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不同排便方式的效果,为临床护士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排便措施,减少排便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床旁坐便椅坐位方式排便,对照组为传统床上平卧位排便.排便过程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有无解出、排便费力程度、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排便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无解出、费力程度、舒适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上平卧位排便结果 不佳,且未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无严重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床旁使用坐便椅坐位排便是一种合理、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排便体位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排便体位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为临床护士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促排便措施,减少排便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23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25例次排便过程中的心率和血压,并比较两组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平卧位排便者与半卧位排便者在排便过程中各时段的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卧位排便并不能有效减少排便过程中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半卧位排便也可考虑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排便的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床旁坐椅排便和传统卧床排便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大便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大便后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脉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应用床边坐椅排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开塞露肛注和蓖麻油口服2种促排便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时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进行比较,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需采取促排便措施的AMI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开塞露组和蓖麻油组,开塞露组给予开塞露20~40 ml肛注,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10~30 ml口服.观察比较患者在平静、促排便前、促排便后、便中前期、便中后期、便后整理、便后5 min、便后30 min 8个时段中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开塞露组与蓖麻油组在促排便后开塞露组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显著高于蓖麻油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时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开塞露肛注者与蓖麻油口服者在排便过程中各时段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基本相同.但在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期间,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较蓖麻油口服者增加明显,不宜过多延长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开塞露肛注和蓖麻油口服2种促排便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时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进行比较,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需采取促排便措施的AMI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开塞露组和蓖麻油组,开塞露组给予开塞露20~40ml肛注,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10~30ml口服。观察比较患者在平静、促排便前、促排便后、便中前期、便中后期、便后整理、便后5min、便后30min8个时段中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开塞露组与蓖麻油组在促排便后开塞露组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显著高于蓖麻油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时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塞露肛注者与蓖麻油口服者在排便过程中各时段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基本相同。但在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期间,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较蓖麻油口服者增加明显,不宜过多延长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温梦玲  陈冬梅 《现代护理》2007,13(3):621-623
目的对开塞露肛注和蓖麻油口服2种促排便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时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进行比较,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需采取促排便措施的AMI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开塞露组和蓖麻油组,开塞露组给予开塞露20~40ml肛注,蓖麻油组给予蓖麻油10~30ml口服。观察比较患者在平静、促排便前、促排便后、便中前期、便中后期、便后整理、便后5min、便后30min8个时段中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开塞露组与蓖麻油组在促排便后开塞露组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显著高于蓖麻油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时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塞露肛注者与蓖麻油口服者在排便过程中各时段心脏自律性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基本相同。但在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期间,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较蓖麻油口服者增加明显,不宜过多延长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床旁坐椅排便和传统卧床排便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大便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大便后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脉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应用床边坐椅排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冰  王建荣  马燕兰  帅莉  林琳 《护理研究》2008,22(8):670-672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肌耗氧量(MVO2)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排便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8例需采用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的早期AMI病人随机分为开塞露组和蓖麻油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两组病人排便过程中心率和血压,并比较两组病人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率、血压及MVO2变化.[结果]两种促排便措施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塞露组病人在促排便后心率和MVO2较蓖麻油组同期升高,其他时段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及MVO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期间,病人MVO2较蓖麻油口服者增加,不宜过多延长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的时间.促排便措施的选择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李冰  王建荣  马燕兰  帅莉  林琳 《护理研究》2008,22(3):670-672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肌耗氧量(MVO2)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排便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8例需采用促排便护理干预措施的早期AMI病人随机分为开塞露组和蓖麻油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两组病人排便过程中心率和血压,并比较两组病人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率、血压及MVO2变化。[结果]两种促排便措施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塞露组病人在促排便后心率和MVO2较蓖麻油组同期升高,其他时段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及MVO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期间,病人MVO2较蓖麻油口服者增加,不宜过多延长开塞露肛注后等待排便的时间。促排便措施的选择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床边排便活动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床边排便活动的安全性.方法 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分别采取床边排便和传统卧床排便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便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静息时升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大便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静息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后D-P均高于静息D-P(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诉不适"、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24-72 h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进行床边大便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不同时段心脏自律性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对AMI早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排便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3例AMI早期患者25例次排便过程中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并比较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QT离散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的不同时段中,HRV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校正后QT离散度在排便过程中升高明显(P<0.05)。结论排便对AMI早期患者心脏自律性负性影响较大,尤以便中前期和便后整理时最为明显;护理人员应加强排便过程中的心脏功能监护,缩短患者排便时间,积极协助患者做好便后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冰  王建荣  马燕兰  林琳  周莉 《护理研究》2007,21(29):2655-2657
[目的]探讨不同排便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病人排便过程中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MVO2)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记录23例AMI早期病人25例次排便过程中不同时段的心率和血压,比较首次排便组与非首次排便组排便过程中心率、血压及MV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排便过程中心率、血压及MVO2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非首次排便组血压在便中前期较首次排便者明显升高。[结论]对于非首次排便的AMI病人,护理人员仍应提高警惕,加强排便知识宣教和排便中监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MI患者43例为观察组,除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的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实施前瞻性护理;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AMI患者41例 为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预防便秘的常规药物治疗及发生便秘后的护理干预;在2组患者入院时对排便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入院第8天对2组患者排便情况、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与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AMI患者实施有预见性的前瞻性护理预防便秘,可明显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从而避免便秘造成的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spective nursing on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Methods 43 AMI patients during July 2008 and June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classifi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sides the nursing routine of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lus routine therapy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prospective nursing was implemented.Throug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 41 of AMI in our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06 and June 2008 were classifi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given the nursing routine of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lus routine therapy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occurrence of constipation. The defecation condition was assessed fo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and the defecation and mortality rate was compared on the eighth day of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stipation and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nclusions The prospective nursing for AMI patients to prevent constipation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thus to avoid serious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constipation and reduce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及其对降低恢复期间因便秘而诱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就诊的3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2010年1月为界划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47例,干预组165例。每组按层次分别随机选择男70例和女20例。干预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便意的培养,排便方法指导,便时陪护,适当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护理。出院后继续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医嘱,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指导。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期间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因便秘而诱发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恢复期发生便秘11例,便时诱发心肌梗死共2例,对照组患者恢复期发生便秘23例,排便时诱发心肌梗死共7例,其中1人突发猝死。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25)。患者因便秘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27.70,P〈0.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危险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42例AMI患者心电图的QTd,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比较。结果AMI有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结论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d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结合穴位贴压解决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敷脐结合穴位贴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以及排便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大便性状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排便后半小时内均无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结论中药敷脐结合穴位贴压能有效调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胃肠功能,有效解决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金喆  Rha Seung Woon  李永健  党群 《临床荟萃》2010,25(18):1565-1567,F000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小血管罪犯病变的介入治疗中,与应用单纯球囊扩张术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共入选1364例罪犯血管为小血管病变(靶血管直径≤2.5 mm)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支架组,n=683)和单纯球囊扩张组(球囊扩张组,n=681),应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随访8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支架组与球囊扩张组相比,心源性病死率[优势比(OR)0.57,95%可信区间(CI)0.33~0.98,P=0.041]和总病死率(OR 0.60,95%CI 0.38~0.95,P=0.028)显著降低,其他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即使靶血管已成功开通,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查阅本院2007-2008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共150份,均为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其中对照组患者72例,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有78例,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情况,术后4周内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无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