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群  林青 《医疗装备》2016,(4):9-1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乳腺肿块入院就诊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活检证实良性肿块30例,恶性15例,分别行MRI扩散加权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结果及表观扩散系数、弹性系数的差异性。结果 MRI检查确诊良性26例,恶性12例,总确诊率为84.44%,超声检查确诊良性27例,恶性13例,总确诊率88.89%,两种检查方案确诊率比较无差异,并且与病理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扩散加权成像中,相同b值良恶性肿块表观扩散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超声弹性成像中良性肿块SR值高于恶性肿块(P<0.05)。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均有助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质。  相似文献   

2.
弓瑜  李一冰 《现代保健》2014,(6):103-105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180例,对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肿块弹性硬度的分析采用5分法,并对患者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查,通过两种检查的比较,获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与病理结果的比较,得出良恶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4分及4分以上个数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而且检查方便易行,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女性乳腺疾病患者26例,共38病灶为研究对象,分析扩散加权成像测量扩散敏感因子b=1000s/mm2下感兴趣区(RO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来评判乳腺病变的良恶性.结果:26名患者共38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2(57.9%)个,恶性病灶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直径≤20 mm)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76例患者乳腺小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肿块大多边缘光滑,内部均匀低回声,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RI值<0.70。恶性小肿块大多边缘毛糙,内部不均质低回声,微钙化,部分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RI值>0.70,部分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小肿块和恶性小肿块在边缘毛糙、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级和RI值>0.70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M R I多序列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自愿进行MRI检查的乳腺癌患者44例进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自愿进行MRI检查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44例进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比较T1WI、T2WI、DWI、DCE各序列下的MRI征象.结果:观察组MRI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扫描序列及参数在乳腺MR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名乳腺疾病患者采用FSE—IR和FSE—XLT1WI横轴位、脂肪抑制FSE—XL T2WI矢状位平扫和3D—FSPGR T1WI双乳横轴位动态增强扫描,对各扫描序列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序列对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FSE—IR93.33%、FSE—XLT2WI93.33%、FSE—XLTIWI42.22%、3D—FSPGRT1WI动态增强为82.22%。结论3.0TMR乳腺成像,联合使用FSE—IR序列进行脂肪抑制FSE—XLT2WI矢状位平扫和3D—FSPGR序列动态增强,可在较短的扫描时间内获得优质的扫描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型肛瘘手术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 手术结果证实,原发性瘘管有63条、分支瘘管有20条、外口有56个,内口有55个,肛周脓肿有25个,检查显示:①原发瘘管敏感度98.41%、阳性预测值96.82...  相似文献   

9.
王一凡 《中国妇幼保健》2014,(28):4653-465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多点多方向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在最大直径≤1 cm乳腺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36个最大直径≤1 cm乳腺小肿块行超声引导下多点多方向FNAC与病理结果。结果:136个乳腺小肿块中,细胞学诊断恶性61个,可疑恶性15个,良性病变48个,不能定性12个。不能定性的小肿块经二次穿刺后,均获得准确的细胞学诊断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中,良性病变共53个,恶性肿瘤83个。US-FNAC在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1 cm)中的敏感度97.5%、特异度92.7%、准确率95.6%,结论:多点多方向US-FNAC对乳腺小肿块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较高,是重要的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旭 《医疗装备》2021,(24):12-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与DCE-MRI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 6 2例乳腺良恶性肿块 (肿块的纵横径≤ 2 0mm)内血流丰富程度、血流速度 ,RI值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乳腺小肿块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经二维超声和彩超检查 ,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6 2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 16~ 6 9岁 ,平均年龄 4 8岁。肿块均为 2 0mm以下。临床主要表现有 6 2例乳腺小肿块中 ,乳腺癌 36例 ,其中腺癌 9例 ,单纯性癌 8例 ,髓样癌 5例 ,浸润性导管癌 13例 ,乳腺增生恶变 1例 ;良性肿块 2 6例…  相似文献   

