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病人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术后药物变化情况。探讨STN—DBS对帕金森病术后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STN—DBS手术治疗的40例帕金森病病人手术前后的药物服用剂量、药物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经6~49个月随访。多数病人在STN-DBS作用下因症状明显改善,于开机后的1-6个月间使用抗PD药物逐渐减量。最终的选择剂量可维持2年以上。开机后5例不再服用相关药物。25例药物较术前平均减少60%。7例药物用量与术前相同,3例行单侧STN—DBS者术后药物用量增加。药物相关并发症因术后药物用量的减少而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STN—DBS能够减少术后抗PD药物的用量。改善药物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DBS)对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方法 应用MRI扫描、手术计划系统及微电极导向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5例病人行双侧丘脑底核电极植入及锁骨下刺激器植入,术后1~2周打开刺激器,术后1个月到2年随访评价。结果 全部15例病人术后肢体僵直、震颤及运动迟缓等症状明显缓解,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左旋多巴服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无严重或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侧STN电刺激手术治疗原发性PD,可全面改善病人症状,尤其是中线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避免副反应的发生;病人服药量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的参数设置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术中、术后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调整。方法 回顾采用STN—DBS治疗的62例帕金森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对病人术中及术后刺激参数的调整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行单侧手术者均接受单极刺激;30例行双侧手术病人中,接受双侧双极刺激25例,双侧单极刺激2例.一侧单极刺激、另一侧双极刺激3例。7例触点调整均为上移。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双侧刺激优于单侧刺激。本组刺激参数为:电压双极14V.单极1~3.5V;脉宽60-120μs;频率180~190HZ。结论 STN—DBS术后病人采用适当刺激参数可获得安全可靠的疗效。电压调整对PD症状控制作用明显。脉宽及频率的调整相对较少;双侧刺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结果术后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PD分级量表运动评分显著下降(P〈0.01)。术后抑郁障碍症状如焦虑、绝望和激越症状改善良好,停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STN-DBS能显著改善PD的抑郁障碍症状,STN在PD抑郁障碍神经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和肌张力障碍(dystonia)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3.0TMRI和微电极导向技术及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40例PD病人和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进行双侧丘脑底核(STN)电极植入。结果PD病人的主要症状有显著改善,服药量也明显减少,术前和术后UPDRS评分有显著差异;3例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以UDRS和BFMS作为评价指标,其中1例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症状改善达90%以上;术后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首次证实STN-DBS对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双侧STN-DBS是外科治疗PD的首选方法,DBS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二次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毁损术后再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靶点选择、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I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3例毁损术后的PD患者行DBS手术,其中7例曾行单侧苍白球毁损术(posteroventralpallidotomy,PVP),5例曾行单侧丘脑毁损术,1例曾行双侧丘脑及左侧苍白球毁损术。DBS的靶点包括单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STN)6例,单侧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intermediatnucleus,Vim)1例,双侧STN4例,一侧STN及对侧苍白球(globuspallidusinternus,Gpi)2例。结果DBS对毁损术后的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单侧毁损术后行双侧DBS效果最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无新的手术合并症。结论曾行毁损术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并可减少药物用量,不加重原有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M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2例PD病人进行DBS手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NMS量表评估。结果PD病人术前出现NMS 3-18项,平均7.1项。NMS评分与病人的Hoehn-Yahr分级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0.49,P〈0.01)。术后1个月频数明显下降的NMS是:疼痛、感觉异常、失眠、多梦,其他NMS频数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PD病人均具有NMS,出现在PD病程的各个时期。随着疾病的进展,PD病人平均NMS评分明显提高。DBS手术短期内可以改善NMS中的疼痛、感觉异常、失眠、多梦等症状,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临床SPECT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影像学变化。方法4例施行单侧STN DBS患者术前和给予电刺激后进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和SPECT测定。结果STN DBS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UPDRS运动评分缓解60%。