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103例),2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其中干预组同时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随访结束时,2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GQOLI总分[(280.94±25.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6±23.45)分]。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103例),2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其中干预组同时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随访结束时,2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GQOLI总分[(280.94±25.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6±23.45)分].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合理选择双胍类和/或磺脲类降糖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 0.2g每日3次,疗程1年。治疗前后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量化并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MMSE及MoCA(对照组注意力除外)得分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空间定位除外)。结论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许保磊马丽娜吴立克杨伟 《疑难病杂志》2014,(1):37-39
目的明确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进行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SF-36量表测定,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50例(观察组)和2型糖尿病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62例(对照组),比较2组生化指标及SF-36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bA_(1c)、TC、TG、HDL-C、LDL-C、HoMA-IR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电话随访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200例和参照组2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电话随访.干预前后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1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有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7%、每天不参加体育锻炼、焦虑、抑郁状况均对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在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同时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不同方法以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易智力量表(MMSE),对62名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记忆功能、临床智能精神检查测定。对研究组进行认知干预6个月,两组均随访1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各项测验评分及记忆智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MMSE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认知功能减退在2型糖尿病早期就已存在,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注意力下降,智力退化等,及早进行认知干预,对制定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90-94
目的探讨病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按病程分为四组:新诊断组、病程1年以内组、病程1~5年组和病程5年组。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得分。结果年龄(P=0.024)、治疗方法(P0.001)以及总胆固醇(P=0.037)在各病程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1.205,95%CI=1.128~1.286)和药物治疗(OR=2.931,95%CI=1.067~8.053)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病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强化降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及标准治疗组,平均随访5年,随访中检测FBG、HbA1c等指标,填写欧洲五维度生活质量调查表(EQ-5D)并收集相关的研究结果.结果 强化组与标准组相比生活质量及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并发症、低血糖发作、女性、高龄、长病程、低教育程度及高体质量指数均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强化降糖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而血管并发症、低血糖发作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女性、高龄、病程长、受教育程度低及高体质量指数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对这类患者应加强心理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引起其认知障碍的血糖阈值。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两年正规降血糖治疗后按照餐后2h血糖水平将实验组分为组别Ⅰ(4.4~8mmol/L)、组别Ⅱ(≤10mmol/L)、组别Ⅲ(10~11.1mmol/L)和组别Ⅳ(>11.1mmol/L),每组25例;于同期选取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评分和障碍发生率以及导致认知障碍单因素、多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独居与认知功能下降和障碍存在差异,即P=0.026<0.05和P=0.043<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糖水平和认知功能下降和障碍存在独立正相关性(即P=0.028<0.05),引起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糖阈值为11.1mmol/L。结论血糖水平过高(血糖阈值11.1mmol/L)能明显导致糖尿病者认知功能下降,所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认知水平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A—DQOL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DQOL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其自我管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康复训练对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药物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常规康复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化认知康复干预,两组均干预16周。评估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6周后认知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较前不同幅度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躯体功能、心理情感、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4项评分均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强化认知康复训练用于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5例2型糖尿病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干预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GQOLI总分(280.94±25.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5.66±23.45)分.结论: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有关的因素。方法用中国临床记忆量表、中国智力量表以及连线测验A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有关的因素。结果使用胰岛素、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以及伴有抑郁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关系显著负相关。使用胰岛素与病程、血糖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是否伴有抑郁以及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入住养老机构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辅以过渡期护理,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运用生活质量量表( 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施TCM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F-36量表8个维度中,观察组患者整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等7个维度评分以及平均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TCM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入住养老机构提供过渡期护理,可改善其血糖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特点。方法将2007年4月—2008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3例(观察组)和我县某社会福利院43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在初次确诊后以及3年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画钟测验(CDT)等神经心理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随访3年后认知功能各项积分与初次确诊得分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MoCA总分、视空间、延长回忆、身体部位即刻记忆2、听觉词语即刻记忆1、图片再认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EQ-5D)各项指标积分与初次确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焦虑或抑郁的积分下降最为明显。正常对照组MoCA总分、视空间、延长回忆、身体部位即刻记忆2、听觉词语即刻记忆1、图片再认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初次确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变化的早期特征性表现为延迟回忆障碍,其生活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焦虑或抑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降糖治疗;试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外,每天进行强化运动治疗2次.6个月后,162例患者完成了试验观察,每组81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QOL得分并分析影响QOL得分变化的临床因素.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普适分和总分均存在处理主效应[(58.93±5.19)分,(46.85±9.26)分; (59.19±3.57)分,( 47.87±9.04)分; (57.20±5.36)分,(47.67±9.25)分;(59.80±5.93)分,(47.03±8.64)分;(235.12±13.60 )分,(189.42±25.31)分;(293.24±18.49)分,(236.79±31.83)分;均P<0.01],也存在时间主效应(均P<0.01)和交互作用(均P<0.01);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前后的差值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血糖干预前后的差值有关;试验组的直接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T2DM患者的QOL,降低直接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