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位直肠癌患者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经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Parks术,术前给予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的护理;术后做好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护理,并加强肛门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根治性切除;各有1例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分别经结肠造口和保守治疗而痊愈;9例患者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过扩肛处理后均有好转;2例肛门扩约肌功能不良,肛门括约肌功能优良率为92.2%。结论术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肛门功能的锻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化低位直肠癌TEM低位、超低位、结肛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全组患者30例,术前行心理护理、甘露醇顺式洗肠;术后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 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关注的焦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使患者术后有着较好的生活质量。现综述有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切除吻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结肠贮袋等手术及术前放化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贾映东  ;杨朝辉 《华西医学》2009,(8):2128-2129
目的:探讨保留肛门外括约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国产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对32例低位直肠癌行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超低位结肛吻合,随访12-36个月。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全组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复发率9.4%(3/32)。结论: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外括约肌保肛手术,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能保留患者正常的肛门排便功能,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海涛  吴玉芬王波 《现代护理》2007,13(33):3195-3196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肛管内括约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施行直肠癌肛管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甘露醇全消化道机械性清洁准备,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同时予以肛周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施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手术,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肛率100%。结论加强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其肛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肛管内括约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施行直肠癌肛管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甘露醇全消化道机械性清洁准备,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同时予以肛周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病人均成功施行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手术,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肛率100%.结论 加强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其肛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段红罡  贾广亚 《临床医学》2000,20(12):31-32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Milles手术后留置人工肛门,会给病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精神压力。我科自1990年3月~1999年3月,选择性地对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留外括约肌的根治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低位以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具体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符合条件的腹腔镜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为76.00%,术后6个月,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为88.00%。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腹腔镜低位以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8例低位直肠癌Welch手术保肛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用于治疗低位直肠癌,多数都获得成功,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作者1999年11月至今采用Welch手术,治疗直肠癌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0例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前切术患者的观察及术后回访,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1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前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6d.1例患者骶尾部切口感染,经换药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超低位直肠癌伴有骨盆狭窄的特殊患者,行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围术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1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腔镜下ISR治疗,同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均积极配合手术,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病例,所有患者恢复肛门排便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不适症状,患者主要包括坠胀感、患者急便感、患者肛门灼痛、患者排便不尽感等.出现肛周皮肤湿疹或溃烂11例,临床表现为大便稀、次数增多3~10次/d,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患者排便次数逐渐减少,控便时间逐渐延长,术后1年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排便控制.术后患者1年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估,A级患者8例,B级4例,C级3例,D级1例,患者功能良好率为93.7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经腹腔镜下ISR治疗非常重要,应重视该期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翟晓琴 《中国疗养医学》2012,(11):1023-1024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我科于2008-10—2010-12共治疗了骶骨肿瘤患者25例,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会阴括约肌训练、肢体运动护理、疼痛护理等,对患者大小便恢复、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500~2000mL。1例患者在术后因肿瘤转移而死亡,其余24例患者经精心的护理,恢复较好。随访观察结果显示,24例患者腰骶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切口愈合良好,肛门排气和大小便恢复正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实施全面的康复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和身体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无法行保肛术的肛管及低位直肠癌 ,采用带蒂臀大肌代括约肌行肛管重建术 ,可避免腹部造口带来的身体形象和心理改变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对臀大肌代肛门括约肌手术方式作简要介绍。并通过 44例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认为该手术创伤较大 ,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宜考虑 ,术后护理重点主要是防止重建的肛管发生感染及排便功能训练 ,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总结我院992例(1997.3~2003.5)直肠癌结-肛吻合术病例,探讨术后肛周护理的意义、指征、内容和方法。作者认为:加强术后护理对减少吻合口及肛术后护及肛周盆腔并发症及促进术后肛门括约肌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肌组织脓肿长期被临床忽视的原因,并总结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脓肿患者的MRI表现,并随访术后患者控便及排便能力。  结果  18例为单一肌组织脓肿,21例并发两组以上肌组织脓肿,其中存在肛门外括约肌深部脓肿28例,浅部脓肿26例,耻骨直肠肌脓肿9例,肛提肌脓肿4例,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脓肿1例;感染肌组织肿胀增粗,基本保持解剖形态,其中外括约肌深部呈典型“U”形,肛提肌呈对称“蝴蝶翅膀样”表现;肛周脂肪间隙清晰34例,脂肪间隙结构不清5例,术中触及内口26例。35例未累及肛提肌患者术后控便和排便良好,3例肛提肌脓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控便不良及排便无力,另1例失联。  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提肌有时不能阻挡肛周感染的传播,甚至肌组织内部形成脓肿,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脓肿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很可能不受影响,肛提肌脓肿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肛门控便及排便功能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自然腔道取标本左结肠癌根治术(LA-NOSE)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方法 .方法 总结31例采用蔡氏套管器经肛门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assisted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LA-NOSE)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经验.舒适护理要点包括: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充分的肛门括约肌锻炼和肠道准备;术后肛门功能、胃肠道等的舒适护理;术后加强出院宣教和随访等.结果 LA-NOSE手术患者31例术中未出现大血管、肠管、实质性脏器损伤、中转开腹等并发症.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切口并发症、未对肛门功能造成损伤,康复出院.结论 LA-NOSE手术结合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的护理方法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蔡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3652-3653
肛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不能自愈,目前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近年来我国肛瘘手术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和改进,但基本方法没变。可分为括约肌保存手术和括约肌切断手术两大类。每种手术都有利弊,根据临床检查确定肛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达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制新型的符合人体生理需求的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设计一种新型植入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方法:利用无线通讯模块和压力传感器重建排便控制机制,并由经皮能量传输模块供电,采用机电系统模拟人体自然器官的功能,最终实现人体肛门括约肌的控制效果。结果与结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植入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在重建排便机制和模型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恢复肛门失禁患者的生物反馈控制能力,并带有经皮能量传输模块,为体内系统长期无缆式供电提供可能。该系统实现了植入式动物实验,完成了系统植入可行性和基本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的相关因素。方法将3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是否施行保肛手术而分为APR组和SP组,对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包括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患者年龄、性别、BMI)及病理资料(包括肿瘤周径、肿瘤位置、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PR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显著小于SP组,肿瘤周径小于1/2周、1/2~3/4周、大于3/4周及全周四者保肛率依次下降(P〈0.01),对于肿瘤周径小于1/2周者,肿瘤主体位于后壁、侧壁及前壁者三者保肛率依次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体分型中,肿块型、溃疡型及浸润型三者保肛率依次下降(P〈0.05),肿瘤病理呈高、中、低分化癌者三者保肛率逐渐下降(P〈0.01),低位直肠癌Dukes A、B、C、D期四者保肛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青年人、男性、BMI≥23的患者其保肛率显著低于中老年人、女性及BMI〈23的患者(P〈0.05)。结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或肛缘的距离是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肿瘤周径、肿瘤病理分期、肿瘤主体位置、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分化程度及患者的性别及BMI等均可对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低位肿瘤患者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联合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34例无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实施经肛ISR联合经腹TME,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