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凋亡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于1817年由英国医师James B.Parkinson首先报导。PD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普遍认为与遗传、年龄、环境、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异常、兴奋性毒性、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其较明确的病理及生化改变为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明显减少。自70年代人们认识到细胞凋亡以来,大量研究表明,以上不同因素引起的PD最终都表现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即PD的发病有一条共同的通路-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进行性的丧失和残存神经元内出现Lewy小体.目前认为约10%的患者为遗传性的,约90%的患者为散发性的.到目前为止,散发性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多个研究提示蛋白酶体功能下降导致神经元内异常蛋白聚集,功能紊乱,并进一步造成神经元的凋亡,可能参与了散发性PD的发病.本文就蛋白酶体功能下降与散发性PD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及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多数研究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异常修饰及错误折叠等机制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紊乱是PD发病的核心机制。环境因素或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复合物I功能缺乏可以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异常及运动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发病的早期即已出现,被认为是散发性和单基因遗传性PD的共同特征。本文就线粒体功能异常分别在遗传性PD和散发性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P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减少,引起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水平降低.尽管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死亡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流行病学、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资料证实由于接触一些毒素(如杀虫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含有抗氧化剂的饮食减少及体内尤其是黑质纹状体系统清除自由基物质水平的降低,而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PD的发病密切相联系[1-4].尿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的天然抗氧化剂、铁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PD与尿酸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Lewy体形成.纤维化积聚的α-共核蛋白(ASN)是Lewy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证实ASN寡聚体具神经毒性,ASN异常积聚被认为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SN的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异常修饰或清除减少都可能引起其异常积聚.异常积聚的ASN通过刺激免疫反应、诱导多巴胺神经元凋亡、降低自噬作用、破坏高尔基体组成等途径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本文针对α-共核蛋白异常积聚的具体机制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帕金森病(PD)模型动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3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27只、生理盐水对照组27只、假手术组9只。分别在实验前1h腹腔注射PDTC或生理盐水,以后每天1次,连续注射7d,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建立大鼠PD模型,2h后同侧脑立体定向注射Hcy或生理盐水,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选择实验后1d、7d及14d为研究时点,观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形态改变,黑质细胞凋亡数,以及黑质细胞NF-κB p65的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1)局部注射Hcy能明显增加6-OHDA引起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2)局部注射Hcy能明显增加6—OHDA引起的黑质细胞凋亡;(3)局部注射Hcy能明显增加黑质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数;(4)PDTC可抑制Hcy和(或)6-0HDA引起的NF—κB p65活化,减少黑质细胞凋亡,增加多巴胺神经元数目。结论NF—κB p65的激活是Hcy促进6-OHDA引起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及黑质细胞凋亡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PDTC可显著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黑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为主要病理改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炎症反应能够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非甾体类药物的抗炎症反应作用可延缓PD的进展。炎症反应在PD中的作用研究已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炎症反应在PD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P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家族性PD患者中发现该病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基因、Parkin基因等突变有关,而在散发性PD患者中发现黑质的生化病理改变与环境毒素、线粒体损伤以及α-突触核蛋白聚集有关,这表明PD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两者通过何种共同机制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最终导致PD的发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对一些PD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产…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分析等方法,观察MPTP诱导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与神经元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神经元损伤与细胞轴突损伤的相互关系。结果MPTP可诱导小鼠产生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并可引起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与轴突变性。但在超微结构变化上存在时间差异性,轴突微管的损伤发生较早,而典型的神经元凋亡改变出现较晚。结论轴突变性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独立于其胞体的凋亡,甚至可能是神经元凋亡的诱因,因此阻止轴突变性,有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尿酸水平的高低对PD的发病以及发病后疾病的进展快慢有显著影响.本文将就尿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PD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取SD大鼠90只,将6-OHDA立体定向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中脑腹侧被盖,观察大鼠的行为、黑质抗氧化指标、线粒体呼吸链及黑质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①经阿朴吗啡诱导后共筛选出成功模型64只,成功率为71%;②模型大鼠黑质区ROS、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而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③模型大鼠黑质区存在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④免疫组化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P<0.001);⑤电镜观察发现模型大鼠黑质细胞同时存在凋亡、变性和坏死样改变。结论应用本方法可较快建立稳定的成功率较高的PD大鼠模型,该方法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干扰线粒体呼吸链功能、诱导凋亡甚至引发坏死等不同机制损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同PD的发病机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特点,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以多巴胺类制剂替代治疗为主。PD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而成为近几年神经病学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态反射障碍为临床特征.病理表现为选择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残余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 小体)、纹状体多巴胺(DA) 含量下降.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已有多项研究认为免疫炎性机制可能参与了帕金森病神经变性的发病过程[1-2].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期,以进行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为特点.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且在疾病的起始、症状体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均存有性别差异.我们主要论述PD的性别差异及其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由于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减少超过80%时,纹状体中的神经递质DA和乙酰胆碱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失调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黑质DA神经元的大量减少普遍认为与多种因素参与有关,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小胶质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与PD关系密切,其炎症机制日益受到关注.现将近年PD中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及聚集.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以免疫荧光法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的包涵体及其主要成分α-Syn的表达.然后通过原位杂交分析α-Syn mRNA表达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黑质α-Syn表达量改变。结果注射Lactacystin第7天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阿扑吗啡尚可诱导出旋转行为;3周后患侧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TH与硫磺素、硫磺素与α-Syn复合染色呈阳性。α-Syn mRNA表达量升高,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结论Lactacystin诱导大鼠黑质细胞α-Syn表达升高并出现蛋白聚集可能是导致PD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认为P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凋亡,因此研究重点集中在DA能神经元凋亡机制昨治疗方面,而轴突变性被认为是神经元死亡的佯随产物,长期未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脱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病理特征。目前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老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大龄(32~36 w)小鼠帕金森病慢性模型,探讨其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luoro-Jade C染色等方法,观察MPTP诱导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变性与胞体凋亡的时效性关系。结果慢性MPTP腹腔注射大龄小鼠可诱导产生典型且稳定的帕金森病症状,并可引起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与轴突变性,但轴突变性在发生时间上早于细胞凋亡。结论轴突变性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帕金森病可能与神经元-轴突-神经胶质细胞网络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