3例改善良好的患者SPECT检查提示纹状体区域多巴胺转运体(DAT)含量较术前提高,另1例疗效欠佳的患者DAT含量降低,所有的患者多巴胺D2受体(D2R)检测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STN DBS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SPECT检查显示刺激侧纹状体区DAT含量的升高提示STN DBS可能改善了多巴胺的代谢,而这种改善可能是STN DBS缓解PD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 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STN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PD的重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苍白球内侧部(GPi)和丘脑底核(STN)作为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靶点,对震颤改善的差异。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双侧DBS术的56例PD患者,按照手术靶点的不同随机分为STN组和GPi组。其中STN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 3±10. 7)岁; GPi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 3±7. 2)岁。采用国际通用的UPDRS评分表中的震颤评分项目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震颤进行评分。结果 STN和GPi组术后开机未服药状态的震颤评分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P=0. 001)。而两组间震颤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术前比较,STN组术后开机服药状态的震颤评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GPi组与术前开期比较,术后开期服药状态下的震颤评分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开机服药状态的震颤改善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BS是治疗PD震颤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无论靶点是STN或GPi。STN和GPi作为治疗PD的靶点,在改善震颤程度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0例接受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和25例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和神经功能评估,分别获得术前、术后和DBS开启后1周、6个月、2年及5年的不同服药状态下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评分资料,采用威尔科克森检验(Wilcoxontest),比较不同术后时间点UPDRS运动评分与术前评分的差异。结果 核团毁损术和DBS在术后1周、6个月及2年随访中均能明显改善术前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减轻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在5年随访时间点上仅DBS治疗组较术前比较仍显示差异性。而且DBS组患者术后左旋多巴服药的剂量较术前减少。核团毁损组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DBS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核团毁损术和DBS两者被证实是中晚期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术前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减轻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STN—DBS较毁损术更具有独特的可控性、安全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2例单侧PVP术后症状再次加重的PD患者实施STN-DBS手术,其中4例行毁损灶对侧的STN-DBS,8例行双侧STN-DBS。结果STN-DBS对本组12例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双侧STN-DBS的效果尤为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中电生理记录显示毁损灶同侧的细胞放电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结论曾行单侧PVP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可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作用丘脑底核(STN)与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5年6月之前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及VIP等数据库中DBS作用STN或GPi治疗PD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的筛选和提取,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个研究共613例患者,其中STN组331例,GPi组282例。Meta分析显示,STN-DBS与GPi-DBS治疗后,患者运动症状改善效果(SMD=0.36;95% CI为-0.07~0.78;P=0.10)及生活质量改善(SMD=-0.20,95%CI为-0.78~0.39;P=0.51)相似,且术后3年均效果稳定。STN组较GPi组能明显减少术后药物用量(SMD=0.37;95% CI为0.19~0.55;P<0.0001);gpi组抑郁发生率较stn组明显减少(rr ci为="" 1.28~2.27;p="0.0003)。结论 STN-DBS与GPi-DBS治疗PD后,患者运动症状改善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相似,STN -DBS能有效减少术后用药量,GPi-DBS术后抑郁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STN)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PD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TN-DBS治疗。术后均随访3个月,使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64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用时(4.39±1.01)h。共置入128根刺激电极,术后CT计算移位距离为0~1.89 mm,平均(0.91±0.42)mm。术前检测64例改善率在37.20%~82.54%,平均(55.36±5.62)%。术后抗PD药物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开机状态下UPDRS-Ⅲ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出现颅内积气29例、颅内出血2例、延伸导线移位3例、情绪改变、构音障碍2例、异动9例,末次随访时均完全改善或症状消失。