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110例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加用伤科黄水外敷,观察2组治疗后DVT发生率、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发生率为25.5%;治疗组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DVT,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DVT一旦形成后果严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笔者自2001-2005年间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54例,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髋部骨折78例,其中髋关节(包括股骨头)置换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21例,股骨近端活动加压鹅头钢板内固定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3例。术前3天及术后第1天给予益气活血中药口服,每天一剂,手术后7天和术后14天做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是否血栓形成。结果:8例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药益气活血化瘀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结果:术后第2天,总引流量对照组(359.74±17.86)mL,观察组(272.24±11.6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接受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病人其发生率更高,且发生后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据国外文献报告,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40%~60%;国内邱贵兴等报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的发生率未预防组为30.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动态进行DVT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4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未出现伤肢下肢疼痛及浅表静脉曲张,32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3例出院后2周~3个月发生深静脉血栓再次入院,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强调的是整体观和综合调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满意,并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髋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常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进而出现肺栓塞致生命危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八珍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八珍汤治疗.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2.08%、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DV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髋部骨折患者(左侧37例,右侧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组术后均功能锻炼及穿弹力袜,1周后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降低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形成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10.
巫小平  廖浩  廖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66-226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加减辨治对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急诊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D-二聚体、血流流变学、血脂、凝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表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加减可预防急诊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方防治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并发症 ,髋部手术是深静脉血栓的诱因之一 ,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自 1 997~2 0 0 1年底我科运用辨证论治对 86例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了防治观察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术前用彩超检查患肢 ,排除术前有静脉血栓的可能。其中男 37例 ,女 49例。年龄 5 8~ 91岁 ,平均 69岁。术前诊断 :新鲜股骨颈骨折 5 9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1 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1 4例。合并症 :糖尿病 1 1例 ,冠心病 38例 ,高血压病 34例 ,下肢静脉曲张 4例 ,肺气肿并支气管炎 1 6例 ,中风 3例。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2.
陈彦霞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9,24(5):967-96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对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穿弹力袜等预防措施.结果: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7%.结论: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剖宫产术后产妇240例,分为2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产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产科术后常规护理并服用中药益气活血通脉方。观察2组下肢彩色B超及临床症状判断血栓形成情况。结果:2组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9例;彩色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2例均静脉不完全性栓塞,对照组9例中2例静脉完全性栓塞,7例静脉不完全性栓塞。经抗凝、溶栓、辨证内服中药、抬高患肢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无出现并发肺静脉栓塞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产妇未发生下肢肿胀、疼痛,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共4例,提示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和服用益气活血通脉方可有效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及服用益气活血通脉方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杨春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32-13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碗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围手术期静脉护理,实施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结果:100例髋部骨折患者只有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部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如何预防DVT、减少病死率是骨科护理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我院骨科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中12例DVT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潘炜 《西部中医药》2014,(2):100-10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水煎分早晚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D-dimer的差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100%,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61%、93.94%。组间比较,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和APTT均延长,Fg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术后DVT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方荣伟  冯伟 《河南中医》2014,(11):2157-2157
目的:观察熏洗方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血清中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从术后第1天开始,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DVT形成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熏洗方熏洗下肢。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血中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预防DVT形成的措施上加用熏洗方熏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有效预防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预防尤其重要。据此,我们以2001年1月~2005年10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用药预防组(观察组)和非用药预防组(对照组),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将90例T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利伐沙班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行TKA治疗,术后均进行抗凝干预。中药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口服治疗,利伐沙班组则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引流量、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的发生情况,评价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范围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7、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4 d后,中药组和利伐沙班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5.55%(7/45)和20.00%(9/45),以中药组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药组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中药组术后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3/45)和4.44%(2/45),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的22.22%(10/45)和20.00%(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4 d,2组患者的运动范围均有所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术后14 d与利伐沙班组比较,运动范围明显提高,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2 d,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和14 d,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与术后2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各观察时点,中药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后早期口服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DVT发生的临床效果与利伐沙班相当,可明显减少患者双下肢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运动范围,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感,更利于促进患者TKA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