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肺容积和肺密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OPD肺气肿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3天内接受双源CT和肺通气功能检测,记录患者全肺容积(V):Vin、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平均肺密度(MLD):MLDin和MLDex,平均肺密度差(VD);肺总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RV/TL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COPD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Vex、Vin、Vex/Vi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FVC、FEV1/FVC、MLDin、MLDex和MLDex-MLD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Vin-Vex与RV/TLC、FVC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呈正相关;Vex/Vin与RV、RV/TLC、FVC呈显著正相关,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MLDexMLDin与TLC、RV、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FVC、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测肺容积和肺密度与COPD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替利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肺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西替利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与可靠性,作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将4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5mg,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1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小时、1小时对气道阻力(Raw)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进行了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后半小时,气道阻力、肺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Raw明显降低,比气道传导率(sGaw)、用力肺活量(FVC)增高,1小时后改善更为显著。对照组Raw和肺功能改变不大,说明西替利嗪能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Raw,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闭合容积(CV)284例的测定结果。并将其与常规肺功能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在吸烟组及慢支组,p<0.01,说明为CV检测小气道病变及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较敏感的方法;而在哮喘、肺气肿及肺心病严重COPD组,P>0.05说明CV不比常规肺功能敏感,失检率亦高。但Ⅲ相斜率较敏感,不失为一种反映COPD的客观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长期缓解患者肺功能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20例成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行肺功能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与4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缓解期患者(FEV1/FVC)%<70%者13例,FEV1<80%预计值者14例,FEV1、PEF、FEF25、FEF50、FEF7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患者血浆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FN-γ/IL-4显著降低(P<0.05)。IFN-γ/IL-4与FEV1、PEF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临床症状长期缓解的哮喘患者仍可能存在肺功能损害,气道炎症和Th1/Th2平衡紊乱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6.
李海兰  王豫平 《广西医学》2009,31(8):1088-1090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意义,了解CVA患者气道反应性情况。方法采用肺功能仪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分析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与16例健康对照组、30例典型哮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时CVA组及典型哮喘组所需组胺累积量的差异。结果BFF后CVA组肺功能中反映大气道功能的FVC、FEV,、PEF以及反应小气道功能的V50与典型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胺累积量CVA组多于典型哮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前肺功能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激发试验后存在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障碍,但肺功能受损尚不及典型哮喘患者,其气道反应性较典型哮喘患者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西药和中西药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对慢眭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西药治疗组与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两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34例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4例,占总例数的7059%,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21例(61.76%),并且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79A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陛阻塞胜肺气肿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慢性气道阻塞(CAO)缓解期病人177例(40例慢性支气管炎、46例支气管哮喘、45例肺气肿和46例肺心病)和正常非吸烟者41例的FEV_1 、PEFR和V_(50)。3项指标在正常组与4组病人组间有显著差异性,5组间3项指标T_2检验,除慢支与支哮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任何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五组中任一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各指标对任两组的比较,除慢支与支哮组间FEV_1、PEFR差异不显著,慢支与支哮、支哮与肺气肿组间V_(50)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对任何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认为FEV_1是考核CAO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判断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哮喘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哮喘组(42例重症哮喘患者)和轻症哮喘组(6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发生未控制哮喘发作将重症哮喘组分为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3、7天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IL-13、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研究对象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和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治疗第7天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MIP-1α与FEV1、MMEF及PEF的相关性,比较重症哮喘组中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临床指标与患者随访1年再发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对重症哮喘患者再发作的判断价值。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重症哮喘组和轻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FEV1、FEV1/FVC、MMEF和PEF逐渐增加(P<0.05);同一时间点重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高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重症哮喘组患者FEV1、FEV1/FVC、MMEF和PEF低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与FEV1、MMEF及PEF呈负相关关系(P<0.05)。随访1年,重症哮喘组控制亚组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低于再发亚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后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差值为再发作危险性因素(OR=2.867,P=0.023; OR=2.135,P=0.033)。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降低程度能较好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及随访1年后再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tomography,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数值的相关性,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评估肺动脉压,为临床评估病情增加新的方法。  方法  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77例慢阻肺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均行胸部HRCT检查测量右侧肺动脉直径、左侧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将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COPD组HRCT检查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均大于正常人组(P < 0.05),且COPD各组之间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存在差异(P < 0.05),而左侧肺动脉直径不存在差异(P > 0.05);COPD各组之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右室内径、肺动脉压数值存在差异(P < 0.05),而主肺动脉内径不存在差异(P > 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测定值与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有明显相关性(P < 0.05),且均为正相关。  结论  COPD患者肺动脉压数值与肺动脉直径数值有明显相关性,HRCT测量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对比多层螺旋 CT 与肺功能检测在肺气肿诊断中的差异及相关性,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肺气肿的患者51例及健康志愿者51例,分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 CT 及肺功能的检查,分析运用两种方法测得两组患者肺容积指标的差异并且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肺容积测定指标 Vin、Vex、Vex-Vin、Vex/Vin 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 RV/TLC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EV1及 FEV1/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研究中 Vex/Vin 与 RV/TLC 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较好地对肺气肿进行诊断,其中多层螺旋 CT 与肺功能检查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能够对早期的肺气肿进行预测诊断。  相似文献   

12.
