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朝 《河北医药》2007,29(11):1267-1267
医院感染漏报是指在医院感染监测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和登记常低于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1].漏报率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感染监测水平[2].为了更好地评价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质量,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对2002年1月至2005年我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命脉,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漏报情况,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我院各病区感染病例漏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准确地填写感染报告,探讨医院感染漏报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0-2004年出院的3816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我院医院感染漏报率从2000年的17.65%下降到2004年6.5%。漏报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结论 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健全管理组织:提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加强培训;增强监测手段和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是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无锡市1995~2003年AFP病例主动搜索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市1995-2003年FP主动监测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AFP监测系统质量。方法根据无锡市主动监测调查方案,了解医院开展AFP监测情况,查阅医院登记,核查有无漏报病例。结果1995—2003年共发现AFP病例37例,漏报4例,均为市(县)、区级医院,查出的病例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6%。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真正提高AFP主动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降低漏报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医院感染漏报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调查出院患者1325例,发生医院感染59例,共63例次,漏报11例,漏报率为17.46%。结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认识,完善落实制度,做好信息反馈,加强督查和指导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的原因,探索避免对策。方法对某院52764例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审核并结合上报情况,分析漏报、错报病例原因。结果共调查52764份出院病历,发生医院感染2421例次(2324例),感染率为4.59%。漏报230例次,漏报率9.90%;错报181例次,错报率7.79%。漏报原因:重视不够认识模糊、概念不清诊断不明、医院感染率的高低理解片面、医疗环境的影响;错报原因:疾病演变复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诊断标准掌握不够等。结论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上述原因明确责任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原因,提出降低其漏报率的方法以及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22831例出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中漏报的感染患者例数以及年、月漏报率情况。结果:出院患者选取22831例,医院感染患者有810例,比例为3.54%,漏报267例,比例为32.96%。结论:感染病例漏报原因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需要强化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知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使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8.
余红  刘银梅  杨惠英 《河北医药》2013,(24):3792-3793
医院感染现患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存在有医院感染的频率。现患率调查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它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得出结果快,不易漏掉病例,医院感染率更为准确可信,有利于医院感染率的质量控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减少漏报。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年8月16日进行了现患率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和评价医疗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我们对某院2002—11~2003—10医院感染的发病和漏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9,(1):70-72
目的:研究根因分析法在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根因分析法管理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2月)的医院感染病例为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漏报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实施后其漏报率为0.66%显著低于实施前为4.51%(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管理中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查找漏报的根本原因,并据此采取对症整改措施,降低漏报率,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科更好地开展医院感染的管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漏报率的监测,以全面了解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发展的趋势。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漏报率为29.79%。大多数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有较好的了解,但仍存在一些欠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至在临床工作中出现漏报现象。结论加强培训、检查、监测力度,强化医务人员的素质,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漏报现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现患率与同期医院感染率及年感染率的比较研究,评价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以改进昆明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现状。方法开展昆明市32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率横断面研究,现患率与同期(月)医院感染率和同年感染率作比较。结果市级综合医院、区级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厂矿医院的感染现患率明显高于同月和同年医院感染率(P〈0.01)。结论现患率调查真实的反映了昆明地区不同机构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回顾性调查存在漏报,开展地区性或医疗机构内的现患率调查可替代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的漏报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方法:对1997~2006年某医院出院病人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1997~2006年的出院病人9104例,实际调查8878例,调查率97.52%,发生院内感染819例,漏报108例,漏报率13.19%。漏报率由1997年的15.79%下降到2006年的7.41%,各年度间漏报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08例漏报者中,漏报原因为: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感染知识概念不清、感染后记录不清而导致漏报的65例,占60.19%;缺乏病原学诊断依据的30例,占27.78%;管理机制不健全而导致漏报的10例,占9.26%;其他原因导致漏报的3例,占2.78%。结论:某医院院内感染漏报率逐年降低。控制院内感染仍应加强医疗质量基础监督、监测管理,加强医生及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年来我院感染漏报原因和提出对策.方法对2000-2002年1 01 96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结果医院感染漏报率在2 0%以下,并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同时开展前瞻性监测,是防止医院感染漏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胡萍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23-2124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情况,分析影响准确性的原因就预防措施。方法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2007至2008年的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的查阅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调查8560份出院病历,发生医院感染320例次,科室自报365例次,符合诊断的264例次,准确性82.5%(264/320);漏报36例次;多报45病例次;报告不全20例次。结论医院感染报告准确性较低,与重视不够、认识模糊、概念不清、管理不严措施不力、疾病演变复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等有关,通过做好医院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加强监测、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将医院感染学列入医学院校必修课范畴可提高医院感染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漏报率是等级医院评审中医院感染6个控制指标之一,"三甲"医院要求控制在20%以下[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现总结1998~2002年53 583份出院病历中432例医院感染漏报进行分析,找出漏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和改进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应用的时效性。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实时监测指导临床工作。重点对中心静脉插管、致病菌、感染漏报,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实时监控。结果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信息收集、传递速率快,识别医院感染病例的时效性程度和监控能力显著提高。9例患者共进行中心静脉置管30例次,其中2例患者达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株多见。感染漏报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能提高感染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了全程监控,提升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戴展霞  金海珍 《海峡药学》2009,21(8):164-165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发病及监测情况。方:浚将2007~2008两年日常发病率监测到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汇总统计,与2008年10月23日现患率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人次率,例次率均比日常发病率监测要高。感染部位前四位相同,但排序有变化。抗菌药物使用比平时低,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比平时高。结论现患率调查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效果,现患率调查资料更真实可靠。说明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深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真实了解及掌握昆明地区医院感染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及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地区2007年医院感染回顾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组织开展2008年昆明地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现状调查并与同期感染率进行比较,对调查现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结果2007年昆明地区医院感染回顾性监测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2%;2008年8月10日昆明地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23%,同期医院感染率为2.60%,不同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患率明显高于同月医院感染率(P〈0.01)。结论昆明地区回顾性监测医院感染可能存在漏报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各级医院感染状况。昆明地区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现状调查调查较能反映真实现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地区性或医疗机构内的现患率可替代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率,现患率配合针对重点科室或重点部位的主动监测能提高医院感染监测准确性,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能有效发挥医院感染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筱轶  冯忠军  秦瑾  高伟  王鹏 《河北医药》2010,32(8):994-995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国内外通用的监测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特定时期内,即在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我院于2009年11月24日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