结论 STN-DBS治疗PD,能有效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减少抗PD药物的使用,但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高,临床应重视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慢性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静止期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5例进行双侧STN的DBS治疗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电刺激条件下,进行静止期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检查和UPDRS运动评分,并通过SPM99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STN的DBS治疗对脑内代谢的影响。结果 双侧STN的DBS治疗使P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同时脑局部糖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双侧豆状核、脑干(中脑、脑桥)、双侧顶枕部、运动前区(BA6)及扣带回的脑代谢增加,双侧前额叶底部海马的脑代谢明显减少(P<0.05)。结论 双侧STN的DBS治疗可能通过兴奋STN轴突的方式,使其投射区域的基底上行和下行通路以及相应的皮层高级中枢的代谢改善,从而使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长期随访一组采用双侧脑深部电刺激(DBS)丘脑底核(STN)的帕金森(PD)病人,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95例PD病人在我院接受了双侧STN-DBS手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STN的外放电信号,刺激电极测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阈值。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3年和5年采用UPDRS评分评估PD病人"开/关"两种状态下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术前对照,PD病人术后5年"关"状态运动评分改善率为60.3%;日常生活评分的改善率为54.2%。语言是运动评分中唯一没有改善的症状。异动症除外,术后1年"开"状态下运动评分没有显著改善。第1年和第5年"开"状态下运动迟缓、姿势障碍和步僵症状较术前均有加重。术后第5年异动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D病人双侧STN-DBS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关"状态下运动评分和"开"状态下异动症均明显改善。术后第1年和第5年比较,行动迟缓、语言、姿势异常、步僵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均有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丘脑底核慢性刺激减少帕金森病药物的需要量。背景:帕金森病症状是STN机能亢进的典型表现,初步研究表明STN的功能下降可以减少帕金森病多巴胺治疗的治疗量。方法:7例晚期PD病人平均年龄57.4岁,病程平均15.4年,实行双侧立体定向STN电极植入术,一天24小时,术后采取高频刺激,随着逐渐加大刺激,抗帕金森用药可以减少到最小剂量.用UPDRS和SchwabslEngland标准评定病人的开关状态;平均随访16.3+/-7.6个月;术前和术后的9个月测试神经电生理。结果:所有病人的帕金森病特征性症状都有改善,改善顺序依次是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比较术前状态,不服药时UPDRS运动评分提高41.9%(P=0.002),UPDRS日常生活评分提高52.2%(P=0.002),SchwabslEngland标准评分提高21.3%(P=0.002).L-dopa的平均日常剂量减少了65%。由于增强了夜间的活动度,所有病人的睡眠改善,5个病人的失眠症消失。术后食欲得到改善,平均体重比术前增加了13%。病人自身评估标准结果说明5例明显改善,另外两例中度改善,神经生理数据显示无明显改变,副作用轻微且能耐受。典型的副作用直接与STV刺激有关,主要表现为对侧STN阈值以上电压刺激引起STN对侧颈部和肢体的随意运动障碍。结论:双侧高频STN刺激能控  相似文献   

18.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附3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具有严重双侧症状和轴性症状的33例PD病人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DBS治疗。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7.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UPDRS运动评分平均改善率在“关”状态下为62.3%,在“开”状态下为24.2%。记忆力下降2例,情绪改变7例,睁眼困难1例,肢体异动15例;无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双侧丘脑底核DBS手术的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PD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交叉电脉冲(ILS)在帕金森病(PD)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传统刺激方式疗效不佳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12例PD的临床资料。12例DBS后应用传统刺激方式疗效不佳,使用ILS(时间>6个月)。使用ILS后随访6~12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生活量表(UPDRS Ⅱ)评分、运动量表(UPDRS Ⅲ)评分、异动症量表(UPDRS Ⅳ-A)评分评估疗效及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评价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ILS前(药物关期)相比,使用ILS后(药物关期)UPDRS-Ⅱ评分、UPDRS Ⅳ-A评分、UPDRS-Ⅲ评分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L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D病人STN-DBS后,在传统刺激模式症状改善不佳或出现刺激副反应时,ILS可明显改善PD症状、减轻刺激相关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治疗(DBS)对认知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连续的27例PD患者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治疗(STN-DBS)手术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对认知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认知功能与术前认知、运动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术后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与术前抑郁评分和运动症状改善程度正相关。结论在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STN-DBS可能对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不加重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