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侧鼻中隔黏膜瓣逆行翻转技术在内镜经鼻扩大入路鞍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的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颅底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0例患者使用对侧鼻中隔黏膜瓣翻转与30例未翻转患者进行对比。门诊内镜复查随访2~12周,分析供体部位结痂、鼻塞、肉芽形成、感染、出血及异味感等。结果手术后1~2周的随访检查显示,观察组30例患者的供体部位黏膜完全恢复,而对照组2周内无一例完全恢复,6~12周回访30例完全愈合(100%)。结论逆行翻转黏膜瓣覆盖于裸露的供体部位鼻中隔软骨,黏膜在2周即可完全愈合,减少了鼻中隔结痂、鼻塞、睡眠障碍、肉芽形成、感染、出血及异味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效果.方法 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2mm,用单翻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完全覆盖在鼻中隔穿孔部位并固定.结果 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结论 自体单翻鼻中隔粘膜瓣取材方便,血供丰富,易存活,可用于中小型穿孔.本文采用的缝合固定方法简单易行,自移植物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35-1537
目的:探讨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在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经鼻内镜扩大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患者38例,其中采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20例(对照组),使用适形多层重建技术行颅底重建18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6例,观察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神经外科技能的发展,微创理念逐步渗透到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其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神经内镜辅助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通过颅底自然腔隙到达手术区域,切除颅底中线区的病变,较其它入路对脑组织的损伤小,该入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了解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解剖研究进展及颅底重建的解剖研究进展,为扩大经鼻蝶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术后颅底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余涛 《当代医学》2014,(32):105-106
目的:探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在脑脊液鼻漏修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4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脑脊液鼻漏修补的不同材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以自体游离材料(颞筋膜、阔筋膜等)或异体材料进行修补,观察组患者以鼻中隔带蒂粘膜瓣修补。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23/24),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6%(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带蒂黏膜瓣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带窦黏膜蒂骨瓣在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在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中的应用价值。(2)方法 选择上颌后部牙列缺失伴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病人12例。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形成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的骨板,与窦黏膜一起内转上提,形成新上颌窦底,植入颗粒状骨质,抬高上颌窦底,加高牙槽嵴,(3)结果 12例病人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仅1例病人一侧剥离上颌窦黏膜时并发穿孔,经处理一期愈合,随访1年均骨化良好,种植体稳固,无明显骨吸收。(4)结论 带上颌窦黏膜蒂骨瓣的上颌窦底升高充填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9.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在扩大经鼻蝶入路和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相关解剖的研究进展,手术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处理颅底中线病变,如鞍上、鞍前、鞍后、鞍旁、斜坡和颅颈交界处等方面病变。现就以上各方面国内外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院神经外科自 2 0 0 0年开始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3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10例 ,年龄 13~ 6 8岁。伤因 :车祸伤 2 1例 ,坠落伤 7例 ,砸伤 3例 ,击伤 3例。GCS评分 :3~ 5分 9例 ,6~ 8分 2 5例。瞳孔变化 :单侧瞳孔散大 2 8例 ,双侧瞳孔散大 6例。CT或MRI诊断 :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2 1例 ,硬脑膜下血肿 8例 ,硬脑膜外血肿 3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2例。1 2 方法 :全组病例均选择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减压 ,切口皮瓣约 12cm× 14cm大小 ,开骨窗约 10cm×12cm…  相似文献   

11.
