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个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旨在较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预防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引起的不良综合症。方法:自1998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68例,采用多椎板间隙开窗潜行减压,开窗最少2处.最多6处。结果:参照陆裕朴疗效标准本组优125例。良31例,可12例。优良率74%。结论:椎板多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达到减压目的,不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侧椎管减压充分,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疗效较满意的手术方式,手术者要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扩大根管与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3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3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一个常见原因。临床治疗方法颇多。以往普遍采用的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较多地破坏了脊柱后部结构,造成医源性脊柱不稳和椎管再度狭窄,致使术后遗留或引发顽固性腰腿不适症状。常需再次手术解决。近年来我院采用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53例用减压切除的棘突、椎板制成骨粒植骨,15例因切除骨量不足同时取自体髂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减轻,56例获18个月随访,腰腿痛症状完全缓解者49例(87.50%),7例遗留轻度腰痛和/或下肢轻度麻木,56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本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彻底,同时又解决了因退变和手术可能引起的腰椎不稳,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以来是椎管狭窄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操作方法的原因,往往对脊柱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我们近年对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结构完整的潜式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旨在评价其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5例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有单侧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优25例(70.6%),良7例(20%),好转2例,差1例。其优良率达90.6%。结论:与后路椎板全切除或半切除相比,该术式减少了手术损伤风险,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陈励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64-16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底本院收治的79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部分病例行植骨内固定手术。共计125个椎间盘,其中L3-4 14个,L4-5 65个,L5~S1 46个。【结果】随访1~5年,术后原有症状体征消失42例,基本好转33例,3例症状无改善,差1例,优良率94.9%。【结论】对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单纯开窗,丰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部分截瘫病人同时加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对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60例腰椎管狭窄症,除18例被手术证实外,42例均经CT诊断。住院34例患者CT结果:先天发育性1例,后天性33例。其中椎管狭窄31例,侧隐窝狭窄26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28例。手术18例中,椎板切除减压8例,椎板切除加椎管探查3例,椎管探查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加神经根松解1例,椎板切除加植骨融合2例,椎板切除加髓核摘除2例。42例推拿手法、骨盆牵引治疗。手法要  相似文献   

9.
1990~2002年我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6岁,经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治疗,术后随访10~18个月。优秀56例,良好19例,一般3例,优良率96.1%。笔者认为,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仅满足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而遗漏了同时存在腰椎管狭窄症而导致手术失败,治疗方法用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同时强调手术要细致,减压切除要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椎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定共48例,平均年龄55.7岁,病程1~12年,平均4.5年.全部病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1个节段椎管减压8例,2个节段减压35例,3节段减压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月(6月~24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92%.植骨融合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术中减压应彻底,植骨融合对后期腰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应注重植骨床的准备和植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柱显微内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umbar spinalstenosis,LS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脊柱显微内镜手术治疗LSS患者129例,其中中央型34例,神经根型35例,侧隐窝型50例,混合型10例。按不同类型分别行椎管减压、神经根管扩大及侧隐窝减压术。结果 术后129例各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平均随访6.9个月。按NAKAI分级,优:87例,良:38例,可:4例,优良率96.9%。中央椎管型、侧隐窝型、神经根型椎管狭窄3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3者与混合型椎管狭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术式清晰地显露神经根受压情况,从减压的范围、对脊柱的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上看都是可行的,但对混合型椎管狭窄患者的选择上要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其中多节段腰椎管狭窄1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5例;L4滑脱9例,L5滑脱7例;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14例,Ⅱ度滑脱2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植骨融合率为100%,GSS无松动退出及断裂现象。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后路全椎板减压术中,GSS系统可提供滑脱复位,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特征及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治疗的优越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并摘除突出之椎间盘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42例,其中1节段减压5例,2节段减压21例,3节段减压13例,4节段减压3例。随访观察疗效并根据JO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2例患者随访6个月~6年7个月(平均2年3个月),除2例发病前已有脊柱“S”形侧弯疗效差,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再行手术外,其余疗效满意,优良率85.71%。无腰椎滑脱发生。结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骨与软组织共同改变所致,多节段开窗减压桥式成形术不仅对各病变节段减压彻底,而且有效保护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刘加元 《临床医学》2011,31(1):57-59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截骨回植骨性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棘突椎板截骨,显露椎管,潜行扩大椎管和(或)摘除椎间盘,再将截下的棘突椎板联合体原位回植并骨性固定。287例患者接受该术式,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分并测量腰椎管直径。结果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为89.55%,术后2年优良率为88.51%。术后CT显示椎管中矢状径平均增加26.0%(3.4 mm),椎管横径平均增加20.4%(3.7 mm),棘突椎板联合体原位回植愈合率96.86%。结论棘突椎板截骨回植骨性固定椎管减压术具有操作安全、减压彻底、并发症少、腰椎稳定性破坏轻、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好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聿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57-1358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手术疗效。【方法】本院老年DLSS患者124例,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选择减压+固定手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71例和单纯减压手术全椎板切除减压、小开窗切除或半椎板减压53例。术后进行2~3年的随访。【结果】单纯减压患者术后3周佩戴腰围下床活动;减压+固定患者术后3~6d后下床活动。出院后随访2~3年,Oswestry评分124例患者手术前(57.46±12.13)分改善至(17.18±7.63)分。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不足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压+固定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DLSS患者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实施单纯减压手术或(和)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多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 用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方法治疗椎管狭窄症84例,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椎板厚度平均减少6mm;矢径扩大7mm;横径扩大6mm;椎管截面积增加108mm^2,术后随访5-8年,优68例,良16例。 结论 术式对解剖结构切除和破坏较少。手术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脊髓和神经根在椎管内的容纳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同术式对多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加髓核摘除术。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4%,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开窗潜行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不仅彻底减除了神经根通道上对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而且创伤小,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是治疗多段腰椎问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颇有不同的见解 ,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 ,特别是多节段椎管后柱的破坏 ,从而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也可因硬脊膜与后方肌肉形成瘢痕粘连 ,产生症状。近年来[1] ,国内外一些学者就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问题多强调针对不同致病病因和有限化术式的手术治疗原则。我院自1993年 2月开始行腰椎管扩大成形 ,棘突切下再植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以求防止椎板切除引起的并发症 ,效果满意。现将有随访的 6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3例 ,女 2 1例 ;年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LSS患者分为两组,A组(n=3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B组(n=36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SS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