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过程.细胞自噬是一种自我消化过程,通过包裹细胞内成分,再与溶酶体溶合,进而降解细胞成分.细胞自噬与凋亡之间存在复杂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自噬是细胞对应激适应性反应从而避免发生死亡,而在其他环境中,自噬是细胞死亡的替代途径.Bel-2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与自噬过程中发挥着交叉性作用.本综述主要总结Bcl-2家族成员在细胞自噬中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一种通过降解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和胞内病原体等来维持体内平衡的保守生物过程, 它既可以促进细胞生存, 也可以加速细胞死亡。铁死亡是2012年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和铁死亡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肾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受多种细胞死亡途径的调节, 自噬和铁死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 自噬和铁死亡在肾损伤中的潜在联系尚未被认识。本文就自噬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联系进行阐述, 为急慢性肾损伤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和坏死是被认识并广泛接受的哺乳动物中的两种细胞死亡类型[1]。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是细胞重复利用自身不需要、多余或损坏的细胞器和大分子成分,并产生能量和代谢物的过程,是一种对亚致死应激的适应性应答[2]。自噬使饥饿或缺乏生长因子的细胞得以暂时成活,而那些持续不能获得营养的细胞将消化所有可获得的基质,最终死亡(自噬相关性细胞死亡),因此自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和自噬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方式.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胞浆皱缩、核浓集,染色质和核结构蛋白断裂,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从而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的过程[1].细胞自噬是细胞的亚细胞膜结构发生动态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溶酶体介导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的过程,主要包括底物诱导自噬前体的形成、自噬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和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等过程[2].细胞凋亡和自噬一方面在多种组织和器官发育过程和维持组织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其异常与许多疾病(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2].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与椎间盘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异常相关,现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向溶酶体运送胞内过多、衰老或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并进行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主要有3种类型: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自噬体的形成可以大体归纳为4步:起始、成核、延伸、包裹.全过程均不可缺少自噬相关蛋白Atg的参与.正常状态下细胞自噬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当某些应激情况发生时,细胞自噬会大量增加.参与调节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细胞自噬在肾脏生理病理上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肾保护及损伤的“双刃剑”效用.本文就细胞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一、细胞死亡认识的概述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及生存依赖于其细胞分裂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胚胎发育异常、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等.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多细胞生物逐渐拥有了复杂而精密的调节机制维持这种平衡.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自噬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联,了解细胞自噬在不同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细胞自噬的三种调控方式在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线粒体自噬受体NIX/BNIP3和FUDNC1 以及 PINK1/Parkin 途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细胞死亡、炎症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调控机制。明确细胞自噬在疾病中的调控机制,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的一种调节机制,在能量或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促进细胞存活,并对各种细胞毒性损伤做出反应,在严重和持续的应激下自噬还可能导致细胞死亡。自噬的异常是引起许多疾病的原因,而靶向自噬的调节对于治疗疾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使用天然存在的和合成的药物对自噬的调节已经引起了很多关注。黄酮醇化合物包括一大类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高良姜素、桑色素等都属于黄酮醇类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的植物中,在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保肝和抗肿瘤活性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特性,本文将介绍这几种黄酮醇化合物对自噬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全身系统性骨代谢疾病。随着年龄增加,骨形成受抑制骨破坏增加导致骨量降低与骨折易感性。骨质疏松症形成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其中自噬与骨质疏松形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年热点研究话题。自噬是高度保守的真核细胞物质循环过程,通过降解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胞器,并对降解产物循环利用,保持细胞在应激、能量缺乏等不利环境中稳定生存。随着人们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拓展,自噬水平的分子调控通路及其在细胞生理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取得了众多进展,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肌疾病等。许多动物体内外及人体研究显示自噬与包括骨质疏松症在内的骨骼疾病存在着很大关联。自噬在骨组织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保持稳定等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深度参与骨重塑过程。骨组织各细胞在衰老、活性氧累积、雌激素水平下降、全身炎症水平增高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自噬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骨代谢与骨稳态失衡并逐步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该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报告基础上,对自噬与骨稳态、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Ashford和 Porter用电子显微镜在人的肝细胞中首次观察到自噬现象,1993年有关学者在酵母中发现自噬相关基因及建立酵母突变模型,使得对自噬分子层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认为,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一种代谢现象,其实质是细胞内的"自我消化",它是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等物质在溶酶体的参与下被降解的生理过程,对于细胞维持稳态、促进生存意义重大.