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98年5月6日至7日,10日至13日分别在法国尼斯与德国汉堡举行了第五届国际抗感染性疾病会议(5th CIPI)以及第二届欧洲化疗会议暨第七次抗菌药物和化疗会议(ECC-2& BI-CON-7)。会议举办了多场专题报告,并刊出上百篇论文摘要,重点对近几年来研制,开发的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能,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构效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与一般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不同,主要是药物选择性地与细菌DNA旋转酶结合,干扰细菌的复制,转录及修复重组,使细菌不能正常代谢而被抑制或杀伤。这种特定的作用机理提示并指导药物学家对喹诺酮母环上的有关位置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改造工作,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喹诺酮类衍生物。近几年来,各国又针对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G~+球菌和厌氧菌的活性较弱的缺点,竞相开发出约50种各有特点的新一  相似文献   

2.
IMB—86001系我所合成室新研制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我们对合成样品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本文报道了IMB—86001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它喹诺酮类药物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MB—86001是一个广谱强效喹诺酮类抗菌药,其对革兰氏阳性(G~+)及阴性(G~-)菌均有胶强的抗菌活性,对G~-菌的抗菌作用更强,如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3.
甲磺酸加替沙星是一种新的6-氟-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它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和衣原体有强而广的抗菌活性。其体外抗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强于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感染药的缺点抗菌谱狭,主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仅应用于G~-菌的肠道和尿路感染,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品种在化学结构的母环上在6位引入氟原子或其他部位进行修饰,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该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等。不但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G~+菌和绿脓杆菌的活性有明显改善,口服改善了生物利用度。其中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和依诺沙星  相似文献   

5.
克红霉素(clarithromycin、CAM,TE—031)是一个新型的红霉素半合成衍生物,本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对G~+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部分G~-菌及厌氧菌亦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G~+菌株MIC范围为0.002—0.5μg/ml,抗菌活性与意大利克红霉素相似,而略强于红霉素(EM)、交沙霉素(JM)、林可霉素(LCM)。而对大多数菌株明显强于头孢克罗(CCL)、环丙沙星(CPFLX)和依诺沙星(ENX)。对部分G~-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如4株卡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近年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新型抗菌药,尤其是含氟喹诺酮类,其抗菌活性及组织渗透力强,除治疗泌尿道感染外,还可治疗G~-、G~+菌及绿脓杆菌所致的严重全身感染。本文主要介绍含氟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揭示该类药物可能或已存在的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审慎。  相似文献   

7.
加替沙星是继氟罗沙星之后研制的又一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不仅弥补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第三代喹诺酮对G^ 菌和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分枝杆菌等活性不强的缺点。它对上述病原体均有较好的抗药作用。而且几乎无潜在的光敏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司氟沙星(sparfloxacin)是1993年日本大日本制药公司率先开发成功的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以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物,对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乳酸司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照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均有作用的全合成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临床表现出很好的抗菌效应,常被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用来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剂量小,用药比较安全,加之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发展较慢,故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 ,是继司帕沙星、氧氟沙星之后的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通过结构改造 ,其结构上C7位的 3 甲基 1 哌嗪基团和C8位的甲氧基团特征性结构 ,使其具有更广谱的抗菌活性 ,对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MCI90 为 0 .5mg/L ,优于环丙沙星。对许多革兰阴性菌 ,如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菌属、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MIC90一般≤ 1mg/…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喹诺酮类(Quinolon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结构的药物。因其化学合成工艺相对简单,且具有抗菌谱广、高效.对常见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等特点而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形成了竞争开发之势。特别是近10年来开发和使用都有了飞跃发展。随其在临床广泛应用,副作用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衣(支)原体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原体和支原体在临床上感染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 ,侵袭部位主要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临床上治疗主要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近 1 0多年来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和不断地研制和开发 ,有部分抗菌药物在体外良好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对动物感染模型治疗效果能与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媲美。其中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衣 (支 )原体感染有良好治疗效果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值得重视抗感染药物。1 司帕沙星1 .1 司帕沙星 (SPFX)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SPFX在体外对各种衣原体和支原体有很强活性。…  相似文献   

