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蔡金华  方华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08-2809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经低场强MRI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稍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宫颈内膜及宫旁脂肪具有良好的对比性。低场强MRI对宫颈癌部位判断的准确率为100%(27/27),对宫颈癌分期判断的正确率为81.5%(22/27)。结论低场强MRI同样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MRI平扫T2WI、DWI呈明显高信号,T1WI低信号,FLAIR序列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无强化.6例信号不均匀,T1WI、T2 WI及FLAIR呈高信号、混杂信号,DWI呈等、低混杂信号,其中2例脂肪抑制示多发低信号;增强边缘或局部轻、中度强化.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多样,信号复杂,综合应用多种MRI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包括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周围骨质破坏、密度及信号改变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13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CT平扫示肿瘤密度不甚均匀,与软组织密度接近,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MRI显示:T1WI表现为低于脑灰质的低信号病灶,T2WI信号较脑组织稍高.13例中10例伴有囊变坏死,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同时累及颅内外者11例,双侧额叶同时受累1例,右侧额叶受累6例,左额叶受累4例,脑组织水肿7例.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界定肿瘤累及范围及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朴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04-104,13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结果:病变椎体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变椎间盘大多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椎旁寒性脓肿T1WI多呈稍低信号,T2WI多呈明显高信号。结论:脊柱结核的椎体、椎间盘和寒性脓肿在MRI具有特征性改变,MRI能够显示脊柱结核的病理变化,有利于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颅咽管瘤的CT、MRI表现的分析,评价CT和MRI对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分析,讨论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28例颅咽管瘤患者中,位于鞍内4例,鞍上17例,同时累及鞍内、鞍上7例;28例患者中,22例肿瘤呈囊性,CT表现为鞍区类圆形低密度灶,灶周伴蛋壳样钙化,MRI有24例表现为长T1WI长T_2WI信号,2例短T1WI长T2WI信号;5例呈囊实性表现,CT平扫为类圆形混杂密度灶,MRI在T1WI表现为低等混杂信号,T_2WI表现为高等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行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环状强化;1例患者肿瘤为实性,CT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灶,MRI表现为等T_1WI长T_2WI,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在颅咽管瘤的诊断中具有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低场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经低场MR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分期与手术及临床作对比分析,其中:鳞癌58例,腺癌14例,有44例施行手术治疗。结果宫颈癌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稍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宫颈内膜及宫旁脂肪具有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低场MRI对宫颈癌部位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对宫颈癌分期的正确率为86.36%。结论低场MRI同样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对宫颈癌诊断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和其他影像检查,是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场强MRI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宫颈癌低场强MRI表现,探讨其在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宫颈癌病例在治疗前进行低场强MRI检查,在MRI上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表现和侵犯范围,对手术的病例进行MR所见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发现宫颈癌的准确率为100%,判断宫颈癌分期准确率为90%;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与正常宫颈结构明显不同且多数呈稍高信号,STIR上显示病变的边界效果比T2WI差呈较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能客观有效地显示子宫颈癌及其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是制订子宫颈癌治疗方案前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型弥漫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DA)的特征性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MRI及临床资料。7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脑灌注(PWI)检查;2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MRS检查;1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2 flair、DWI(B=1000)及CET1WI序列。结果 肿瘤发生于右侧颞叶4例,左侧2例;右侧额叶1例,左侧1例;左侧顶叶区及右侧基底节区各1例。病变均为边界不清的弥漫性病灶,病变最大径16~41 mm,平均32 mm。与脑实质相比,MRI T1WI呈较均匀低信号9例,等信号1例;T2WI及T2 flair均呈较均匀高信号,DWI序列均未弥散受限;增强后病变均未强化。9例MRS均NAA峰明显下降,Cho峰明显升高。7例PWI均呈等低灌注。结论 弥漫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MRS表现NAA峰下降、Cho峰升高为中青年弥漫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典型MRI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食道癌的MRI表现,总结MRI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MRI检查已知食道癌31例,并将MRI所见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食道癌MRI表现为食道壁增厚、软组织肿块。T1WI呈略高于或等于肌肉信号,T2WI呈略低于或等于脂肪信号,增强图像上呈不均匀对比增强,邻近结构受侵犯时,显示外膜境界不清,本组用MRI术前分期准确性为28/31。结论 MRI检查对食道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EH)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证实,1例经临床综合治疗复查后SEH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常规平扫,其中3例同时进行增强扫描。采用ToshibaFLAXART0.5机型及GE1.5T双梯度超导MR扫描仪,采用脊柱相控阵线圈。常规行脊柱矢状为SET1WI、FSET2WI或FRFSET2WI序列,8例加扫矢状、冠状面或横断面脂肪抑制序列T2WI,层厚4.5mm、层间距0.5mm,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采用钆喷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经静脉团注,注射剂0.1mmol/kg。行矢状、冠状或横断面增强T1WI或脂肪抑制T1WI扫描,层面及参数同平扫。结果颈段2例,胸段5例,胸腰段3例,腰段2例;位于脊膜囊后方11例,脊膜囊前方1例。血肿分别呈长T1长T2信号、长T1短T2信号、等T1短T2信号及短T1长T2信号,其中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例见多发斑片状轻-中度强化,1例边缘轻度强化,1例未见强化。结论 SE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名正常受检者和34例术前经上消化道造影和内镜检查拟诊胃癌的患者行多方位、多序列MRI增强前后扫描。