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下肢骨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截肢,但为了尽可能地保留患肢,临床上可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骨肿瘤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保肢治疗手段。现将我院对1例胫骨近端骨肉瘤患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和要求进行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管理组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通过静脉治疗管理组对操作者资质审核、规范PICC置管技术、维护流程,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置管安全评价指标。 结果 静脉治疗管理组成立前后的一次置管穿刺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静脉治疗管理组对PICC置管技术进行的系统规范管理,有利于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专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危重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危重PICC置管患者106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1个月,随访12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PICC置管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2007年7~12月,我们成立PICC护理小组对54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护理,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56例恶性骨肿瘤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联合化疗的护理体会,分别从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进行阐述,为临床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认为恶性骨肿瘤中联合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的护理方式则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前后肝功能衰竭患者PICC置管水平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推断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对PICC置管质量和术后维护的重要性。方法对成立前的45例与成立后的47例肝功能衰竭患者PICC置管时间、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的出血量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小组成立前后PICC置管时间分别为(30—60)min、(20-40)min,1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63%、82%,穿刺时的出血量分别为(1~3)、(0.1~1)m],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4.0%、6.6%。小组成立后的置管时间、1次穿刺成功率、出血量、静脉炎发生率都好于小组成立前(P〈0.05)。结论成立静脉输液小组,可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和减少并发症,使PICC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常规维护及换药,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漂移、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PIC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PICC知识的知晓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带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健康指导干预有利于增加PICC患者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脱管、胸腔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GRQ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能有效控制积液、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PICC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郭海珍  廖招琴 《护理学报》2008,15(10):70-71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化疗和静脉炎的关联,探索发生原因和预防解决方案。方法对14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以是否发生静脉炎为应变量,插管次数、外周静脉穿刺部位、导管末端静脉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ICC插管次数和导管末端静脉位置2大因素是静脉炎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83、0.355,(P〈0.01)。结论PICC置管的技术操作、导管末端理想位置在预防静脉炎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转移。采取淋巴管化疗可以直接影响淋巴结细胞的代谢,提高化疗疗效。本科近年对4例病例施行淋巴管内化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细胞退变、核固缩。护理体会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及配合,保证淋巴管穿刺、注射成功,术后注意观察皮肤温度、肢体肿胀、化疗反应等,并做好生活护理,确保化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利弊。方法 56例经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为观察组,73例以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肘上、肘下置管适用率分别为96%、100%,对照组分别为11%、66%(P〈0.01);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对照组为52%(P〈0.0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为11%(P〈0.01);采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费用平均每次要高于传统PICC 500元。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提高了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传统PICC置管因价格优势,对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化疗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问题管理对肿瘤患者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规范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减少置管并发症。方法应用发现问题、回溯分析、解决问题、绩效改进4大步骤的问题管理模式,找出并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处理中的问题,改进操作流程与质量管理内容。比较主要并发症在实施问题管理前后的发生率,评价其效果。结果实施问题管理模式后,肿瘤患者PICC主要并发症逐年降低,总发生率由2006年的43.03%降低到2008年的1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成功率和置管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合理有效地运用问题管理模式可降低肿瘤患者PICC主要并发症,对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PICC置管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为肿瘤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肿瘤人随机有用PICC置管及普通留置针输入大剂量化疗药物,经X^2检验。结果:PICC置管在静脉炎、留时时间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量针,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大剂量化疗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正压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三向瓣膜式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 保护化疗肿瘤患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60例肿瘤患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 应用PICC导管60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1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在置入PICC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20年2月—2021年3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导管维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可为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提供及时安全、连续的居家护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QRTC)研制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第3版(quality of life-core 30questionnaire version 3.0,QLQ-C30V3.0)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均P0.01);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患者生存质量各功能领域越来越好,症状体验逐渐减轻,但在化疗最后阶段症状有轻微加重;年龄、职业、是否手术、化疗次数、化疗方案、是否安装假肢、功能锻炼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健康教育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72例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量表进行评分,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脑肿瘤恶性程度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的恶性脑肿瘤化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肿瘤恶性程度的患者S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98,P〉0.05)。结论恶性脑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其焦虑程度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及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