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勇军 《中医杂志》2012,53(5):379-381
1病因病机 高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痰瘀同治贯穿其治疗始终”.笔者有幸拜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高老师对中风病研究多年,遵从历代医家关于中风从痰瘀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等变化,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主要责于患者素不养慎,失于调摄;或年老体衰,肝肾两虚,阴阳失调,或形盛气衰,中气亏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养尊处优,嗜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郁久化热,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痰热内结,阻滞气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或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忧思郁怒,过度烦劳,五志化火,暗耗真阴,致阴亏于内,肝阳暴亢,阳亢风动,内风旋起,风火相煽,气血逆乱,挟痰挟火,真冲犯脑,脑络痹阻或络破血溢而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病案入手,说明气郁、血郁、食郁、痰郁、湿郁、火郁等六郁皆可引起机体阳不入阴,阴不敛阳或卫强营弱等以致失眠.临床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痰、化湿、消食、降火等法治本兼以宁心安神以治标.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陈镜合教授从郁立论治疗失眠的经验。陈师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郁滞不通均会导致失眠,诸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治疗上以疏解诸郁为原则,并结合生活调节,则事半功倍,避免形成"郁致失眠,失眠致郁"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溯源了从痰论治失眠的理论,分析痰浊扰心、痰热扰心、阴虚痰扰的病机变化,强调从痰论治失眠应以理气祛痰为主,不可过用寒凉,重视培补气血。从痰论治失眠的机制涉及单胺能系统、γ-氨基丁酸能系统、脑肠肽、食欲素及瘦素等途径。现代医家多从痰热扰心论治失眠,以黄连温胆汤为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5.
邢佳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古典医籍记录,认为痰是导致郁病临床躯体化症状异质性大且变证多的重要病理因素,郁病中涉及痰的病机亦应予以重视。郁病初起之时,其病机或以单纯气郁为主,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皆可生痰,且涉及多种脏腑:肝风内动,风痰上扰,头目眩晕;湿痰困脾,中焦郁阻,脘腹胀闷;气痰停肺,痰滞咽喉,胸胁痞满。因此对于存在痰饮病机的郁病患者,尤应辨清病位病机,分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37例董月奎(山东省寿光市中医院寿光262700)关键词失眠痰瘀顽固性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痛苦。近几年来,笔者以血瘀证治疗顽固性失眠37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皆经过长期的中西药物治疗,所...  相似文献   

7.
正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属于中医不寐、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中日友好医院张铁忠教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衷中参西,对失眠辨治独具匠心。张师将丹溪六郁学说运用于失眠的辨治,常有桴鼓之效。笔者有幸忝入门墙,随师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张师从六郁论治失眠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情志与失眠的关系《普济本事方》云: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  相似文献   

8.
王春苹 《北京中医药》2021,40(3):253-255
选取张铁忠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从张教授对“六郁”的概念认识,到六郁所致失眠的主要病机、辨治要领及体悟等方面,系统阐述其基于“六郁”理论论治失眠的独特思想和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失眠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肝脾在病生理方面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两汉至今各个时期"肝"和"脾"内涵演变、发展和融合的过程,系统地梳理了肝郁脾虚证的历史源流。肝郁脾虚萌芽于汉唐时期,形成于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肝主疏泄"成为肝脏的主要功能,其疏泄情志的功能得到了医家们的充分发挥,使疏肝解郁成为治疗郁病的大法。近现代随着各医家对脾脏逐渐重视,肝脾论治郁病开始成为主流,"脑—肠轴"的发现也为肝脾相关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郁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及激烈的竞争,人们思想紧张、精神负担加重,失眠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通过从肝脾肾论治失眠有助于临床的辨证分型,希望能给失眠的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梁晶晶 《山西中医》2011,27(11):38-38
导师贾文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失眠多从郁论治,现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惠博  林海 《国医论坛》2015,(2):63-64
失眠,临床上常见心肝气郁、郁而化火,肝郁脾虚、心阴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三型。治当或疏肝解郁、清心泻肝,或疏肝健脾、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除药物治疗外,还要重视精神调摄。  相似文献   

14.
失眠从痰论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芳 《天津中医》1996,13(3):24-24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是哮喘慢病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哮喘治疗的重点、难点。郁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关键因素,与哮喘发病、病情衍变、顽固难控关系密切。气郁-血瘀-痰凝导致气道挛急是哮喘慢性持续期病情持续难愈的主要病机,而哮喘患者的抑郁情绪会反复加重病情、降低治疗依从性,是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从郁论治,以疏肝理气为先、肝肺同治为重、祛风化痰活血为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抑郁情绪,提升哮喘控制水平,尽早使哮喘由慢性持续期过渡到缓解期,为哮喘完全控制提供助益,为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尤峰 《四川中医》2012,(8):29-30
老年顽固性失眠,临床上必须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来辨治。归纳起来,总由脏腑亏虚,运化减退,代谢紊乱,痰瘀内生而致脑府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致。治疗上需标本兼顾,注重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17.
朱丹溪怫郁致病理论认为怫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怫郁不仅仅表示情志的郁结,亦表示机体气血津液的愆滞.不寐多为心身疾病,以怫郁致病作为出发点,对不寐进行多元化的诊疗,能较好地提升不寐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病案举例四方面探讨失眠从痰论治。“百病皆由痰作祟”,痰热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失眠。t临证实证采用宁心安神,疏肝清热化痰之法。虚证拟安神定志,兼益气,补养心脾,滋阴降火之法,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起病迅速,病机复杂。笔者认为,气阴亏虚是房颤发病的内在基础,痰、瘀为疾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不良情志诱发房颤的形成和促进其发生发展,郁为房颤发病的关键环节,虚、痰、瘀、郁共同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应强调分清主次、标本兼治,补虚、化痰、祛瘀、解郁四法同用,以期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宫洪涛教师认为脾郁生痰亦是眩晕发生的重要病机,临床上应注重痰气同治,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