根据MR的图像对胃癌进行分期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名正常胃壁显示2层者有4名,在T1WI/SE上为等信号影伴外缘的低信号带;T2WI/TSE上为较低信号影伴外缘的低信号带。胃癌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显著不均匀强化。MRI对T1、T2、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为40.0%、89.5%、83.3%和100%;特异度为100%、76.9%、92.3%和96.7%;准确率为90.6%、84.4%、90.6%和96.9%。淋巴结转移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7%、72.7%和68.8%。对周围器官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5.7%、100%和97.1%。32例术前分期准确率为84.4%(27/32),术前切除可能性估计的准确率93.8%(30/32)。结论MRI检查对于胃癌的诊断、分期以及术前评估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盘退变中的椎体终板炎的低场MRI表现,以提高对颈椎终板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及漏诊,给临床医生诊疗提供信息。方法采用日立牌0.35T低场磁共振仪对312例颈椎椎间盘退病患者行MRI扫描,分析颈椎终板炎的MRI信号表现及形态特征。结果在312例颈椎间盘退变病例中,有116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椎板有不同程度的信号异常改变,累及335个颈椎椎体终板,其中119个终板在T1 WI、T2 WI上呈长T1、长T2信号,195个终板的骨髓在T1 WI、T2 WI上均呈高信号,21个终板的骨髓在T1 WI、T2 WI上均呈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可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强条件下MR对颈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炎可以做出相应的诊断,且有较明确的信号及形态改变,结合分期,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4.
黄建军  田志诚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62-2263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膝关节PVNS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膝关节PVNS均为弥漫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滑膜增生形成绒毛结节或肿块,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6例在T2WI上部分病灶呈低、高混杂信号:11例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关节内脂肪垫受侵10例,软骨或骨质受侵8例,关节韧带受侵6例,关节囊肿胀7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受推移7例,累及半月板1例.结论 MRI对膝关节PVNS有特征性表现,并敏感显示关节内、外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及范围,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I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例临床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MRI资料 ,对其病灶的分布特点、信号特征及不同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例DAI患者 ,共发现病灶 1338个 ,其中双侧大脑半球皮髓交界处病灶 4 6 9个 ,脑叶白质 4 6 0个 ,基底节区 2 0 2个 ,胼胝体 89个 ,小脑 70个 ,脑干 4 8个。DAI病灶在不同序列中的信号特征不同 ,所显示病灶T1WI为等、低信号 ,T2 WI及FLAIR为高信号 ,SE EPI弥散像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FLASH为显著低信号。病灶在不同序列的显示程度不同 ,FLASH序列能得到显示的病灶 ,SET1WI仅能显示 15 3% ,FSET2 WI能显示 38 9% ,FLAIR能显示 5 4 7% ,SE EPI能显示 6 3 6 %。DAI合并症的显示各序列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异性 ,但敏感性略有差异。结论 MRI对DAI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不同序列对DAI病灶的显示能力不同 ,FLASH序列能显示常规序列所不能显示的出血灶 ,可作为MRI诊断DAI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脊柱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骨质疏松性骨折34例及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骨折26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场MRI(0.35T)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扫描,部分行Gd-DTPA增强扫描.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结果:压缩椎体后缘成角、内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性骨折(P<0.01);压缩椎体后缘膨隆、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性骨折(P<0.01).结论:MRI对鉴别骨质疏松性和转移性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宁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29-130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35例手术患者行MRI检测。结果MRI与宫颈癌于T2WI上呈高信号表达。对宫颈癌疾病整体检出,MRI灵敏度85.71%(30/35)。而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100%(35/35)。临床分期敏度仅为74.29%(26/35),对于Ⅰb以上的灵敏度为65.71%(23/35)。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术前宫颈癌分期明显优于临床分期,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致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8年1月以来我院诊断的25例腰椎间盘病变致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资料,分析终板骨软骨炎的MRI信号及形态特征。结果 25例病例中14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3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高低信号并存,T2WI为混杂信号;6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高信号,T2WI为中等信号;2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MRI对椎间盘退变致终板骨软骨炎可做出较明确诊断,是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汪兰  周国平 《安徽医药》2014,(8):1513-1515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治疗。结果 2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上分三型:囊肿型8例(8/22),囊肿伴结节型12例(12/22),实体型2例(2/22)。18例(18/22)肿瘤全切,3例(3/22)肿瘤次全切,1例(1/22)大部切除。肿瘤囊性部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结节及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14例,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14例。增强扫描表现:肿瘤实性部分及结节,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囊壁明显强化20例,轻度强化2例。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属良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秋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4,(1):136-137,140
目的评估低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手术证实、X线和CT检查未见异常的86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低场MRI的相关影像学表现。结果86例中骨挫伤6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和STIR则呈高信号;隐匿性骨折25例,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则呈清晰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膝关节外伤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可避免误诊和漏诊。MRI是膝关节外伤后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