细胞自噬现象在酵母、线虫、果蝇直至高等脊椎动物的细胞中均广泛存在,它的经典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细胞在接受刺激信号后,胞浆中出现的膜性结构将需要降解的物质包裹形成自噬体(autophagosome),成熟的自噬体被运输至溶酶体形成自噬溶酶体(autolysosome)后被水解酶降解以实现细胞的"自我消化",而其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等重要代谢产物还可被机体循环再利用,以继续提供能量 [1].自噬分为微自噬(microautophagy)、巨自噬(ma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3种,而我们一般所说的自噬是指巨自噬.自噬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它可通过调控细胞器的更新,进而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②自噬可参与机体组织的结构重建;③自噬是细胞对外源性刺激的快速适应性反应;④它的降解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可提供能量,供机体循环再利用;⑤当细胞遭受氧化应激和病毒感染时, 自噬可作为细胞的防御机制,清除胞质内受损的细胞器及有害的物质进而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2-3].此外,自噬与自身免疫和衰老 [4]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损伤诱导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在形态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不同于凋亡、自噬和坏死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与肿瘤之间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设计和开发基于铁死亡的抗癌药物,而铁死亡有望成为一种新颖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首先总结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以及参与铁死亡调控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龄、既往心脑血管疾病、麻醉及手术等均是其危险因素。细胞自噬是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必需的细胞内降解途径,与应激、感染、癌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认知功能障碍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神经元内自噬水平异常会破坏细胞稳态,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调控各种细胞自噬信号通路可明显改善细胞缺氧、促进能量及物质代谢,改善认知功能,以上为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噬是细胞内以双层膜结构包裹并与溶酶体融合降解长寿命蛋白及细胞器的过程,是胞内物质更新和营养再利用的途径.自噬能力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及其调节的相关基因与癌基因、抑癌基因有许多交叉,而自噬调节性死亡又为肿瘤的治疗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的细胞无序性死亡(如细胞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又发现了3种新的可受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铁死亡。铁死亡在2012年首先被提出,其机制是富集在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二价铁和/或加氧酶的作用下被催化,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铁死亡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及骨肿瘤等。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作为骨科退行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全球约60%~80%的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IDD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压力、炎症、免疫、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微环境是如何影响椎间盘发生退变并产生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理目前仍有待阐明。人体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的死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IDD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椎间盘NPC死亡密切相关,并可对细胞外基质产生影响,而抑制铁死亡则能明显缓解IDD进展。本综述从铁死亡发病机制、IDD与铁死亡角度和药理学进展几个方面,阐述铁死亡在ID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高度精密的系统,它通过溶酶体介导细胞中多余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稳态,防止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自噬在许多生理反应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免疫,炎症,发育和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参与了许多重要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如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和多囊肾病等。对肾脏疾病的相关研究表明,自噬对维护肾脏功能有重要作用。这篇文章主要概述了,自噬在急性肾损伤(AKI)和修复及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噬是细胞内一种溶酶体依赖的降解途径,可通过降解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成分来维持细胞的功能和存活。以肝脏为实验研究对象对自噬的调节及功能认识有很大贡献。大量证据表明自噬在诸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噬在肝脏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以期为肝病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细胞自噬是细胞依赖溶酶体的分解代谢过程,能降解受损蛋白、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众所周知,线粒体调节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主要探讨线粒体自噬在肝相关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癌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噬是一种细胞本体的降解过程.它以溶酶体的方式参与或老化非正常的细胞蛋白及细胞本身的降解.许多研究证实自噬水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增高,但对于自噬在再灌注中的作用,现在争议较大.同时有研究证实新发现的与长寿相关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Sirt)家族可能参与了自噬对I/R的调节.目的了解Sirt家族、自噬及I/R这三者间的联系.内容对自噬的基本过程,自噬的分子机制,自噬在心肌I/R中的作用,自噬与Sirt家族的关系作一综述.趋向促进对自噬的深入了解,期望对Sirt家族在心肌保护方面的作用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脊髓损伤后早期自噬激活所起的作用尚有争议。其原因在于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能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然而究其对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利弊作用,早期自噬激活的程度具有决定作用,脊髓损伤后适当地上调自噬水平可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并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激活自噬可能引发自噬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0.
自噬(autophagy)是保持细胞内物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维持细胞器更新的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十年来随着自噬相关基因和相关标志蛋白的发现以及检测手段的进步,自噬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细胞自噬不仅在细胞分化、生长、发育、老化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应激和疾病中,如内质网(ER)应激、氧化应激和自由氧离子(ROS)产生、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微生物感染、肿瘤、肾病中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