹仍感到刺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脾破裂术后脾脏血肿,血肿约3.5×5.2cm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