带蒂骨瓣开颅骨片镶嵌法在开放性颅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2月 ,我院对收治的 36例开放性颅骨凹陷骨折患者采取带蒂骨瓣开颅并骨片镶嵌法手术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5~6 2岁 ,平均 37 4岁。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1例 ,坠落伤 8例 ,铁叉击伤 3例 ,抓钩击伤 2例 ,镢头击伤 2例。骨折类型 :单纯凹陷骨折 15例 ,粉碎凹陷骨折 14例 ,洞形骨折 7例 (2处以上骨折 5例 )。骨折部位 :额部骨折 11例 ,颞部8例 ,颞顶部 9例 ,顶部 3例 ,顶枕 5例。骨折片刺入脑内14例。硬脑膜挫裂伤 18例。骨折凹陷范围 :最大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手术入路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以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对10例侵入蝶窦且突入鞍上的巨大垂体瘤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过程平稳。结论 采用此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手术效果,具有视野广阔、暴露良好、可保留嗅觉和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及放疗对愈后的影响。方法对10例新鲜白兔尸体的鼻中隔黏膜血供行解剖学研究。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颅底缺损一脑脊液鼻漏模型并利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术后7、10d在鼻内镜下观察切口愈合及脑脊液鼻漏情况,术后21d随机抽出10只接受手术治疗的兔子作为实验组行颅脑放疗,其余10只作为对照组,放疗后1、14d实验组和对照纽分别于鼻内镜下观察修复区域。结果7例鼻中隔黏膜瓣血供由鼻中隔后下端进入,2例血供由近鼻中隔后端约1cm处进入,1例未见明显血管分布,成功构建了颅底缺损一脑脊液鼻漏模型并成功实施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手术20例,均全部存活,切口愈合良好,无脑脊液鼻漏,无组织膨出及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10只接受术后放疗的兔子及对照组的10只兔子均全部存活,放疗组兔子切口愈合较慢。结论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颅底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可行,放疗对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有延迟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大额下硬膜外经蝶入路切除中、上斜坡及蝶窦内肿瘤的手术技术。方法我们借鉴国内张俊廷的手术入路方法治疗8例蝶窦、斜坡区肿瘤,术中锯开双侧眉弓、部分眶顶骨,磨除蝶骨平台,沿蝶鞍下方切除肿瘤,并采用额部骨膜及肌肉、脂肪与医用胶粘合重建颅底。结果全切除肿瘤2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大部分切除肿瘤4例。结论该入路对蝶窦斜坡区中线部肿瘤具有暴露充分,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颅底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多种带蒂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方法:术中应用颞肌复合组织瓣、额肌复合组织瓣、帽状腱陡膜组织瓣、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前颅底缺损10例,侧颅底缺损11例。结果:21例均一期愈合,随访6月以上,无颅内感染,无脑脊液漏,无脑疝形成。结论:带蒂复合组织瓣是一期修复颅底缺损的理想材料。需根据缺损部位和不同组织瓣的特点选择,大面积缺损可采用联合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采用鼻内切口黏膜入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为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供经验。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2例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鼻中隔外径入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研究组患者接受鼻内切口黏膜入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3个月随访。于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通气功能(鼻阻力、鼻声反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较术前均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最小横截面距前鼻孔距离、鼻阻力参数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切口黏膜入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鼻中隔穿孔及其修补 鼻中隔穿孔的手术修补方法,传统上多采用鼻中隔黏膜瓣(旋转),或者下鼻甲黏膜瓣转移进行鼻中隔穿孔的修补,这些方法对鼻中隔大穿孔(穿孔直径在10mm以上)者,手术往往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完成一期修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蝶入路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符合标准的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常规放疗组和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组,分别采取经蝶入路手术和经蝶入路手术+常规放疗和经蝶入路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对比这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复发时间、存活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在FACT评分中,经蝶入路手术联合伽马刀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116.2±34.18)明显高于其他两组(75.75±25.61;73.67±27.62),从随访时间上观察,时间越长其生存质量相对越好。经蝶入路手术联合伽玛刀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时间与其他两组相比,优势很明显,并发症低。结论经蝶入路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优势明显,两者联合是目前治疗垂体腺瘤的最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十多年来 ,由于显微外科应用解剖的深入研究 ,使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作为一项外科新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现已成为创面修复、功能重建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1] 。我科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6月 ,开展此类手术 6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6例 ,女 6例。年龄 7~ 59岁 ,病程 2小时~ 10年。病因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4 0例 ,贴骨疤痕 4例 ,胫骨、髌骨、跟骨骨髓炎创面5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1例 ,股骨颈骨不连 1例 ,晚期下臂丛神经伤 1例。部位 :上臂 1例 ,前臂 3例 ,手部 18例 ,髋部 12例 ,股前 1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