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何艳玲等研究结果表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以下哪种鼻饲方法食物反流发生率最低?A分次灌注法B持续滴注法C输注泵控制滴注法D以上均不是2作者嵇艳报道基于学习风格的多元化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改革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护生的需要,有助于护生临床综  相似文献   

2.
赵桂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563-1565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速度对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后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鼻饲速度的不同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86例。Ⅰ组采用间断推注法,Ⅱ组采用间断滴注法,Ⅲ组采用持续滴注法。每种鼻饲方式注入次数均为986次。观察3组患者鼻饲期间胃内容物反流次数、残胃量超过100ml的次数、中断进餐次数、呛咳次数,并比较3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Ⅱ组和Ⅲ组胃内容物反流、残胃量超过100ml、呛咳、误吸次数各指标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Ⅲ组两组之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放射性锝水平计数最少,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间断滴注法与持续滴注法可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后胃内容物反流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患者中三种鼻饲方法所致食物返流率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比较灌注、泵注和滴注三种不同鼻饲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所致的食物返流发生率 ,以寻求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安全的鼻饲方法。方法 6 0例需要行胃肠内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行灌注、泵注和滴注法鼻饲 ,三种方法分别为 1 32次、1 35次、4 5次 ,共完成 31 2次。结果灌注、泵注和滴注法鼻饲所致的食物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1 5 %、2 .9%、6 % ,其中泵注组食物返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χ2 =1 5 0 ,P <0 .0 1 )。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实行胃肠内营养时 ,泵注法比灌注法和滴注法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鼻饲法在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用注射器分次输入能全力,观察组患者用输液泵序贯滴注糖水、氨基酸-百普力-能全力.每天观察患者呕吐、反流、腹胀及腹泻情况,持续观察11 d.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改良鼻饲法能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持续泵注鼻饲法在脑外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雄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81-4082
目的减少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56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定时鼻饲法组(对照组28例)和持续泵注鼻饲法组(实验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误吸、呕吐反流、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泵注鼻饲法可减少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能提高排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鼻饲法对老年气管切开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56例老年病房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定时法)与观察组(持续滴入法),比较两组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误吸、呕吐反流、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滴入鼻饲法可减少老年患者气管切开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持续滴注鼻饲法应用于高龄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减少高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50例高龄鼻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时鼻饲法组(25例)和持续滴注鼻饲法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持续滴注鼻饲法组患者发生腹胀、腹泻、胃管堵塞、呕吐反流、误吸等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定时鼻饲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滴注鼻饲法可减少高龄鼻饲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鼻饲法和分次注入鼻饲法在高龄重型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龄重型脑出血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分次注入鼻饲法,观察组采用持续滴注鼻饲法。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持续滴注鼻饲法可改善高龄重度脑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内营养液持续泵入在老年脑卒中长期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策略.方法 将100例老年脑卒中长期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持续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以传统方法鼻饲胃肠内营养液.比较2组的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胃食管反流、呛咳、误吸、胃潴留、腹泻、腹胀、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胃肠内营养液持续泵入在老年脑卒中长期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传统鼻饲造成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症创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患者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率增加情况下,早期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均在24h内给予胃肠内营养,试验组:予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输液泵控制;对照组:用灌注器分次灌注,3h左右1次。结果试验组机体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上升,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创伤患者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予缓慢滴注法,用输液管插入营养液瓶中,输液泵控制在临床是可行的,可减少反流、腹泻等并发症,同时又能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与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行气管切开术的72例昏迷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A组(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组),B组(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组),选择同样的湿化液,于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7天取痰液培养,并评估肺部感染状况.结果 在气管切开时,两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细菌培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符合机体对气道湿化的生理需求,并能降低患者肺部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顾燕敏 《护理与康复》2008,7(9):688-68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输液泵鼻饲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院日期单号、双号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流质,对照组用传统方法间断灌注流质,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伤后第10天营养指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有利于胃的消化吸收,维护胃肠功能,减少因鼻饲产生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戴文  刘宁  谢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06-7907
对我院昏迷患者鼻饲液反流56例原因分析与护理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19例,年龄5~82岁。GLS评分为8分以下,其中气管切开患者42例,鼻饲时间最短2d,最长5a。 1.2方法鼻饲方式为注射器一次性投给,持续经泵滴注。观察反流情况。  相似文献   

16.
谭玫 《全科护理》2009,7(35):3198-319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湿化气道。[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较为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随机将64例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气管内间断滴入法、输液泵控制持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在气道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操作耗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输液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具有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等优点,气道湿化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时腹泻的发生情况,以寻找最佳的肠内营养鼻饲方法,并形成相关护理常规。方法将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器间歇灌注组(A组)、输液器持续滴注组(B组)和输液泵持续泵注组(C组),每组20例。观察鼻饲期间肠内营养所致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 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0%(12/20)、40%(8/20)、20%(4/20),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方法密切相关。实施肠内营养采用输液泵持续泵注的方法能有效减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促进气管切开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对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排痰效果及拔管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输液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法,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促进患者排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鼻饲在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气管切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经常被应用于昏迷患者 ,而这些患者因为不能经口进食 ,又常常需要进行鼻饲。在护理工作中 ,笔者发现 :如果鼻饲时间、体位、方法掌握不当 ,观察不仔细 ,由于吸痰的刺激 ,容易导致食物返流至气管内 ,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1 临床病例我科 1997~ 2 0 0 0年 ,共收治在气管切开期间进行鼻饲的患者 12 4例 ,其中 4例气管内发现明显的返流食物 ,3例发现痰液较平日增多而稀薄 ,疑有食物返流。上述 7例患者经抽胃液证实胃管仍在胃内。经停止鼻饲后 ,患者痰液量明显减少 ,其中 5例出现肺部感染 ,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