12.
谢颖 《医疗装备》2023,(15):15-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再行病理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技术单独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良性42例,恶性58例。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灵敏度为68.97%,特异度为40.48%,阳性预测值为61.54%,阴性预测值为48.57%,准确度为57.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差(Kappa=0.329);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诊断灵敏度为75.86%,特异度为38.10%,阳性预测值为62.86%,阴性预测值为53.33%,准确度为60.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21);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诊断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88.10%,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2.50%,准确度为92.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83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较高,利于提高诊断效能,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提高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性质鉴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8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图像重建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R)、最大密度透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再现(VR),同时结合所有患者组织病理活检,分析MSCT对肿块性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42例MSCT诊断为良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有38例符合,38例MSCT诊断为恶性肿块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查证实有35例符合。80例患者经MSCT检查及应用后处理技术均能很好地显示肿块形态、大小、边缘、钙化情况、淋巴结转移、肿块血供情况及肿块与乳腺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具有很好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序列磁共振(MRI)检查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经内镜证实为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测,分析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变肠壁及非病变肠管壁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结果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肠壁活动期DWI为中高-高信号17例,稍低信号1例,ADC值为(1.55±0.12)×10^(-3)mm^(2)/s,非病变段肠壁DWI信号为稍低-低信号18例,ADC值为(2.10±0.14)×10^(-3)mm^(2)/s,两组DWI信号与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序列MRI扫描中DWI信号及ADC值可为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判定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场强磁共振(MRI)的出现和多通道乳腺专用线圈的使用,使MRI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乳腺MRI检查已经逐渐发展成型,对病变的大小、性状及其与周围组织间关系的显示更加清晰,对一些多中心、多灶性病变显示更加敏感[1]。根据近年的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评估容积成像(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度.结果 共113枚病灶,经病理诊断为恶性57例65枚病灶,良性41例48枚病灶.其中,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69%( 44/65)、68.75%(33/48)、74.58%(44/59)和61.11%(33/54),VIBRANT动态增强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2%( 55/65)、89.58%( 43/48)、91.67%(55/60)和81.13%(43/53).两种方法诊断符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于钼靶X线摄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的乳腺肿块多模态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义乌復元第一医院收治的出现乳头溢液、乳腺包块、乳房疼痛等症状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将38例恶性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组,62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获取肿块方位、边缘、毛刺、汇聚征、钙化情况,弹性成像检查获取弹性成像评分、面积比值、应变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方位非平行(51.61%vs. 73.68%)、边缘模糊(56.45%vs. 76.32%)、有毛刺(46.77%vs. 81.58%)、有汇聚征(51.61%vs. 78.95%)、有钙化(50.00%vs. 81.58%)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弹性评分(2.06±0.14 vs. 3.12±0.42)分、面积比值(1.42±0.15 vs. 1.91±0.20)、应变比值(2.24±0.37 vs. 3.31±0.6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弹性成像诊断相比,自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实性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76例(81个肿块)乳腺实性小肿块患者进行检查,按照BI-RADS-US分级标准,分析肿块的超声特点与各级别之间的关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高频超声显示各级别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钙化及血流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I- RADS -US分级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阳性预测值为73.91%( 34/46),敏感度为94.44% (34/36),特异度为73.33%( 33/45)。结论高频超声结合BI-RADS-US分级标准诊断乳腺实性小肿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不论病灶的良恶性,基本上均通过肿块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乳腺病灶鉴别最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其良恶性。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的疾病,死亡率更是高居第一位,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结合二维超声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及ABVS检查,分析二者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86个病灶中,经病理检查44个良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二维超声、 ABVS、二维超声+ABVS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准确度分别为75.58%、 90.70%、 94.19%。ABVS及二维超声+ABVS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准确度高于二维超声(P <0.05)。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ABVS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应用价值较高,ABVS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提高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