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威  张苏皖 《心电学杂志》1995,14(4):196-197,230
分析51例C-TGA、41例TGA和49例DORV伴ASD和PS的心电图表现。在系统分析C-TGA心电图改变的基础上,指出C-TGA有别于TGA和DORV的心电图特点为:(1)Ⅰ、aVL导联T波倒置和右胸导联T波正向,(2)左胸导联Q波,(3)V_1或V_2导联深S波,(4)左心室肥厚,(5)右旋心胸导联rS一致型伴电轴右偏> 180°和心脏位置正常rS一致型伴电轴左偏>-45°。  相似文献   

2.
龚红武  孟素荣  尹炳生  彭健 《心脏杂志》2003,15(1):47-48,57
目的 :对比观察头胸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反映右室心电活动的差异。方法 :对 5 0例健康青年进行右胸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 2种心电图的检查 ,并对 P波、QRS波、T波进行对比。结果 :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 P波、R波、直立 T波较常规导联对应的各波波幅明显增大。而前者的 Q波及部分 S波波幅较后者明显减小。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未见宽深 Q波和倒置 T波。结论 :头胸导联心电图较常规导联心电图更好地反映右室的心电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本富  周翔 《心脏杂志》2008,20(6):757-759
目的比较健康人常规12导联中的肢体导联心电图与相对应头胸导联正常心电图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同时记录常规心电图及头胸导联心电图,由两位资深的电生理医生分析,作出心电图无异常的诊断。而后以6个肢体导联(I、II、III和aVR、aVL、aVF)分别与头胸导联中对应的各两组导联(CL2、CL4、CL6和HV7、HV8、HV9及HR3、HO、HL3和AR3、HR7、AL3),进行逐一配对的心电图比较。观察心电图P、QRS、T波的形态,计数各导联同一波形之假性改变者,作对应导联的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120例健康人正常心电图中,常规肢体导联中的III导联双相或倒置P波的出现率是31.6%、宽或深Q波的出现率是29.1%、低平或倒置T波的出现率是26.7%,而对应头胸导联的CL6或HV9导联上述假性改变的出现率均为零(0.0%);aVR导联P波和T波倒置的出现率是100%,而对应头胸导联AR3倒置P、T波的出现率均为18.3%,HR3导联无假性改变;aVL导联T波倒置的出现率是23.3%,而HO和HR7导联无假性改变。正常心电图P-QRS-T波假性改变在两导联系统的出现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均为P<0.01)。结论健康人的正常心电图,头胸导联波形假性改变出现率比常规肢体导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幼稚型T波以右胸导联T波倒置为心电图特征,其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临床上需要与其他一些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病理性情况相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幼稚型T波的定义40岁以下正常成人V1~V4导联同时有2个或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6岁,间断胸痛10余年,加重4个月入院.入院后心绞痛发作,持续12导联心电图连续记录发现:胸导联V 1~V 4导联呈一过性ST段抬高,V3~V6导联T波深倒,下壁导联J点下移,随之在1 min以内序贯出现右胸导联R波逐步增高、QRS波顿挫、巨R波及2型Wellens综合征样T波改变,直至心电图基本正常.提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头胸导联心电图和常规导联心电图的差异,比较二者的优劣。方法:同步描记35例新西兰大白兔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二种心电图,并对P、Q、R、S、T波振幅进行比较。结果:在头胸导联中P、T波一般为正向。QRS综合波以R为主,未见Q波。相应的常规导联,特别是右胸心电图中,P、T波多低平倒置,QRS波多矮小(P<0.01),可见较多的Q波。结论:头胸导联能更准确表达心电活动。尤其在反映右室心电活动中优于常规导联。  相似文献   

7.
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房梗死非常罕见,下面报告1例。患者女性,41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30余年,加重并胸闷1周就诊。图1右心房梗死图形临床诊断:支气管哮喘,可疑心肌梗死。心电图示:P波顺序发生,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正双相,即出现房性Q波,aVR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胸导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房性Q波,P R间期0.10s,QRS波和ST T均无异常发现。加作右胸导联,V3R~5R呈rs型,V6R呈QS型,ST T亦无改变。心电图诊断:短P R综合征,房性Q波。讨论不伴随心室肌梗死的单纯性心房梗死几乎不可能从心电图上独立进行诊断。临床上心房梗死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QRS波和T波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67名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分析QRS波和T波形态。结果右胸导联Q波的发生率与V1导联R波的幅度有密切关系,V1呈QS型、V3R~V5R多数有Q波。V1呈rS型,则R波幅度越小,V3R~V5R出现Q波的机会越大;右胸导联V1→V3R→V5R直立T波出现逐渐减少,倒置T波出现逐渐增多。结论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V1、V3R~V5R出现Q波和T波倒置不能作为诊断合并右室心肌梗(RVMI)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男女T波形态差异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240名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比较男女T波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Vl→V3R→V6R直立T波出现率逐渐减少,倒置T波出现率逐渐增多。女性以倒置T波为主,男性以直立T波多见,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V1→V6R的T波变化规律:可均倒置,女性多于男性(P<0.01);也可由直立→双相→平坦→倒置,男性多于女性(P<0.01),但未见由倒置→直立。结论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男女差异显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尹炳生教授提出了头胸导联 (HC导联 )心电图假说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普遍认为头胸导联心电图在反映心脏各部位的电活动方面 ,优于常规导联 (WL 导联 )心电图。为进一步研究 HC导联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及劳损的诊断价值 ,我们以 5 0例常规导联心电图有 T波倒置或低平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两种导联心电图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从驻地干休所和本院工作人员中 ,选用临床常规导联心电图有 T波倒置或低平者 5 0例 ,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胸部 X光片和彩色超声心电图 ,分为冠心病(C…  相似文献   