张军标  吴高昌 《中外医疗》2010,29(33):13-14
目的探讨头孢米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处理,扩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孢米诺治疗,观察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18/25),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孢米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好,对提高患者生存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关系,探讨IL-2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浆IgE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IgE升高组(n=46)和IgE正常组(n=32);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另外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IgE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NO,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FEV1和FENO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IL-22水平与IgE、FEV1和FE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血浆IL-22和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临床缓解期患者IL-22和FENO水平低于急性发作期,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gE升高组患者血浆IL-22水平高于IgE正常组(P<0.05)。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IL-2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关系(r=-0.3653,P<0.05;r=-0.2672,P<0.05),与FENO无相关关系(r=0.0119,P>0.05;r=0.0598,P>0.05)。结论:IL-2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加剧肺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呼吸阻力(Rrs)、肺量图、流量-容积曲线、动脉血气测定。结果表明,发作期患者有明显的气道阻塞,缓解期患者的Rrs明显高于正常预计值,提示缓解期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尚未或不能完全恢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Rrs与FEV_1%有明显相关,但在合并肺气肿的患者两者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根据对比剂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观察患者MSCT图像,对比两组血管强化情况和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剂量中肺主动脉及其分支强化后CT值均符合评价标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强化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CT值分别为(256.19±51.34)HU、(268.33±49.86)HU,高于低剂量组[(105.11±43.12)HU、(126.12±31.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总优良率为87.17%(34/39),低剂量组76.92%(3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成像对PE检查可行性高,图像质量较佳,可有效区分肺动静脉影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疾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例为研究组(n = 100),其中分重症组(n = 23)和轻症组(n = 77),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对照组(n = 100),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PAP)?右室射血分数(RVEF)?肺血管阻力(PVR)?右室射血时间(RVET)?肺动脉瓣血流加速时间(AT)以及Tei指数,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研究组在常规平喘?吸氧治疗基础上予以降低肺动脉压及强心?利尿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结果:100例研究组中肺动脉高压患者34例(34%),其中重症组23例,轻症组11例,无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66%);100例健康对照组中肺动脉高压2例(2%),无肺动脉高压者98例(98%),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气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无肺动脉高压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RVET?AT值减小,PAP?PV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症组较轻症组RVET?AT值减小,PAP?PV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婴幼儿喘息疾病急性发作期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舒张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进展,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功能残气量和残气容积测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氦平衡法(He)法、氮冲洗法(WO法)和一口气氮稀释法(CV法)测定96名健康人和180例不同肺胸疾病患者的功能残气量(FRC),并计算出残气量/肺总量%(RV/TLC%)。结果表明:健康组中,由He法和WO法测算的FRC,男女间均有显著差异,用CV法测算的RV/TLC%值亦非常显著高于He和WO法的测算值(P〈0.01)。疾病组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组的RV/TLC%和FRC/PV%明显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功能(FVC,FEV1,FEFR)测定,其中低于预计值的57例为观察组,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出两组的预计值,并作统计学处理,表明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有可比性,然后将实际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观察组进行诊断性治疗,结果:两组3项测定值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诊断性治疗1周后,53例(92.9%),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相当大部分(72.2%),是CVA,其肺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变,肺功能测定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观察哮喘儿童经维生素D,干预治疗后发作次数及肺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3~10岁健康儿童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各100例,哮喘儿童在3、6、9、12月份的缓解期各采集1次静脉血,健康儿童也在同期各采集1次静脉血测定25-OHD,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在缓解期和健康儿童25-OHD的水平;另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2组各50例,干预组在哮喘GINA方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3 800IU·d-1辅助治疗6个月,监测2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25-OHD的水平和全年哮喘发作次数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4个月缓解期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同期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哮喘患儿的25-OHD水平在急性发作期均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补充维生素D3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哮喘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刘丽娟  周红 《医学综述》2014,(23):4391-439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32例)、稳定期(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住院好转(42例)与死亡(8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另选同期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50例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为(278.4±36.7)ng/L,hs-CRP水平为(8.6±1.3)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32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18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0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也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的20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的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检测血清BNP、hs-CRP水平可以为COPD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