13.
噻克硝唑对厌氧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及评价噻克硝唑体内外对临床分离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噻克硝唑、甲硝唑、替硝唑对临床分离的165株厌氧致病菌的MIC。采用体内保护实验测定噻克硝唑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1)体外实验证明,噻克硝唑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对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抗菌活性略强于对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的抗菌活性。(2)噻克硝唑体内试验也呈现较强的抗厌氧菌作用,略强于甲硝唑、替硝唑。结论:噻克硝唑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IBM—86A系国内近年研制开发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其化学结构属蓁啶酮酸型,与依诺沙星、超威沙星(TROXAXA…CIN)母核结构相同,尚属一类新药。 主要药效学研究表明,体外抗菌活性:对G~+及G~-细菌显示为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尤其对G~-细菌抗菌活性更强,对大肠杆、痢疾杆、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等11种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15.
六种氟喹诺酮类药 (司帕沙星、妥舒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及诺氟沙星 )对成都地区 780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 3 45株 ,革兰阴性菌 40 0株 ,厌氧菌 3 5株 ,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对其中体外抗菌作用强的三种药物进行感染小鼠败血症体内保护试验。体外MICs测定结果表明对MSSA与MSSE及MRSA与MRSE均以司帕沙星与妥舒沙星为最强 ,他们的MICs范围分别为 0 .0 0 4~ 2mg/L及 0 .0 1 5~ 1 6mg/kg ,大多敏感。对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肺链球菌亦呈现强抗菌活性MICs为 0 .0 0 88mg/L ,抗菌活…  相似文献   

16.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LX)为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以及非典型分枝杆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消除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研究以国产洛美沙星片为阳性对照药,对南京京华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司帕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方法:以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耐药菌,然后测定黄芩苷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以CCCP筛选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测定黄芩苷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该类耐药菌的协同作用。结果: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普遍.黄芩苷联合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铜绿假单饱菌有协同抗菌作用.MIC值下降1-2倍。同时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也表现出抗菌增敏作用。结论:黄芩苷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抗菌,对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也表现出抗菌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FIX)对G~+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范围为0.03~1μg/ml,对G~-菌的抗菌活性也较强,MIC为0.005~1μg/ml。司帕沙星对38株肺炎链球菌的MIC_(50)比CP-FIX,OFIX,NFIX,ENX,EM,强4~32倍,对其它G~+菌抗菌作用也强于CPFIX,OFIX,NFIX。对绿脓杆菌的MIC_(50)和MIC_(90)稍低于CPFIX。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的MIC_(50)和MIC_(90)与CPFIX,NFIX接近,但小于OFIX,ENX,GM。对流感杆菌、不动杆菌,淋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SFIX对厌氧菌也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MIC_(50)和MIC_(90)同灭滴灵接近,但明显强于CPFIX,OFIX,EM。SFIX有良好的杀菌作用,G~+菌杀菌作用较强,对G~-菌杀菌作用稍逊于CPFIX,强于OFIX,NFIX。SFIX对金葡菌的杀菌曲线,与OFIX,CPFIX相类似,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特别新喹诺酮类,因其强大的抗菌活性,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良好的耐受性成为广泛使用的临床抗生素,并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同时,随该药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问题也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了解喹诺酮的耐药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合理有效的使用该类药物。本文将介绍喹诺酮的耐药机制。1 喹诺酮药物构效及发展1.1 构效关系及命名 喹诺酮类是指其化学结构中含有1-取代-1,4-二-4-氧吡啶-3-羧酸基团的抗菌物质。不同构效对喹诺酮抗菌活性及药代特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药物敏感度测定法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的抗菌作用实验观察,证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C~+菌抗菌作用强、对G~-菌抗菌作用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对C~+菌、C~-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对耐药菌株作用较青霉类强,故临床常将该类抗生素药物治疗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