11.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分析2,4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患儿的心电图变化及心得安试验的结果。结果 2,4例患儿均有ST-T波改变,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T波变化主要出现在Ⅱ、Ⅲ、aVF、V4、V5、V6导联,其中8例见于V5导联。18例患儿作了心得安试验,T波改变均恢复正常。结论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可出现ST-T波改变,其T波低平或倒置不仅可见于Ⅱ、Ⅲ、aVF导联,亦可见于左胸导联,心得安试验有助于鉴别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与心肌炎等其它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的ST-T波改变。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以利于对不同特征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原因识别。对74例由不同原因所致右胸导联T波倒置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T波倒置的分布规律、倒置的深度以及是否同时伴有ST段改变、其它导联的T波倒置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①右室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呈V1~V2V5~V6,并伴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不伴ST段改变。②急性肺栓塞后TV1~V3倒置往往在发病1~2h后按一定的顺序相继出现,依次为TV1→TV2→TV3→TV4;倒置深度V1>V2>V3>V4,随病情好转,其T波恢复的顺序则相反。③Brugada综合征或Brugada心电图征呈TV1>TV2>TV3伴STV1~V3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及右束支阻滞或类右束支阻滞,R′>R。④妊娠晚期亦表现为TV1~V3倒置,倒置深度V1>V2>V3,与急性肺栓塞后的T波改变类似。结论: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亦异,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对其病因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对冠脉造影及核素显象与造影检查有右室缺血性病变的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21例)进行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检测,并以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在正常人各右胸头胸导联不出现 Qr、Qs、ST 下移及 T 波倒置、双相等改变;21例右室缺血病变者中,各异常指标检出率则达85.71%,其中异常 Q 出现率为80.95%,ST 下移23.81%,T 波异常66.75%。证实它对右室梗塞的诊断明显优于习用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14.
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关系.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左心室造影确诊的42例AHCM病人(AHCM组)及35例非AHCM病人(对照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R波增高呈RV4>RV5>RV3,T波倒置呈TV4>TV5>TV3,ST段下移,且均无动态演变)对判断AHCM的临床价值.结果 AHCM组心电图出现异常42例(100%).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在AHCM的出现率为7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P<0.01).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预测AHCM的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91.4%.5例AHCM病人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早于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改变.结论胸导联心电图R-ST-T变化是诊断AHCM的敏感、特异的预测指标,心电图对AHCM的诊断具有早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岁。因先天性多指畸形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心率为76次/min。P R间期0.14s,Q T间期0.36s,QRS时间0.08s,电轴+120°,V2、V3导联T波有一明显切迹,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电图正常。图1T波切迹讨论T波为心室复极波,正常T波形态前肢长、后肢短,顶点靠近后肢,正向T波的前支缓后支陡。本例心电图除V2、V3导联外,均符合此标准,且光滑,无切迹无顿挫。V2、V3导联属于右胸导联,右胸导联第一峰代表左室复极,第二峰代表右室复极,儿童以右室占优势,故V2、V3导联T波可有明显双峰,此双峰…  相似文献   

16.
巨大倒置T波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 (AHCM)所呈现的巨大倒置 T波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6~ 1999年间收治的 10例 AHCM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 32例非 AHCM进行比较。结果 :AH CM心电图呈现胸导联 V3~ 5巨大倒置 T波 ,且以 V4导联最为显著 ,特异性可高达 10 0 %。结论 :正中胸导联巨大倒置 T波对 AHCM临床初诊及筛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右移心与右旋心心电图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智娜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5):346-346,348
例1 患者男性,6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近日症状加重入院。患者自诉是右位心。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剑突偏右侧。内脏无移位。心电图示:P—QP,S—T波形正常,V1-V6导联QRS波振幅逐次降低。左右手反接后,胸导联电极安放于右胸对应于左胸V1-V6导联的位置时,心电图示:P波在Ⅰ、aVL导联(-),Ⅱ导联(+、-),Ⅲ、  相似文献   

18.
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一般是由于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致 ,往往在临床上同时合并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大量研究证实右胸导联 (V3R~ V5R)对右室梗死有诊断价值 ,但需在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时常规加做右胸导联。头胸 (HC)导联在右室梗死时 ,在右作者单位 :5 10 2 2 0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电图室室相应体表上可见典型的 Q波、ST段弓背抬高和T波倒置 ,但需相应设备加做头胸导联心电图。一些研究者试图探讨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已有研究指出右侧胸前导联和左侧过渡导联 (V1~ V3) ST段抬高是右室…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对称性倒置的T波改变,一般称冠状T波,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近来见到一例心内膜活检确诊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类似冠状T波,现简略报道如下: 患者男,45岁。因1982年体检心电图V_3导联T波变平,1985年V_3导联T波倒置,1987年L_1、L_2、L_3、V_6导联T波倒置较深,1988年10月入院检查。自发  相似文献   

20.
尖角型T波     
一、定义 心电图上右胸导联T波呈现尖角型,这种特殊形态的T波,称为尖角型T波.在临床心电图上尖角T波并不常见,在已经发现的人群中,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患者,也可发生于不明原因的儿童及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