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咽管瘤是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鳞状上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主要发生部位为鞍上区,少数位于鞍内。由于其生长方式及特点,开颅手术一直是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对颅咽管瘤分型认识的不断深入,经蝶窦入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采用,并且体现出开颅手术所不具有的各种优点。本文就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经蝶窦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经蝶窦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技巧、疗效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中15例获得全切,1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脑脊液鼻漏,仅1例并发短期尿崩,无严重水电解质失衡.随访资料显示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肿瘤主体部分位于鞍内,向蝶窦方向扩张,或向鞍上扩张但以囊性为主的,适合采用经蝶入路;术者丰富的经蝶入路经验和娴熟的显微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10月至2002年11月我们手术治疗颅咽管瘤35例,现将我们的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0例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该手术入路适用于有蝶鞍扩大靠近鞍底的肿物,即使有明显颅内扩展者亦可采用。本组病人手术前后均经CT、MRI等检查,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另3例对囊性肿物进行部分切除及持久引流。1例经蝶窦入路未找到肿瘤,以后改行经颅手术。本组病人无手术后死亡,平均随访2.7年,情况良好。作者认为,合理地应用本手术入路可改善颅咽管瘤的神经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1.1临床资料我科1997年8月~2003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5~48岁,成人表现为内分泌症状.视觉障碍和颅高压症状:儿童表现为身材矮小或体格发育不良。其中尿崩症4例,视觉障碍11例,视野缺损6例.同象偏盲2例,头痛6例。X-线平片示14例蝶鞍扩大,鞍背骨质吸收,鞍底破坏,后床突脱钙或消失。CT或MRI示8例鞍内有团块或斑片状钙化:囊性肿块19例.混杂密度6例.均匀高密度1例。单纯鞍内型1例.鞍内-鞍上型12例.鞍上-脑室外型10例.脑室旁型2例.脑室内型1例.  相似文献   

7.
8.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时我科从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26例颅咽管瘤患者,结合患者术前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效果和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翼点入路11例中,8例全切除,近全切除3例.额下入路3例,2例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前纵裂入路3例,经胼胝体入路6例,经终板入路4例,均全切肿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84.6%),血电解质紊乱(61.5%)和癫痫(15.4%).术后随访3~30个月,21例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增加颅咽管瘤手术全切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极大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13例颅咽管瘤患者均采用经右侧翼点入路手术,合理利用四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结果11例肿瘤达到全切,1例囊实性和1例实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分别行γ-刀治疗);1例术后9d死亡。随访6月~2.4年,12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翼点入路可满意地切除颅咽管瘤,术后辅以放疗或γ-刀治疗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后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随访3年以上的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入路手术78例,额底纵裂入路33例,额下入路6例。对术后生活质量、多饮多尿、性功能、肿瘤复发、术后治疗,死亡原因等进行随访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109例,近全切除8例。术中垂体柄保留65例,垂体柄离断14例,未见垂体柄38例。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97例(82.9%),生活自理9例(7.7%),生活需要照顾5例(4.3%),死亡6例(5.1%),其中3例死于下丘脑功能低下,1例死于高钠血症,1例死于肝病,1例死于血液病。持续尿崩症26例(22.0%)。肿瘤复发28例(23.9%),复发肿瘤位于鞍内4例,鞍上10例,鞍旁9例,第三脑室内3例,外侧裂和额底2例。46例成年男性病人中有勃起和射精功能10例(21.7%),41例成年女性病人中有正常月经及生育8例(19.5%)。结论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能使大部分病人得到长期正常的生活,但术后肿瘤复发和需要激素替代治疗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管瘤,采用经终板入路,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9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9例正常生活,1例患者术后生活自理。随访14个月至5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经额下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管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穿支动脉,术后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眶顶锁孔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所有病人采用经眉切口眶顶锁孔入路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率达86.4%,后患者症状缓解,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经眉切口眶顶锁孔入路,将眶顶一直切除至视神经管和眶上裂,增加了眶腔的开放,手术的工作空间主要是在眶腔中进行的,加上引流脑脊液以后,脑组织回缩增加空间对于切除鞍区的占位病变是足够的。本组病例应用眶顶锁孔入路成功地切除了12例颅咽管瘤,此入路的优点之一是手术的 创伤小,手术创口4~5cm,骨瓣的面积只有2cm×3cm大小,术后病人恢复较快,本组病人皆于术后约1周出院。另一个优点在于经此入路可直达病灶,术中减少脑压板的使用,避免了对脑组织的压迫。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经蝶入路治疗 18例颅咽管瘤患者 ,术前行CT或MR检查 ,肿瘤直径 2~ 7cm ,其中Samii分型Ⅰ级 5例 ,Ⅱ~Ⅳ级 1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分切除 4例 ,无手术死亡 ,术中脑脊液漏 3例 ,术后尿崩 6例 ,出院时恢复。结论 经蝶入路既适用于鞍内型颅咽管瘤 ,也适用于部分鞍内 鞍上型颅咽管瘤 ,疗效较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全切除显微技术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32  
颅咽管瘤大都生长在鞍区或三脑室,与视交叉、颈内动脉、下丘脑、垂体柄以及垂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肿瘤长大后可造成视力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以及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后果。尽管属于良性肿瘤,但术后极易复发为其突出特点;行部分切除者,复发率几乎达到100%。全切除虽可降低复发率,但手术难度高,且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使得长期以来神经外科界对此一直有争议。近10~20年来,随着显微技术和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进,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影像学特别是MRI的普及以  相似文献   

16.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经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附8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性颅咽管瘤33例。术中行双额冠状切口,右额开颅,牵开额底纵裂,暴露鞍结节-胼胝体膝部区域,根据肿瘤位置可经终板、视交叉-前交通动脉间隙及视交叉前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1例(97.6%);保留垂体柄58例(69.9%),未见垂体柄2例(2.4%),因肿瘤已完全侵蚀垂体柄,将其与肿瘤组织一并切除23例(27.7%)。视力改善68例,未改善15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多饮多尿81例,电解质紊乱79例。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是治疗颅咽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经蝶窦入路手术适应症、效果、优点及相关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蝶手术治疗的12例颅咽管瘤资料。手术前后检查视力视野、检测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尿量、尿比重。结果本组患者全切10例,次全切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视力改善明显,与术前相比内分泌情况无明显恶化。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结果,手术并发症少,并且对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及下丘脑、垂体柄等周围重要结构损伤较较小。  相似文献   

19.
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索手术根治颅咽管瘤的方法。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23例颅咽管瘤病人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4.08岁,以视力障碍起病12例,月经紊乱或闭经3例,头痛7例,性欲减退1例。MR检查肿瘤<2.0cm者2例,2.1~3cm者11例,3.1~4cm者5例,4.1~5cm者4例,>6cm1例。肿瘤位于鞍上者14例,进入三脑室内者7例,鞍上和鞍内者2例。肿瘤钙化者13例,无钙化者10例;囊性18例,完全实性5例。二次手术者3例,初次手术20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后行右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可以从交叉前间隙,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间隙及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结果:除1例二次手术病人肿瘤近全切除外,22例肿瘤全切,术后1~6个月观察,术后参加日常工作者21例,生活需要照顾者1例,1例病人术后7天因误吸窒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对鞍上和三脑室内各种类型的肿瘤手术切除的优选入路,绝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全切除及良好的愈后。  相似文献   

20.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